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說過,一個人要成功,知識技能和溝通技能同樣重要。這句話簡單明確,一看就懂,卻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
在職場上,能力固然重要,但會“說話”有時比能力更重要。
?以下幾個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
1. 老板有一個指示讓你執行,你需要其他部門同事的配合才能完成,偏偏你與該部門同事不熟,對方對你的請求愛答不理,你百爪撓心,卻又無可奈何。
2. 公司要策劃一個線下活動,需要出一個方案。頭腦風暴過程中,老板讓你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你明明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可是講了半天,老板卻不置可否,周圍同事也一臉懵圈……
3. 當你向老板轉達一些信息時,發現老板針對這一信息接二連三拋來幾個你并不知詳情的問題,你支支吾吾了半天,終于說:這個,額,我還不是很清楚……
在向陽生涯十六年來接待的職業規劃咨詢客戶中,發現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跳槽者之所以選擇離職,皆是因為公司人際關系不洽:要么和上司意見不一,要么與同事之間有隔閡。
溝通,這一職場上最通用也最重要的技能,正在成為很多職場人發展晉升的短板。
今天這篇文章,將教你三種最實用溝通技巧,希望當你的老板再叫你去辦公室一趟時,你不必感到驚惶忐忑,惴惴不安。
一、建立信任
溝通的第一步是建立最基本的信任。
試想一下,為什么當地鐵口的一些地推人員在向你散發小廣告或推銷一些商品時,大部分時候你根本不愿聽對方在講什么,直接就走掉了?是你差那一兩分鐘聽時間嗎?我想多半不是,是因為對方沒有讓你產生最基礎的信任。
當你不得不和一個不熟悉的人進行溝通、協作時,如何做好溝通前的“破冰”工作,打開僵硬的局面,讓對方產生最基本的信任呢?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人們關心的永遠都是他們自己,世界上唯一能影響對方的方法,就是談論他所要的。
建立信任的關鍵,就在于首先你要影響到對方。
一個人會有很多欲望:健康、睡眠、食物、金錢……你可能無法一開始就捕捉到對方最急迫的欲望,但有一種欲望,“同食物、睡眠一樣,既深切,又難得滿足,那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成為偉人的欲望。
人類天性至深的本質,就是渴求為人所重視。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被派往街頭散發一個外賣的小廣告,你可以這樣開口:“小姐姐,你身上這件連衣裙在哪買的,真好看!”
對方可能一臉羞赧:“哦,這是我男朋友買給我的,怎么啦?”
“沒什么事,就是覺得很好看。你今天中午打算吃什么呀,如果還沒想好的話,可以看看我們店里的外賣。”這時,你再把手里的廣告遞上去,我想對方非但不會拒絕,可能真的會在中午點外賣時想到你。
再比如,你受老板指示,要去不熟悉的運維部導一份報表。到了運維部,發現對方正在專心致志地工作,這時你會怎么說呢?
我猜你可能會說:“您好,老板讓我來找您要一份報表,能煩請您導一份給我嗎?”
如果這時對方心情不爽,可能理都不會理你。即便對方心情很好,也可能會說:“哦,稍等哈,我先把手上的這點工作處理完。”
你除了尷尬地等著,別無他法。
而假如你剛開始換一種方式表達,可能效果就會完全不同。
“您好,您一定是運維部的X哥吧,早就聽說您是公司的技術大牛,今天一見,果然是大忙人一個啊。”
我想此時即使對方再忙,也會抬起頭來看看說話之人是誰。
這是你再表明來意:“我是X部的XX,,老板那邊需要您協助導出一份報表,您現在方便嗎?我正好借此機會跟您學習一下。”
如果我是對方,這時肯定二話不說導出數據給你了。
二、有邏輯地表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習慣了用一大堆語言去描述一個觀點或想法,組織語言的隨意性很大,但在事事要求效率至上的職場上,這樣的表達方式并不妥帖,要盡量避免。
那么我們該如何簡明扼要又有邏輯地表達一個觀點呢?
有邏輯性表達的目的在于方便聽眾理解,這里不得不提到人腦接受信息的過程:
外界信息—識別確認(注意)--調動記憶庫(思考)--作出判斷--決定指令(決策)
當你所表達內容的次序符合了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大家就很容易聽明白你語言中的邏輯關系。
這里最常用的一個技巧,就是“PREP”模式:即Point 結論、Reason依據、Example事例、Point強化重申結論。
比如你要表達一個利用網紅直播來宣傳本公司產品的觀點,可以這樣說:
Point:我認為利用網紅直播做推廣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結論先行,引起注意)
Reason:現在直播無疑是當下最火熱的娛樂模式,平臺流量大,產品展示更直觀。(引發聽眾思考)
Example:我之前看到某某公司就在利用這一方式做推廣,效果很不錯。(為作出判斷提供依據)
Point: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考慮通過網紅直播來推廣我們的產品。(重申結論,征求決策)
三、帶著方案溝通
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
老板下周三要到異地某公司出差,把訂機票的任務的交給了你。而你在購票時發現周三白天的航班機票都已售罄。
于是你去向老板轉達這一信息:“老板,周三白天的機票都賣完了,您看是不是要買隔天的機票?”
老板:“白天的票賣完了,那周二夜間或周三凌晨的票有嗎?”
被老板這么一問,你才發現自己剛才根本沒注意這兩個時間段的航班信息。
“我馬上去查一下。”
你查完回來:“老板,周二夜間十一點有一個航班,幫您買這個好嗎?”
老板:“可以啊,當地機場附近有什么性價比好一點的酒店嗎?”
你剛剛只查了機票,卻沒考慮到老板落地后住宿的問題。
于是又查了酒店信息回來:“機場附近有一家四星級酒店,已經幫您預定過了。”
老板:“好,酒店到某公司有多遠,打車過去大約需要多久?”
你登時語噎,恨不得找條縫鉆進去。
等你解決完老板出差的購票任務,半天時間已經過去了。而老板這半天不斷被你打擾,工作效率頗受影響。
于是試用期結束的那天,你失去了你的工作。
假如你掌握了帶著方案去溝通的技巧,你可能在一開始就會這樣說:
“老板,周三白天的航班已經沒機票了,為了不耽誤您出差,我幫您訂了周二夜間十一點的航班。”
“該航班飛行時間大約為三個小時,我已經幫您在機場附近訂好了酒店。從這家酒店到某公司車程約為四十分鐘。”
“相關的票務信息稍后會發送到您手機上,請您注意查收,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同時我也會隨時提醒您。”
如果你是老板,當你聽了助理的這番話,心里會作何感想。他所做的工作已經超出了你的期望值,當你在考慮錄用他為正式員工時,還會猶豫嗎?
以上三種職場溝通技巧,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