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躍兒寫的《關鍵期關鍵幫助》是一本講什么是孩子的書,對育兒非常具有指導作用。該書的第一章是認識孩子,其中人群中的兒童觀,通過大量的實例告訴我們:
1.孩子不是空罐子
? ? ? ? 把孩子當成一個空的罐子,拼命的往里面裝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裝什么,根本不管孩子現在在感受什么,在觀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的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間。
? ? ? 如果家長一直這么做,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只會記憶,不能創造,無法判斷,沒有個人立場和主見的人。
2.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 ? ? 把孩子當作一張白紙,孩子身邊的萬物都被教育的人按照規劃輸入給孩子,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雖然會培養出少數獲得成功的人,但是這些孩子卻沒有童年。
? ? ? ? 孩子沒有有力量的大腦工作模式,就無法對書本和老師講的知識產生共鳴,不共鳴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只能通過死記硬背去學會別人逼自己學的東西,這樣的知識學了也沒法用。
3.孩子不是玩具
? ? ? ? 孩子在探索自己身邊的世界,成人卻把孩子當成了可愛的寵物,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寶寶的注意力從探索發現中引出來,引到家長的幼稚行為和動作上。
? ? ? ? 家長心情好的時候顯得特別開心活躍,家長心情不好時就沒有了興致來扮演,有時他們會突然朝孩子發飆,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不信任這個世界,不知道如何與人真誠相待,甚至恐懼,仇視社會。
4.孩子不是麻煩
? ? ? ? 這樣的媽媽經常是情緒化的,自己心情好時會覺得孩子是個天使,孩子不能順著家長或有問題需要家長幫助解決時,家長就覺得孩子不好玩,養孩子太麻煩!
? ? ? 這樣的孩子,會自卑,有負罪感,痛苦,甚至輕視自己的生命。
5.孩子不是上帝
? ? ? ? 家長以為把孩子當上帝就是愛孩子,家長的這種態度使孩子真的以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圍繞著他轉。
? ? ? 這樣的孩子進入團體,當發現團體成員無法像自己的爸爸媽媽那樣順應自己時,他就會感到憤怒傷心和生氣,于是就會向別人發泄自己的情緒,最后被群體所遺棄。
6.孩子是一顆種子
? ? ? ? 我們是否很重視孩子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感覺、有情感的高級生命來看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必須學會敬畏孩子。
? ? ? 將孩子比喻為一顆種子,種子在發芽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人的各種幫助。這顆種子什么時間需要水,什么時間需要肥料,什么時間需要水多,什么時間需要水少。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才能了解這顆種子特點,這個特點也就是自然賦予這顆種子的規律。
? ? ? 《關鍵期關鍵幫助》把孩子0到6歲的發展關鍵點分割為關鍵期,來說明孩子的發展規律。
? ? ? 讓我們開始學習,做一個尊重孩子發展規律,在孩子關鍵期給予孩子關鍵幫助的關鍵人吧,別再走彎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