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收到一份快遞,近幾日沒在某寶剁手啊,有點納悶!
打開一看,好像是衣服?繼續一抖摟,是件短袖T恤!附著一張不干膠黏貼紙,幾個黑色藝術字”西游記“赫然紙上,T恤前胸的圖案,一段五線譜,音符是西游記師徒四人的剪影,熟悉親切,頓時恍然大悟……
這事,我都快忘了!
數月前,在微博看到86版《西游記》作曲許鏡清先生為圓30年來的夙愿即舉辦一次《西游記》主題音樂會而發起眾籌,不假思索就點入參與!雖知道即便音樂會舉辦,亦未必有時間去北京觀看,這已無礙!T恤是參與眾籌的紀念品!
《西游記》是所有中國人的念想,據說已播放了3000多次,按中國人口計算,人均觀看了4遍,這個紀錄已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西游記》之于70后的我而言,我們這一代,是掐著86版《西游記》的拍攝而長大的!
印象中,第一次看《西游記》是單集《三打白骨精》,當時86版《西游記》還未殺青,電視臺先選播了拍完的這集(晚飯時,講起這個,某人還和我爭執了半天,后在度娘找到答案,才堵上了他的嘴)!
80年代初,是個買糧食要糧卡、買豆腐要豆腐票的年代,電視機也還是個稀罕物!每天最歡快的時候是,鄰居家的小弟弟,扒著門,探著頭叫我:”姐姐,晚上有*****哦,記得叫奶奶一起來看電視!“彼時,看電視不只是孩子們的歡聚,大人們也一樣!
看《西游記》期待了好幾天,電視上孫悟空的神通廣大,白骨精的變幻莫測,令一眾人們驚呼連連,往日大人們口口相傳的神奇故事,居然活生生地在電視上出現了,此時的驚奇已無法言表!當結尾孫悟空因連連打死了白骨精化身的一家三口,而被迂腐的師傅逐出師門時,猶記得我家老祖母一連聲用紹興話罵道:“格唐僧啦,就是個呆鬼,儂把孫悟空趕走,哪能再去取經!”一路嘀咕著牽著我的手,踏著青黑的月色快走幾步回家……
如今,各種解讀《西游記》的文章比比皆是,亦不無道理,但電視劇《西游記》帶給我們的是童年最純粹的歡快,善惡美丑一目了然,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不必遮掩揣摩!所有的人物已經無須羅列,早已爛熟在心,每一集的情節亦是倒背如流,暑假看《西游記》的習慣從我們兒時一直延續至今,幾十年未變!連兒子都說,暑假看過《西游記》才是完整的!不得不贊嘆86版《西游記》的極致,在特技制作剛剛興起的年代,用最原始的技術,做出了這樣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不知多少次,看了無數部特技電影電視的兒子,依然會和我津津樂道地說,最愛86版《西游記》 那種原始質樸,怎么看都不過時,連《西游記》續集亦無法媲美,也常常問我,這是為什么?我想了很久,能夠回答的大概就兩個字,情懷!如果是三個字,就是:人情味!
有些情結,是烙在心頭一輩子的牽掛,任何時候回憶起來,依然可以咂摸半天,有滋有味!甚至沒有原因,就是一種記憶,一種時光的印跡,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永遠的《西游記》!
365天百字文 ? ?#20161203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