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

? ? ?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千年前暮春的一個傍晚,江西南城人李覯于京城汴梁遙望家鄉,寫下這首著名的思鄉詩。詩作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采用層層遞進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強烈思念家鄉的情感。

? ? ? ? ? ? ? ? ? ? ? ? ? ? ? ? ? ? ? ? ——題 記

? ? ?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中國人歷來就有思鄉情愫,大抵因為家鄉是澄靜心靈的凈土,是血脈相承的家園,是捍衛精神的圣地。

? ? ? ? 征人聞笛、游子濕袖、騷人望月、遷客旅思,一部厚重的中國文學史幾乎被先賢哲人們去國懷鄉的眼淚浸潤得翻不過頁來。

? ? ? ? 誰人不思念自己的家鄉?從求學到辛苦討生活,離開家鄉已有四十個年頭了,我噙滿熱淚的雙眼從未離開過那塊生我養我的熱土,多年來我一直在咀嚼著她的故事,品味著她的傳奇。

? ? ? ? ? ? ? ? ? ? ? ? ? 一

? ? ? ? 我的家鄉在南昌市東南三十余里,南昌縣屬地,距縣城蓮塘鎮僅有七里之遙。這里聚居著兩千五百多人,大都是我一脈同宗的喻姓鄉親,僅有極少數是隨母親改嫁來此生根的異姓。我的族人們守望相助、和諧相處,偷盜和打架的事件鮮有發生。

? ? ? ? 整個村子沿河道而建,遷延近一公里成一個巨大的漢隸“一”字。諾大的村莊依山傍水、河湖交錯,土地肥沃、四季魚蔬不斷,又有良田萬畝、旱澇保收,端的是富足的魚米之鄉。嚴格的講,村前的山叫不得山,不過是一片地勢平緩的山丘;河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河,而是一條用于灌溉的人工干渠。干渠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的產物,幾經修葺,才成了現在的模樣——渠道寬約20米,通武陽河,兩堤皆用水泥加固,堤面平整,上可行車。

? ? ? ? 干渠穿過村前山丘下一湖。湖分三塊,其中較大的兩塊隔渠相望,被族人分別圈做魚塘,水質大不如前,水面也逐年減少,現已不足二十畝;另外小的一塊幾被填平,族人多建新房,或辟為菜地。

? ? ? ? 族里老人說:村前湖原是一天然湖,湖面數百畝,終年不涸,相傳雷雨交加的夜晚,常有蛟龍在湖里出沒,故湖名“蛟溪”,家鄉也因此湖得名“蛟溪村”。

? ? ? ? “蛟溪”把我的族人滋養大,而我的族人卻肆意與湖爭地,眼見得我的母親湖從美麗豐腴的少婦慢慢地變成瘦骨嶙峋的老嫗,如今已經奄奄一息。我仿佛看見,若干年后,族人指著門前的一個臭水塘慚愧的告訴孩子“喏!這就是‘蛟溪’,我們這里就是因為它而叫蛟溪村的?!?/p>

? ? ? ? 嗚呼!村以湖名,本是湖之幸;然村興人旺,湖卻不存,湖之不幸也。

? ? ? ? 溪,本義是指不與外界相通的小河溝。鄉人俚語稱水面稍小的湖泊為“溪”,家鄉附近有“蛟溪”、“烏溪”、“春溪”等幾個湖泊,盡管它們湖面都有數百畝之大,但在村人眼中她們還算不得大,不能冠之以湖的。

? ? ? ? 那么,湖在哪里呢?湖就在村后面,離我家老宅不到一里路,湖曰“鷗集湖”,想來給她取名的老祖宗也是讀書人,“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多么富有詩意啊,光聽名字就可以想象湖之大也!可惜我無緣一睹其全盛時的風采,因為她毀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荒唐的圍湖造田運動。

