? ? ? 昨晚睡覺前在朋友圈里賣了個關子,發了條信息,說“管理有三重境界:見招拆招、先發制人、隔山打牛。預知詳解,請持續關注本人朋友圈”。本是心血來潮,腦子里突然冒出這句話,沒有仔細琢磨就發在朋友圈里賣弄,沒想到給自己挖了個坑。早晨起床很多朋友留言,想聽聽對這句話的理解。
? ? ? 慢慢思索,感覺腦子里蹦出這句話并不完全是無中生有,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應該起源于我曾經看過的一段文章:《神雕俠侶》中有一節寫主人公楊過負傷后于深山峽谷中偶遇巨雕,在雕的帶領下覓得劍冢,得到三柄劍。第一柄劍青光閃閃,一看便知是利器,劍旁有字,寫道:“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柄劍黑黝黝毫無異狀。卻沉重之極,劍尖渾圓,劍鋒是鈍口,劍下的石上寫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恃之橫行天下”的字樣。而第三柄是木劍,劍旁寫著“四十歲之后不瀉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入無劍勝有劍之境?!苯鹩瓜壬脛Φ涝忈屪非笕松辰绲难驖u進的三個階段的象征。細品我們的管理是不是也有類似的三重境界:見招拆招、先發制人、隔山打牛。
“見招拆招”,多為初任管理者。有為之年輕人,意氣風發、鋒芒畢露。為人處世形式重于內容,以為最為鋒利的武器才最有威懾力,處事果敢、雷厲風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剛猛豪氣是使事業輝煌的全部。自認為無所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見招拆招,來者不拒,什么事都能擺平。這種管理者擁有年輕人應有的銳氣,但做事缺少計劃性和前瞻性。適合做沖鋒陷陣的先鋒,要想運籌帷幄指點江山還差不少火候。他們成功后更能大刀闊斧,稍受挫折就會信心銳減。需要不斷的摔打、歷練。經歷風雨后會日漸成熟,再有高人稍以引導和調教,功力漸增,就能順理成章地進入第二重境界。
“先發制人”,經歷職場十幾年洗禮的管理者。稍帶滄桑,銳氣漸減,但城府漸深,處事不驚,沉著淡定。因經驗豐富,見多識廣,處理問題游刃有余、八面玲瓏,并能預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般不用大動干戈就能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就如我們經??吹揭恍┪鋫b片的片段:在一酒館兩武林中人不期而遇,兩人同坐一桌,怒目相視。其中一年輕者,欲撥利刃,但還沒出鞘,就被對方用手輕輕按住,年輕人就動彈不得,瞬間面紅耳赤,驚慌失色。不得不拱手作揖,甘拜下風。武功高者,看似漫不經心,舉手投足間只一個動作就能先發制人,穩操勝券,真乃大俠風范。
“隔山打?!保写斯αΧ酁闃I內翹楚者。讓眾多管理者仰止,要靠一個人畢生的付出,勤奮、悟性加機遇三者結合,終成大神級人物和某一群體的精神領袖。他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因眾多擁躉的存在,使其氣場強大,影響力和震懾力持久。不輕易親自處理具體事情,隱于職場,卻對外界變化了然于胸,隔山打牛就能操縱結果于掌股之間。此等人物完全跳出形式和內容的束縛,超然于物外,進入人生大境界。
? ? ? ? 管理者功力境界的取得,在于循序漸進的修煉,不能急于求成。火候不到,即使故意把自己偽裝的少年老成,但還是缺少力道。修煉的精髓在于用心、勤奮和主動,主動筑渠,不要沉醉于水到渠自成的錯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