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leo365日寫作計劃第23天的寫作內容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無以竭愛;動于身者,無以竭恭;出于口者,無以竭馴。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發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君子的處事原則是,貧窮時要廉潔,富貴時要義氣,愛護活著的人,哀悼死去的人。這四種行為一定不要虛偽作假,因為這是反求于自身的表現。埋藏在心中的,是無盡的仁愛;表現在行動上的,是無比的恭謙;說出口的,是無比的典雅。這些通達到他的四肢與肌膚,即使頭發花白、頭頂變禿都不會放棄的,恐怕只有圣人了吧!
感覺本段講源于內心四種行為,描述圣人什么樣的。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惰。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故彼智無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無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辯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尋焉,忘名忽焉,可以為士于天下者,未嘗有也。
意志不堅強的人才智也不會通達,說話沒有信用的人行動也不會有結果。占據財務而不能與他人共享的人不值得交往;不能信守原則,辨別食物不廣博,對是非分辨不清的人,不值得與之交游。根不牢固的枝葉必然很危險,開始不修身的人后來肯定會墮落源頭渾濁下游就不清澈,言而不信之人名聲必然敗壞。名聲不是憑空產生的,信譽不會自己增長,只有成就了功業,名聲才會到來,名聲與榮譽不能有虛假的成分,因為只是要反求于自身的。說的多做的少的人,即使善于辯論,也沒有人聽他;出力多卻愛炫耀功勞的人,雖然辛苦卻沒有人認可他。有智慧的人心里明辨卻不多說,做的多卻不夸耀功勞,所以他才能名聞天下。話不在多而在于機智,不在文雅而在于明確。所以沒有智慧就不能明察,再有自身懈怠,想成功可謂緣木求魚。一種善行若不是發自內心的就無法長久保持,一種行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理解就無法樹立。名聲不會因簡略而獲得,榮譽也無法投機取巧來取得。君子以身體力行來達到的。在利益上想得深遠,但卻忽視了名聲,這樣做而能成為天下賢士的,從來沒有過。
感覺本段講名、志、言、行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