? ? ? ? 更可悲的是,費盡氣力改造好的湖田由于地勢太低,成了一片廣袤的低洼田,極易積水內澇,村里人只能在枯水時節種上一季稻稈較高的粳稻,粳稻產量不高,有時還歉收,一年到頭田上的收成還抵不上工時,如此一來,三兩年后湖田大多荒蕪了;隊里只好又把分下去的湖田收回來退田還湖。殊不知,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鷗集湖的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破壞,許多魚類和鳥兒不見蹤跡,水面也銳減至原來的五分之一,再也不復往昔煙波浩淼、一望無垠的氣象了。前些年,有精明的浙江人和村里簽定了合約,把湖開辟成十幾個大池塘放養珍珠和魚類,倒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 ? ? ? 鷗集湖已沒有了半點當年的模樣,她的豐姿只能殘存在長輩的記憶中,父親給我描述她的景象時,仍就一臉陶醉狀——碧波百頃、湖水清冽、下有涌泉、蝦美魚肥、菱香藕甜。每逢金秋十月,許多候鳥北國南來,在湖邊的沼澤地上集會,鳥聲高亢嘹亮,場面十分壯觀;最是盛夏時節,一湖碧水半湖蓮,荷花映日十里香,荷葉擎天,遮云蔽日,下可容船,但聞童子笑,不見采蓮人……。

? ? ? ? 近年來,市郊的艾溪湖憑借其自身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濕地風光被開發成濕地公園后,我的族人越來越感到羞愧和懊悔。如果當年他們的保護意思強些的話,那么現今南昌地區最大、最美的濕地公園就應該是鷗集湖了,無知和草率的族人吞下了他們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

? ? ? ?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老祖宗留給子孫的寶貴遺產、兩個本應澤被后世的泱泱大湖淪落為幾塊養魚和珍珠的水塘,不僅是湖之不幸,更是我族人之大不幸。

? ? ? ? 還好,歷經喪湖之疼的族人已有所覺悟。去年年初村里決定不再和浙商續約,并下大力氣整合了那些養珍珠的池塘,鷗集湖終于又有了湖的模樣。今年回老家過年時,我和妻子特意去村后看了看鷗集湖,湖邊的苦草業已泛出了新綠,濕地上蘆葦長勢喜人,一群不知名的鳥兒在沼澤里悠閑地覓食,不時有白鷺振翅起飛,發出婉轉的鳴叫,讓我流連忘返。

? ? ? ? 湖面上吹來冰冷的風,妻子經受不住寒意,不停地催促我回家。她或許感覺不到,在和浴火重生的鷗集湖相對視的時候,我正心潮澎湃,久久未能平息……。

? ? ? ? ? ? ? ? ? ? ? ? ? 二

? ? ? ? 歷史上國人飽受戰亂之苦,人口也隨之多次大規模的遷徙,遷徙的人們為了讓后世子孫不忘記自己的祖先和家鄉,開始修建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并編撰族譜記載家族傳承的血緣關系,于是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宗祠文化。

? ? ? ? 宗祠文化始于唐末五代,成于南宋,興于明清,極盛于清晚期。村里的老者回憶說原來喻氏宗祠位于村莊的最南邊,毗鄰和我村同宗的敷林村大載。祠堂坐東朝西,前門正對蛟溪水,風生水起,后面緊靠祖墳山,福澤千秋。祠堂建于清末民國初年,為江南地區傳統的三廳夾兩庭的三進式磚木結構,磚雕木刻做工精良考究,整個建筑面積近1200平米,氣勢恢弘又不失典雅。

