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領導力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盲點。盲點是我們內部或周圍的注意力和意愿的發源地。在社會場域中,這個盲點是關于場域的源頭的。在組織中,某項變革措施的成功取決于干預者的‘內在狀態’,也就是他們所有行為的內在起源。這個內在的狀態幫助領導者更好地感知和聯結到即將生成的未來可能性。而基于正在生成的未來而展開行動的狀態稱為:“自然流現”。自然流現是在場(Presence)和感知(Sensing)兩個詞的有機融合,它意味著要按照一個人最高的未來潛能去感知、同頻并開展行動,而這一未來的形成時取決于我們如何展現它的。
中國式眾籌正式領導力的自然流現的過程。在每個當下,感知場域的現狀,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針對這些變化,順其自然的展開溝通與協調。領導者有一個方向,但是存在諸多的未可知。就像楊眾籌說:人才IPO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二三,但是感知到互聯網對于人才解放的無限可能性,借助于工具,以及中國式眾籌的思想力量,楊眾籌成功把握了這萬分之二三。而一個中國式眾籌的組織,要實現的是集體的自然流現狀態,這筆任何一個以個體為核心的初創組織要難上百倍。但是正因為它應和組織和社會場域正在生成的未來,所以存在了巨大的顛覆的可能性,徹底改變產業的游戲規則,和組織運行的基本規律。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巨大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