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雨游大明宮 ? ?文—槐林齋
秋天就是這樣,看著似乎不像下雨的樣子,驀然,一陣涼風吹過,便能感覺到空氣中雨水的味道,雨絲輕輕柔柔,猶如女人的長發在秋的天空飄舞,輕撫著人的面頰,淡淡地清涼,像女人在秋雨中的吻,不覺心中泛起了唯美的波瀾。也許,秋天只有雨是最讓人多情的,有思念也有陶醉,雨中漫步,攜手在細徑林蔭之間,賞著秋天的細雨,聞著秋天的味道,便是一種難得的醉心。
? ? ? ?幾天前,我們相約去大明宮,沒想到的是,一場秋雨的邂逅,使賞秋的步履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情調和詩意。于是乎,有我,有她,還有秋天的細雨的陪伴,步履閑心,踏進了大明宮的秋色之中。
? ? ? ?丹鳳門是遺址公園的南口,東西坐落,古色端莊,雄偉大氣中彰顯了現代風格與大唐建筑藝術的巧妙的融合,對面的廣場上,用紅沙巖雕刻的凌煙閣英烈塑像,造型俊朗,巍峨肅目,回溯波瀾壯闊的歷史煙云,不由人心生敬畏和崇拜。
?我們不敢駐足,順著大殿西側的花崗巖路面向北徐行,穿過長廊式樣的遺址陳列館,下了臺階,東移百十步,便是神軍策遺址,這是大唐宮廷衛戍部隊駐軍場所。場面弘大,規治嚴謹,能想象出大唐帝國昔日之輝煌。此時,倚欄而望,盛唐秋天的景致便映入眼簾,諾大的綠色草坪,望不到盡頭,蒼翠的樹林,一簇簇點綴在坡道,廊橋,河道的岸邊,被細雨薄霧籠罩著,隱隱約約,似乎走進了大唐的歷史隧道。
園內小經交錯,一時不知道該從那條路開始我們賞閱的步伐。每一條小經,都讓人欲罷不能的理由,每一條小經盡頭,都隱藏著昔日大唐秋天的神秘。
? ? ? ?長安的歷史在地下,漫步在大明宮遺址公園的秋雨中,賞著景,踩著綠色覆蓋下的千年歷史的塵埃,回眸著時代的更替,想起青山依舊在,都付笑談中的詩句,不由人感嘆時代的起伏與變遷。
? ? ? ?賞跡觀史,也是對歷史的敬畏,曾經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不也是經歷盛極必衰的自然軌跡,最后,一把火,焚毀了三百年的輝煌盛世,如今,埋藏地下,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 ? ?萬物都是如此,姹紫嫣紅春天,盎然生機,到了冬寒,經歷了霜寒的打磨,一切都變得蕭瑟。也許,站在歷史的遺跡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絲感慨。
就這樣,在綿綿細雨中,我們沒有打傘,走馬觀花路過了蓬萊殿,馬球場和梨園遺址,迂回曲折,來到了太液池邊,昔日的繁華已經不復存在,綠色的草坪覆蓋著池水的痕跡,雨霧中遙望中央的小島,林蔭參差,錯落有致,極像太極的八卦陰陽圖,溪水環繞岸邊,不時有石橋與柳林相接,婉轉回環,別致中隱隱透露出帝王園林的豪華和高雅。細雨微風中,你能領略到來自古人的智慧和大唐盛世的風采。
?這里,一切建筑的設計都是為了保護遺址的完好,幾千平米的太液池不能有水,用草坪覆蓋,更讓人稱奇的是池邊的溪水巧妙的用淡黃色的米石替代,可謂匠心獨運,站在小橋上,坐在柳絮下,屏住呼吸,似乎能聽到昔日潺潺流水的聲音。
? ? ? ?雨還在下,細細的雨絲似柔情的仕女的手在撫摸,氤氳的雨幕讓人覺得是在縹緲的畫卷之中,此時此刻,經過了雨水的浸潤,樹木顯得更加蒼翠,廊橋,殿堂,就連石頭鋪就的小經,都顯得厚重和古拙,一切猶若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大唐秋色的繁華,拍照留個影吧!瞬間的閃光,總想挽留住這一蕩漾夢幻的時刻。
不曉得,是我們陪伴著細雨,還是細雨陪伴著我們,已經迷失了漫步的路徑,只有任腳步隨意前行,從太液池邊的小經徐步,沿著坡道,過了一處林蔭,幾幅鏤刻的揮扇仕女圖矗立在面前,刻工精巧,造型清雅,形象風韻迷人,紅色的底子,給人以富貴吉祥,愜意隨心的感覺。
? ? ? ? 此時,心境陡然很靜,若能沏一壺龍井,相對而坐,在細雨中欣賞大唐仕女們的風姿綽約,啜茗吟唱,那該是怎樣的情調呀。
? ? ?一場秋雨,一場邂逅,使我們的游歷增添了濃郁的詩情的意境。
? ? ? ? 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朝看盡長安花。這是孟郊及第后的喜悅,然而,我們已經沉醉在大唐的皇宮園林,一朝豈能看盡。翰林院,長安殿,玄武門,斗雞臺,還有好多好多的遺跡和好多好多的故事,等著我們游覽和徜徉,然而,雨漸下漸大,不得終止前行的腳步。這個比故宮還要大三倍大明宮遺址,因為秋雨,無奈的我們,不得帶著遺憾離去。
回來的路上,看著腳下零零星星被雨水打落的秋葉,我想,秋葉的凋零,不就是為了來年的春天更茁壯嗎?理出同轍,一個朝代的衰落,必將會被另一個全新的時代所代替,這是自然的法則,也是歷史的必然。
? ? ? ?醉也秋雨,憾也秋雨,或許,這正是秋雨的安排,雨中游歷,更能感受歷史的荏苒滄桑。其實,在一個游客的心中,游歷永遠不會停步,來年秋天,我們再次相約,依舊是你,我,還有秋雨相隨,漫步盛唐,漫步秋色,續寫這一朝看盡長安花的意愿,蕩漾在大明宮的遺跡中,重溫浪漫千年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