? ? ? ? 祠堂由兩村喻姓族眾共同斥資而建,置有祠田近百畝,租給族眾耕作,所收租金一般用于修繕祠堂、接濟貧窮等公眾事業之用。

? ? ? ? 那時候每年的冬至日是族里新添男丁上譜歸宗的日子。是日也,兩村的男丁包括老人和孩子都要到祠堂集中,有時連正廳的天井里都擠滿了人,稍晚點來的就無處下腳。祠堂里香燭繚繞,鼓樂喧天,鞭炮聲震耳欲聾,煞是熱鬧。族里通文墨的老者會先給新丁按字輩取好譜名,然后老先生凈手焚香,小心翼翼地打開族譜,用工筆小楷在其父親的名字下面莊重地排好孩子的譜名和生辰八字。儀式結束后,祠堂里一般會給族里的小孩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派發譜餅,碰上族里有節余的時候還會另外給老人發些豬肉和鴨蛋滋補身體。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場野蠻和愚昧的“破四舊、立四新”運動卻幾乎讓傳統的宗祠文化遭受了滅頂之災,我村的祠堂和族譜也未能幸免,村里各派各房的家譜全部被集中在打谷場上付之一炬。祠堂里的祖宗牌位和匾額均被焚燒破壞,廳堂被推倒,僅存外墻,繼后生產隊在祠堂原址上改建為糧庫,糧庫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即廢棄不用,村人還是習慣性的稱之為“祠堂”。祠堂的一方外墻至今保存完好——墻體由打磨平整的青磚砌成,長約50米,最高處高約8米,頂部收成漂亮的M字形,仍不失其往昔高大軒敞之勢。最引人注目的是墻腳處壘有4層紅條石,條石古樸厚重,長80公分,寬30公分,石上多刻有精美的龍、鳳、麒麟、仙鶴等瑞獸圖案,造型細致逼真、富有動感,為清晚期所流行的淺浮雕技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祠堂前兩只高大威武的石獅子也被推入溪中,雖然終年不見天日,但他們依舊在傾聽著我族人成長的歌謠。小時候我和伙伴在溪里釣魚,常在岸邊的兩個“石疙瘩”上跳躍玩耍,直到我十歲那年,村里人抽取溪水抗旱,溪水快干時我們才發現“石疙瘩”原來是一對石獅子。后來,兩只石獅子被族人抬到了祠堂前的草地上,才得以重見天日,它們由巨大的紅砂巖石通體雕鑿而成,線條簡單粗獷,頭上飾有旋螺紋,面部表情兇狠夸張,加上渾身滿是青苔和淤泥,更顯猙獰可怕,嚇得我們小孩子以后再也不敢獨自去祠堂邊玩耍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石獅埋沒藏春草,家廟荒蕪對暮云”如今祠堂里雜草瘋長、矮樹叢生、野獸穴居,屋頂百孔千瘡、破碎支離、搖搖欲墜。

? ? ? ? 黃昏孱弱的陽光下,我眼前的喻氏宗祠如同窮困潦倒的流浪漢一般僵臥在溪邊的榆樹中。一陣清風緩緩掠過,榆樹葉兒不情愿地向我招了招手,恍惚間,我依稀聞得祠堂正在痛苦無助地呻吟。

? ? ? ? ? ? ? ? ? ? ? ? ? 三

? ? ? ? 一個村莊抑或一個家族繁衍生息、榮辱沉浮的故事往往就是整個國家和民族史的縮影。

? ? ? ? 吾族根在何處?始祖何人?村莊淵源如何?近十年來,每念及此,我心中不免羞愧,“數典忘祖”這個成語時常從腦海里蹦出來拷問我。

? ? ? ? 然石獅緘口,溪水無言,祖廟凋敝,族譜不存。族中祖輩們已陸續辭世,父輩長者溯及往事也多是口口相傳,由于文化和方言上的差異,說法不盡相同,加上缺乏文字和實物的證據,族史掌故難成定論。

? ? ? ? 如今我在村里尋訪多年,也未見有關族譜的片文只字,唯一有價值的東西是今年年初在村里一位堂叔家里看到的一塊木制楹聯板。木板總體保持完好,杉木質地、通體黑漆,長約120公分,寬約20公分。盡管板身上有多處被火焚燒的痕跡,字跡仍清晰可辨,聯文為正楷陰刻,曰“白果分枝萬年長”,應該是下聯。堂叔解釋說這塊聯板原是破四舊時祠堂遺留之物,另一塊已被燒毀,當年被其父拿回家后一直放在閣樓上保存至今。

? ? ? ? 白果樹,又名銀杏,公孫樹,其果實潔白如玉故名白果。我知道銀杏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樹種,人們把它稱為“世界第一活化石”,聯文中的“白果”是指此白果嗎?它和我族有什么淵源呢?難道僅僅是寓意長久嗎?

