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的性格像我,急性子。說要什么東西,就得馬上要。
深深知道自己性格的特點,就有意識的調整。現在社會這么浮躁,慢下來,總比著急忙慌的要好。
為此,我給大姑娘買了一個風信子,告訴孩子,你要天天看,總有一天她就開花了。
姑娘很聽話,但是總忍不住問我:咋還不開花?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告訴她,別急,花在積蓄力量,力量積攢夠了,就開花了。你是不是也想知道開哪個顏色的花?
姑娘點點頭。
這個風信子,幼兒園做活動,送到幼兒園去了。上次去接孩子,我看到了開的紫色的花。
前兩天,又買了一只兔子。
小孩子都喜歡可愛的動物。
我就給孩子定規矩,你放學回家后要記得喂兔子吃東西。
有時候她跑著玩忘了,我就提醒她,小兔子餓了。
她就去鄰居家地里找點找點草,找點菜葉。
之所以,讓孩子學會慢慢來,是因為自己在三十而立的年紀,回顧自己往日的生活,發現一些做的好的事情,都不是心血來潮,一下字投入很多熱情和激情,反而是不慍不火,不知道什么時候投下了一粒種子,然后就一點一點慢慢等待長大,中間照看也沒有刻意去做,反而是當做是吃飯、刷牙這些日常行為來做。如今看來,反倒是成績不小。
盡管現在這個社會風氣,一直在鼓吹年少成名,但是我覺的這有悖事物發展規律。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別著急,別急著要結果,別逼著自己非要怎么樣,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