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游記,更不是攻略,只是為了發照片而隨便寫寫的隨感,也許顯得雜亂無章,甚至像是流水帳。你們實在無聊可以看看,我,如何一個人走徽杭古道。
我與績溪的不解之緣
知道績溪這個地方,還要歸功于黃山。2015年暑假,我和兩好友一起計劃去黃山游玩。在火車上聽旅客談起績溪這個黃山上一站的小縣城,我默默記在心里。黃山的美景名副其實: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的美景和宏村的徽派建筑讓我對皖南多了一分迷戀。暫且不管湯顯祖的那句“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對徽州是褒是貶,那古樸的村落,宜人的山間景色,反正已經讓我流連忘返了。績溪呢,與浙江接壤,又有高大的清涼峰吸引著我,自然也讓我更著迷幾分。
初入績溪
深夜從南京坐火車,早晨六點多一點天亮了正好到績溪。剛入秋,穿著單薄的襯衫下了火車在清晨被凍得直哆嗦。出車站拐入一個小巷,打算按著地圖指示去往汽車站。
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小縣城居然有mobike,這讓我這個蘇北人甚是羨慕。巷子里行人稀疏,由于是周五,有學生在趕路。這條巷子讓我想起了鎮江的老巷,一樣的行人稀少,一樣破舊,安靜,祥和。就像是一個古怪的老頭在訴說:小屁孩,我見過的風霜雨雪比你多多啦!走出巷子,見到的就是高高的建筑了。這與別處無異。我按著地圖找去。找了半天沒有看見車站,繞了一圈,才發現車站大門緊閉,走近一看,原來車站已經搬遷了。我還奇怪呢,第一次見到車站還關門的。我看路邊停了好多出租車,似乎都是在等我。我挑了一輛問了問到魚川村在哪里坐車?出租車司機說汽車站。我上了車,到了績溪高鐵站旁的汽車站。司機要了我十塊錢,還好心提醒我,坐到胡家的車,九塊錢。真是貼心啊!
前往徽杭古道
高鐵站建得真是氣派,主要是后面的靠山連綿起伏,車站顯得很是高大。進了汽車站,等了好久才等到到胡家的車,還好上了車很快車子就開了。九塊錢到魚川村。其實我們下車的地方不是在村里,而是離江南第一關最近的地方,是售票員告訴我們的地方。我看我前面坐著的哥們背著背包,帶著登山杖,猜他肯定也是去徽杭古道的。售票員收錢時,他付錢,果然還真是。雖然是同路人,但是他在前面,我在后面,也沒講什么話,我拍拍他,讓他在到站時叫上我。現在想想我真笨。我該這樣說:喲,你也是一個人來玩的呀!我也是,咱們組隊吧!不行不行,還是算了,這樣太尷尬了。到了景秀龍川的牌坊處,公交車停了會兒。我這才發現,這個地方,離那個老車站,也就兩三百米遠。知道被出租車司機坑了錢,瞬間失落了許多。又上來兩個背包客,一男一女,我猜他們也是到徽杭古道。他們上了車以后在交談。主要是在想到哪里下車。龍川景區呢還是徽杭古道呢?我說走龍川要繞很遠吧,還是直接到徽杭古道吧。不知道他們聽沒聽到心里。但最后他們選擇直接到徽杭古道。兩人中的女生坐在我旁邊。她跟她前面的隊友在聊天。聊天停止后,我就百無聊賴地跟她搭訕。
“你們也去徽杭古道嗎?”
“對啊,你也是?”
“嗯。”
“你怎么就一個人啊?”
“我朋友不想來。”
“我們可以組隊啊!”女生說
成交。
我不是一個人了!