? ? ? ? 我滿懷困惑,堂叔也不明就里。還好,末了他叫我去鄰村找尋一位綽號叫“雞公”的養鴨人。堂叔補充道“雞公”和他已故去的父親一樣,曾經都是祠堂里的管事人。

? ? ? ? 終于,我把審視的目光投向了鄰村——敷林村。

? ? ? ? 敷林村有2800余人,與我族同宗的喻姓約有1800人。和我村一樣,敷林村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大村莊。鄉人至今流傳有“敷林一千煙,蛟溪一邊天”的說法,意思是:每逢日落松間,村人用松枝稻草生火做飯,一時間敷林全村千余戶人家炊煙齊出,故稱“一千煙”;而蛟溪村首尾連綿不斷近千米,黑壓壓的一片全是房子,所以號稱“一邊天”。

? ? ? ? 敷林村被干渠分成兩個村落,有一石橋聯系。橋北邊的村落叫“大載”,喻姓為主,緊靠祠堂,幾與我村相連。

? ? ? ? “雞公”家離祠堂不到半里路,在大載的最西頭。老人微微有點駝背但身子骨依然硬朗,滿面紅光,說起話來擲地有聲。他和我祖父同屬“德”字輩,平時以種田養鴨為生,雖年近八旬,仍不輟勞作。對于我的冒然造訪,老人顯然有點吃驚,待弄清楚我的來意后,他微微頷首,緩緩起身拉住我,手指敷林石橋方向鄭重說道:“走,我領你去橋頭的亭子里看看吧!”

? ? ? ? 沿渠復東行300余米,見一石橋虹架于渠上。橋頭堤岸下有一口水塘,有一仿古六角亭翼然臨于塘邊高地,頂部覆蓋朱色琉璃瓦,亭角皆向上翹起,如一把張開的巨傘。亭兩旁植有數株翠柏,亭身繪紅黃二色,簡約而不失周贍,凝重而不失清新。亭檐迎面橫梁上有五個黃底紅字“始祖紀念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亭內立有紅石墓碑一塊,墓碑高約2米,寬50公分,質實厚重,肅穆高古,為我生平之僅見。墓碑中榜正楷陽刻“宋元祐敷林始祖群集公孺人阿楊氏之墓”十七個大字,龍虎兩邊分刻“皇明萬歷十八年庚寅歲秋八月吉旦、十八世孫巡按福建督理御史喻文偉稽顙謹立”。萬歷十八年即1590年,這塊墓碑歷經400余年保存如此之好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 ? ? ? 墓碑左邊立有一大理石臥碑,石碑下方用水泥加固,上呈正方形,邊長約60公分。石碑左右兩邊陰刻有對聯一副,上聯“蒼梧著跡千秋頌”,下聯就是堂叔家的那塊板聯“白果分枝萬年長”。 石碑正文為小楷陰刻,內容較長,大致是說:譜牒記載我族是東漢和帝時蒼梧(廣西梧州)太守喻猛之后,先人因避兵禍從祖籍地楚之江夏(今湖北云夢)遷徙于豫章澹臺門(今江西南昌疊山路一帶)居住,后始祖喻群集再遷至敷林大載,隱居于白果樹下,繁衍生息,育有三子常德、常武、常濟,列為三派,長居敷林大載為禮派,仲居蛟溪為義派,季居南巷為信派。

