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重要
?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不妨問下自己這么一個問題“對于當前當下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那么就可以避免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糾結情緒。比如在:注意力>時間>金錢,這個公式中注意力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不需要為了時間和金錢去浪費注意力,而是要以低價值資產換取高價值資產,可以為了時間而花費大量的金錢,可以為了維持注意力的持續有必要花費時間在別人身上。這樣才是賺了的買賣。再說一個自身的例子,前段時間自己常常受到莫名其妙的打擊刺激,那是他們看到自我已經超越了他們,而他們只好隨意編造一些邪惡錯誤的事情放在我的身上,而后他們好自我安慰。實際上我才懶得與他們去爭論解釋,因為我知道對于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閱讀和寫作中不斷的持續進取精進,創作寫出更好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這些都是需要在高質量的持續注意力才可以。與他們爭辯,解釋那我就太“聰明”了。
? ?然而我們的大腦記憶是不可靠的,卻總是會忘記了問自己“什么最重要”。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音響發燒友,把自己關在所謂的工作室中,然后打開音響聽一些刺激的如AK47掃射之類的聲音,我想著買來那么好的音響,應該用來欣賞好聽的音樂吧,而他們呢?。。。。。。有些人逛淘寶是有一套的方法論選出物美價廉的好東西,懂得貨比三家,這家價格低,那家有贈品,隔壁家好評質量高等等來選擇一些所謂的“好商品”殊不知用這些方法也是需要耗費時間和注意力的。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讓人浪費資源,需要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快速的挑選。那么怎么避免忘記“什么最重要”呢?每天早起可以列個注意力投放計劃清單,寫在固定的本子上,比如,問問自己有沒有浪費注意力、有沒有不斷的打磨元認知能力、什么最重要、這個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在當天結束時刻回顧總結這些內容有沒有做到,做到的為自己設定一個獎勵,沒做到的懲罰自己。持續不斷的養成習慣。我想這些東西會內化在潛意識中呢!試試吧!
選擇的方法
? ?對于我們的一生來說,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價值觀就是知道什么很好,什么最好。那么,決定價值觀的又是什么呢,無非就是選擇。所有說,選擇大于努力。就好比你若是錯誤的事情上不斷的努力精進,那么將產生的后果只能會更惡劣,那好的結果甚至跟你都不沾邊。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無數多的選擇,選擇通常情況下也分為小選擇和大選擇,大的選擇決定小的選擇,人生最重要的選擇無非也就那么幾個,考哪個大學,選擇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和誰結婚。那么我們怎么來進行選擇呢?
? ?首先,在面對任何一個選擇的時候,都可以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篩選條件(當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當然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練起。)而后為這些條件的重要性進行打分,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或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那么這樣羅列打分三十分鐘后結果就會一目了然,若是選擇的重要性很高,那就需要長期重復不斷的這樣羅列篩選條件打分。直到問的自己篤信了。那么選擇就自然完成。其實這個方法就是添加、必要的、條件。你看,每增加一個條件選項就會大幅減少,然后再長期深入思考有無必要,最后做出接近正確的選擇。來舉一個例子吧,亞馬遜公司成立時所選擇的品類是書,為什么呢?來分析復盤下,你看書的市場是足夠大的吧,而且是具有長期成長性的,消費者的復購率是足夠高的,最后一個是最明智的條件,書的售后成本足夠低,甚至干脆就沒有售后服務。你看看分析一下這些條件,亞馬遜當初的選擇足夠正確,不言而喻。
? ?這里要注意,其實很多的不選擇,被接受,也是選擇的其中一種,之所以大多數人在重大選擇上毫無選擇的能力,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又或者不愿意承擔選擇后的結果。來練習自己的選擇能力吧,你看它對于你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需求決定價格
? ?我們所購買的東西,總不是他的成本,情懷或者其他的什么條件來決定價格的吧,而是你需要,這個東西足夠的稀缺,那他的價格就足夠的貴。比如想象一下鉆石的成本沒有多少吧,甚至它本就是天然的,是沒有成本的,而之所以那么貴,就是因為它足夠的稀缺,所謂物以稀為貴。所以呢,我們做人,做事或者做產品也可以利用這個原則。比如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兒,想象未來需要的是什么,朝那個方向去持續做下去,這件事兒以后有多少人需要它,這件事兒為別人提供多少價值。這一路下來的問答題,解答出來并做到,或許會有不同的成就里程碑。做產品也是一樣,就做那些真正有用的產品,你看,為什么QQ、支付寶、微信最受歡迎,因為它們最有用嘛!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做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比如笑來老師,教那么多的人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 ?不過,在這里要注意。認知偏差,分辨出是真的需要,還是覺得需要。例如,自己活的有趣兒和被認為有趣兒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兒。我們要注意分辨,被認為有趣兒的人總是大量被需要的,那么,被認為有趣兒的人,就一定會很多,而自我是否也是需要當作一個被認為有趣的人,是值得思考的。自己活的有趣兒那自然對于自己來說是最必要的。再比如星座這個東西,自認為腦子里沒有這些概念,而大多數的人需要星座這些東西,并且依照星座上的內容分析,并采取行動。可以說星座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未需求,而那么多的人需要,我也不去為其辯駁。這樣被稱為有修養?那么真需求是什么呢,對于自我來說是在長期的觀察中,嚴謹縝密的分析思考。
增強生活幸福感
? ?幸福感其實就是來源于自己與這個環境產生的強聯系,被這個環境真正的需要。因為被需要的人他的價值總是刻意的被高估,之后這個環境會更加的需要他,這樣做出良性循環。那么這個人只能會越來越幸福。比如笑來老師,在新東方不知道教什么課程比較好,那他就選擇了最難最奇缺的寫作課來教,而后他的課程總是被排的滿滿的,同學們都非常的喜歡,因為笑來老師教的足夠的好。雖然他教的是寫作課,可他寫書卻寫的是詞匯書《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因為這樣的詞匯書,老師分析的出來它是最被大多數的考TOEFL的同學們需要嘛。
? ?這樣,增強幸福感,在生活中做事情的時候就需要問自己一系列的問題了: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我是那個能夠滿足的人嗎?;如果能,有沒有可能成為必須?;如果不能,怎樣才能。哪怕是做到以上問答題中的一項,相信一定會比以往更加的幸福一點。持續精進沒有終點!開始問自己,開始做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