車子開到了山里,看到路旁云霧繚繞的群山,我停不住嘖嘖稱奇,興奮不已。心里想到真是來得早不如來的巧啊。
車子開了多久我已經記不得了。到了地點,售票員讓我們下車。我們下了車,四個人。趙姐跟她同伴——她稱之為群主的人,還有一個上海人,還有一個我。相互認識了下,就結伴出發了。我猛吸了一口空氣,向景區走去。
看到了還在修建中的績溪電站。看到橋下的農家,稻田。心曠神怡,不覺路途遙遠。在路上遇到賣竹杖和雨衣的老奶奶,買了一套。一路上秋花爛漫,左拐右繞,從大路走到小路走到土路,先是到了巖口亭,那個上海人聽說這兒的雪菜肉絲面很好吃,他去吃了早餐,我們三人打算直接去買票,再往前走,過了橋,就到了徽杭古道的游客中心——江南第一關。買完票進山聽見流水淙淙。遇見一奇石,狀似人臉,名曰將軍石。
繼續向前走,游覽路線分為兩條,一條是逍遙谷,一條是古道。走在古道上看著下面的峽谷,你就能體會到為什么這兒叫做江南第一關和徽杭鎖鑰了。民國19年,邵在炳獨捐414元,在江南第一關修建了履險如夷亭供過往行人歇腳。說到徽杭古道的修繕,邵家人對此的貢獻可謂尤為突出。從南宋到民國,居住在伏嶺的邵氏先人為了不被大山阻塞,多次修路,才使往通江浙的徽杭古道變得好走。
深入徽杭古道
來徽杭古道看什么?首先,徽杭古道是一條道,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供人往來。有了它,徽州人方可販運鹽茶與山里物資到省外去。其次才是其觀賞價值。上千年來,這條道路承載著多少人的人生命運,見證了多少的歷史沉浮,已是說不清了,如今只有這級級石板,給人遐想。
古道上五里一亭,根本不用擔心荒無人煙會出現危險。從巖口亭,經黃茅培村,到下雪堂,再到上雪堂,不多久就到藍天凹了,可是來得不夠巧,藍天凹里沒能看到藍天,而是茫茫大霧。由于還不是節假日,路上行人稀少。藍天凹很多客棧直接就沒有開門營業。我們繼續向上走,到了古道驛站,跟老板談了價錢又上去和另一家比較了一番,最終選擇住到古道驛站。通行的上海人決定繼續前進到永來村。
山間景色
到達藍天凹
小試清涼峰
還剩我們三人。安置好后發現時間尚早,只是這山間霧氣讓人覺得天色昏暗,給人錯覺。我們協商后決定朝清涼峰的方向探探路,不登頂,只為給明天看希望渺茫的云海探探路。走在山腰,小路狹窄,路邊就是灌木叢生的陡坡,一點也不能松懈。向上走了很遠,到了清涼峰國家保護區核心區的告示牌。我們繼續向上走,知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一直提心吊膽的。還好,前路上總是有蜘蛛網擋道,說明現在并沒有護林員巡山。
我們走到海拔1400米左右,趙姐不想往上走了。我和群主決定繼續往前走走,因為我們仍然在山霧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也許說的就是現在的我們吧。向上走是緩坡,悠長得讓人絕望,走不完的是路,我們走了好久。后來決定放棄,因為實在是餓了。至此,還沒到野豬塘。遂返。雖然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是我們下山還算輕松,下山速度越來越快,這樣可不行,于是又穩住腳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留宿客棧
回到客棧,飯還沒好,于是先回房間隨便吃點東西。我吃的東西都吃完了,只好混吃混喝。趙姐和群主很熱情,分了很多好吃的給我。山霧沿著打開的房門朝房間里涌入,被子都是潮濕的。我很驚訝,在這樣的環境里,這木頭房子居然沒有任何發霉腐爛的跡象。
天色真的暗了下來,看著霧氣重重的院落,實在不知道這漫漫長夜如何熬過。我躺到床上,用身體焐著潮濕冰冷的被子。一不小心居然打了盹。本想就此睡去,聽見門外一陣嘈雜,有大部隊來了。這覺是睡不好了。吃完晚飯,短暫安靜后,他們燃起了篝火,圍坐在一起,躁起來了。
我們站門前看著他們,并沒有想加入的意思。篝火與節目,約一個多小時,快結束時我們已經把門關上了。他們在分烤全羊,不過這是他們的事,與我們無關。我們在房間里聊天。后來都困了,就睡覺了。夜間被趙姐的聲音吵醒,她說有老鼠,我翻個身,在呼嚕聲間夾雜著動物在房屋夾縫或者屋頂爬行的聲音,沙沙——咚咚的。我再仔細一聽,這不就是我睡覺這一側的墻嘛!我拉拉被角,心想算了,今晚要是被老鼠咬到耳朵或者腳趾算我倒霉,頭往外一扭,繼續睡了。又過了不知多久,被雨打屋檐聲吵醒,窗外已經見亮了,可是被子被焐得暖暖的,不想起來。
七點,時間不早了,起床洗漱。我啥也沒帶,又是找趙姐。趙姐說沒牙刷,只有牙膏,擠點用手將就一下。于是,這是我第一次用手刷牙,略尷尬。早餐有饅頭有咸菜,饑腸轆轆的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吃完早餐,付完錢,收拾了行李,告別了客棧,準備下山。
帶雨下山
雨沒有停,我們穿著雨衣走在濕滑的山路上。景色是看不到了。經過了一線天,繼續往下走,路旁有擺攤的當地人,早早就在那兒了,每經過一處,都讓我們買點東西。我們當然——買了。
下山還算順利,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永來村。路上被賣山貨的阿姨老奶奶圍追堵截,我們實在是盛情難卻。最后還是買了點。畢竟山里人也不容易。
帶著滿滿的“紀念品”走在公路上,欣賞著路旁美景,心情大好。從永來村走到浙川村,坐車到了頰口鎮,又從頰口坐車到昌化。一路上都很順利。到了昌化,坐上前往杭州的大巴車,旅程就算結束了。
別離
在杭州汽車西站轉車到汽車北站。和趙姐與群主沒來得及告別就分開了。這一路上感謝有他們的結伴而行,我不至于孤獨流連于山間。可是話說回來,我還是沒有體會到一個人旅行的孤獨感到底是什么樣。還是留給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