? ? ? ? 老人指著旁邊的水塘說,這個塘叫“大世塘”,以前村口干渠還沒有開挖的時候,這旁邊一片都是水,唯有我們腳下這一小塊是高聳的陸地,遠遠望去如一錦鯉躍出水面,是塊風水絕佳的寶地。明萬歷年間,十八世孫巡按喻文偉將始祖喻群集與孺人楊氏合墓葬于此鯉魚散籽地。從此,四百年來喻氏一族人丁興旺,始祖墓也得享后世子孫之祭祀,大世塘遂成為我族圣地。

? ? ? ? 老人動情地摸著那塊比他還高的墓碑繼續說道,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始祖墓還是沒能逃過那場浩劫,墓地被搗毀,墓碑幸得當年老人和族人用木盆船連夜運出,藏于他家菜園內的紅薯洞里,才逃過此劫得以保存下來。經過老人數年來積極奔走,多方籌資,1993年臘月十二日,始祖紀念亭終于在原址上順利竣工,始祖墓碑方得以重見天日,昭示后人。

? ? ? ? 始祖紀念亭和亭邊的綠化全部完工后,工時和材料費用大大超出了預算,募集來的資金尚有2000元左右的缺口,“雞公”老人二話不說自掏腰包補上。要知道,現如今老人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田養鴨的全部收入也不過區區2000元?。?/p>

? ? ? ? 驀然間,始祖亭內老人矮小的身影高大起來,幾乎與雄偉的墓碑等高了,站在亭外的我需仰視才見。

? ? ? ? ? ? ? ? ? ? ? ? ? ? 四

? ? ? ? 始祖群集公的生卒年月現已無據可考,唯墓碑記載,始祖生于宋元祐年間?!霸v”為宋哲宗趙煦使用的第一個年號,前后共九年——公元1086至1094年。據此,我可以推斷始祖大致生活在公元1090年左右至1150年左右,正值兩宋之交。

? ? ? ? 公元1111年,宋徽宗政和元年,此時的大宋朝國力式微,外族虎視眈眈。這年暮春的一天清晨,長大成人的始祖又一次辭別雙親,帶好干糧,踏上外出卜宅之路。始祖無暇顧及陽春三月的美景,一路東行四十余里,來到今南昌縣敷林村北邊的一塊坡地上,他或是有點乏了,隨便靠在一棵樹下歇了歇腳,起身時才察覺這棵樹竟然是江南地區不多見的白果樹。站在樹下,始祖舉目四望,見東有良田,土質肥沃;南臨烏溪,湖光水色;西連山丘,蜿蜒起伏;北靠蛟溪,鳳起蛟騰,不由贊曰“此地環山抱水,真乃大載之地也!”。從此始祖結廬于白果樹下,治本于農,后取妻楊氏,育有三子——常德、常武、常濟。三子成年后,白果樹下析居別派,二子常武公居蛟溪開基拓業,繁衍生息近千年方才有了我蛟溪喻氏一族今日之繁盛。

? ? ? ? 始祖在世時,遠離兵禍,飽暖無虞。公元1150年春天,始祖駕鶴西去,不久屋后那棵原本生意盎然的白果樹突然繁葉凋零,數月后竟枯萎而死?!皹洫q如此,人何以堪”,如今,每逢見到白果樹,我都會駐足仰望,不僅僅只是樹,在我眼里,他還是一種象征,更是一種堅定的信仰。

? ? ? ? 有關始祖的信息,譜牒上記載不多,流傳至今的就更少了,許多族里老人對他老人家的故事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倒是經常說起我們祖上出了個喻巡按,是個清官,任上造福一方,還為家鄉辦了很多好事,而問及巡按名諱、生平,他們大都說不清楚。

