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件大事,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在外面的我來說,宗族大事還事還是頭次遇見。
怎么說呢?宗祠乃我村之臉面,是件光榮的事兒,然而若大一個村莊議論紛紛,爭論不休。
我們的村領導是這么說的,“筒子們!前斷時間上面某某領導來視查,看看我們的祠堂老舊老舊,后半部分也已經倒了,作為我們村的領導我也是很沒面子,人家會說你們蕭家祠堂怎么還是這個破樣子,面子過不去!這是個擺在面前的事實了,現在我的建議是宗祠要搞起來,搞起來就要錢,錢就要大家一起來出。”
我當時還在城里,開著車回到村民大會地點,大會一片雀躍嘰喳聲,時值傍晚晚。破敗的宗祠大門口擺著一張同樣古老的長方木桌,桌旁架著一桿強力白熾燈,白光像個太陽將半照著幾十個星球——人臉。
關于光宗耀祖,大家一致同意,不過意見的分歧從捐款額的相關決定開始。
先是選了委員會成員6位,無異議。再就是村支書宣布捐款方案如下:
男丁:4000元以上
女?。?000元以上
嫁出去的女?。?00元以上
預計總金額為一百多萬。
捐款按人頭無論老少,就算剛出生的,也算一頭。
宣布完,立刻引起喧鬧,大家爭論不休,各講各理。
伊始,有個人提出前些年出租幾個小山頭的十幾萬塊的公共收入拿出來修祠堂,但沒能拿出來,我不明白其中原由,只聽有人說管賬的某某還動用其中的錢買個人物品,比如說一輛摩托車我,另一個人見了,你能用這錢買東西那我也能,這當然于我來說只是他人之說,不見實情,亦不該展開不合理的聯想。
當聽見“官”這個字的時候,很多人思維定勢就會轉向“沒個好的”,當聽見“民”這個字的時候,很多人思維定勢是“斤斤計較”的,有時候我也會有這樣順勢而來的思維,因為受了外來思想和情緒的影響。但面對于那十幾萬的公共資金來講,確實很難爭出個結果來。
某人提高噪音講到:“大家靜下來?,F在是講建祠捐款的事情,關于那十幾萬塊錢咱們先放一邊,以后會給大家一個說法?!绷攘葞拙?,轉了話題,似乎群眾的注意力已經偏離了,開始爭論怎么預算要那么多。
我爸是個搞建筑工程的,他這時候像個偉大的好事者一樣跑到臺階上開啟了講理模式,我想他做建筑的一定是自認為略懂預算之事,后來他親口說了類似的話來證明了我之猜測。
姐盯著爸看說:“你看你爸!像個大領導似的。”
他的臉在光線的照耀下凹凸感分明,像尊雕像。什么時候我來給他畫一幅《一個平凡老農的畫象》,不過等我學了畫畫再說吧!
亂,會議的結果已出,我就離開了。后來聽說還有另一項決定是,學歷本科以上要多交1000元錢,我姐表示嚴重的不服!那僅僅是本著一種“憑什么!”的心態表示的不服。
有人調侃說,幸虧某家還沒生孩子,要不然就算一個人頭。
在那些拼命生孩子人丁興旺的家庭,應該是更有的一愁。
畢竟,這個村莊,只是內地一個平凡不富裕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