? ? ? ? 始祖墓碑記載:喻文偉,萬歷十八年巡按福建督理御史,始祖十八世孫。

? ? ? ? 十八世祖文偉公是我敷林喻氏青史留名、垂馨千祀的翹楚人物。史載:喻文偉,又名文緯,字汝器,號同宇,明代南昌府人,舉人出身。明神宗萬歷二年(1574)以文林郎身份出任江蘇宿遷知縣。因宿遷地處黃河下游,縣城低洼,洪災頻繁,喻文偉歷盡艱辛,費時兩年帶領百姓終在離舊城二里處興建新城,并捐任內俸銀400兩。值明萬歷五年 (1577)大水來襲,原地盡沒,新城無恙;喻文偉又馬不停蹄,廣征史料,親自主持編撰了宿遷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縣志。該志書不僅為后人提供了有關宿遷古代歷史的翔實資料,還為后來者續編志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歷史價值并不遜于建城。宿遷百姓深感喻文偉盛德,建祠塑像入志以示紀念,并稱之為“喻神君”。

? ? ? ? 明萬歷六年(1578)文偉公擢北道監察御史,后改授巡按御史,明代巡按御史為正六品,官級雖然較低,但“代天子巡狩”, 權重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 ? ? ? 萬歷十八年(1590),歲在庚寅,是年八月,文偉公奉旨出巡福建,途中順路回鄉省親,眼見始祖墳塋荒蕪凋敝,乃親擇墓地,將始祖與孺人楊氏合葬于大載大世塘鯉魚地;又見孩童多嬉鬧戲耍,學業荒弛,甚感痛心,遂出資在蛟溪湖西畔興建兩溪(蛟溪和烏溪)蒙館,以供族中小兒免費入學。文偉公言明:學館一概費用勿需族人負擔,其會按時寄來。為彰其言,文偉公特在蒙館前手植一香樟,時人稱之為“文公樟”。后數百年來我族學風大熾,人才輩出,文偉公開創之功,彪炳史冊。

? ? ? ? 上世紀50年代初期,政府在兩溪蒙館的舊址之上擴建了一所敷林小學,父親和我都是在這里完成了小學學業。近年來,學校設施日趨完善,師資力量逐年加強,附近村莊上仍有很多孩子在這里接受早期教育。

? ? ? ? 如今,文偉公留給后人的印記只有敷林小學門口那棵古老的“文公樟”——歷經四百余年雨打風吹,霜凍雷擊而屹立不倒,現今樹干直徑大約1.6米,需4個成年人才能合抱。

? ? ? ? 生命的合唱不絕于耳,“白果分枝”的傳奇已書寫了千年,也許不經意回眸又是一個千年,千年之后,誰又來書寫誰的傳奇?唯有老祖宗留下的幾行字譜仍將延續——惟文言全子、宗道曰中庸、致誠尊德性、學問禮信公(美純功)、自衛膺采邑、我祖發其祥、東漢遷江右、云礽萬世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天和女友散步,她帶我去了郊外一個墓地,那墓地讓我很震撼。 說到墓地,各國文化都不同,絕不能用中國人的墓地去想。德...
    洋中瓶子閱讀 1,122評論 17 1
  • 最近學習了一場關于成長的課程。其中提到生命的八大層次,可以帶你清楚的認識自己。 第一層次:你只知道生命的好與不好。...
    林子醬閱讀 252評論 0 0
  • 如夢令·別亦難 寫給為了父母妻兒, 丈夫在外打拼, 妻子在家留守, 一年中聚少離多的恩愛夫妻! 分別的場景,只有親...
    彩鳳凌云閱讀 125評論 0 0
  • 1.數據下載 2.數據解壓 2.泛基因組數據庫的構建 泛基因組分析 后面還可以對其泛基因組功能進行分析,感興趣的大...
    你猜我菜不菜閱讀 4,689評論 4 8
  • 《超越智商》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書里的一些知識點概念真的很難理解,好在聽了蔡叔的“認知突圍”才有勇氣繼續讀下去。 ...
    郭子_8974閱讀 1,03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