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自己如何從經常做不完事情的狀態轉變成今日事今日畢狀態的經歷。
我自認為是一個比較勤奮的學生,但同時也是個心比較大的學生,經常找不到自己的眼鏡,今天干不完的事情就推到明天在完成。就是因為自己的這個習慣,自己在完成任務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前松后緊的情況。最初的時候時間還長,每天干一點,干不完就明天,最后的時候發現還有挺多沒做完,就開始加班加點。就是這樣沒有規劃的生活狀況經常打亂我習慣培養的步驟,很多要培養的好習慣都會被這些加班加點所打亂。
而我的好朋友火火君就不同了,火火君是一個做事情特別條理的人,不管多繁雜的事情加身,都能忙而不亂地一一化解。看著別人用同樣的時間做比你多很多的事情,還能夠一切盡在掌握,我的內心很是羨慕( ji du)。
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我需要做什么才能像她一樣?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了對火火君的觀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后,我發現了火火君做事的兩大特點。
第一,任務目標行動化。所謂的行動化就是把任務拆分成每天切實可行的具體目標。這個估計大家都聽煩了,并且覺得這個不太難理解只是難以堅持。但還真不是這樣,真的有人并不理解什么叫做切實可執行的目標。
我之前聽到過這樣一個例子,公司某部門今年的任務是吸納100個新客戶,作為部門主管你會怎么分配這樣的任務呢?該部門一共有5個業務員,每個人分20個,如果再除以12個月,每個月1.7個客戶,大致是每月兩個就可以了。這樣的劃分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合理,但其實很難操作,每個員工得到的還只是一個目標,并不知道怎么辦。
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我們說如果要達成一個客戶的目標需要打20個電話和5個感興趣的人約談。那么我們每個月就要打40個電話,和10個人約談,每周至少要打12個電話,每周要見23個人。這樣是不是具體多了呢?
把任務目標細分成一個一個的小塊,并不代表你完成了任務的分解。任務分解完成的標志是你把這個籠統的對于未來一個想象狀態的描述,分解成了一個數學公式可以表達的行動目標。比如英文報告某個章節3000詞的寫作需要讀18篇論文(精讀泛讀部分可能會用時不同),我只有兩個星期14天的時間,那么我的計劃可以是每天讀兩篇共加做筆記共需要九天,剩下五天,頭三天進行寫作,后兩天進行修改和緩沖。這是我在自己可利用時間以及工作效率的基礎之上提出的一個粗略計劃。如果你學習時間地點都比較固定的話,這個粗略計劃就可以了。最終這個任務被分解成了下面的樣子:
章節寫作=(2篇文章閱讀+筆記)X 9 + 1000詞 X 3 + (修改 + 緩沖)X2
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我要對寫論文這件事情的流程和單位時間完成任務量非常熟悉,只有在流程和自己單位時間內能完成的任務比較清晰的情況下才能夠比較好的做計劃。如果不熟悉的新手,對不起,你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先去了解流程和自己的單位時間效率。
小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的第一步就是任務目標行動化,即使是對于創造性的任務也要通過做這件事情的流程和單位時間的效率把最終的目標劃歸成為切實可行的行動目標。
第二,抓住關鍵時刻,改變語言邏輯。所謂的關鍵時刻就是你經常會放棄的時刻。抓住這樣的時刻有什么樣的作用呢?在最初的時候你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語言,就是在這個時刻是你如何說服自己放棄繼續工作的,你要對自己內心的這種語言邏輯有一個覺知。第二步,用新的語言邏輯來代替舊的語言邏輯。
導致人放棄的語言邏輯可以是 “明天再干吧,何必這么苛刻,今天也干了不少了”。放棄的人并不是說只有這一種邏輯,也可能會有另一種“我必須要自律,按時完成每日任務才能實現最終目標的達成”,只是后面的這種邏輯比較弱,最終被前面的這種邏輯占了上風。
在經過幾次體驗關鍵時刻之后,我們建立了這個時刻的覺知。每當這個時刻來臨的時候,我們大腦就會自動提醒,關鍵時刻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更改語言的練習了,最好是利用我們內心已經有的相反的語言邏輯,就利用那個“我必須要自律,按時完成每日任務才能實現最終目標的達成”的語言邏輯。
這個關鍵時刻開始時,重復幾次新的語言邏輯,嘗試說服自己接受這個新的語言邏輯。接著,不管多晚都強迫自己把今天的任務無條件完成,來表達對新語言邏輯的服從。在這個過程中要體會感覺。
體會感覺,體會感覺,體會感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非常重要。我們有的時候做不到一件事情,并不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某個知識或道理。否則怎么會有那種“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樣的說法。認知層面知道才只是開始,通過主動覺知和行動讓心理層面感受到,肌肉層面感受到才是真正改變的開始。
放心,這個過程不會太久,反復幾次,你就上道了,一段時間(一周到一個月),你的心理語言就會改變很多。
其實我感覺第二點已經涉及心理學上的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知識了。我們今天不講NLP,我們來談談《金剛經》(好跳躍,是不是!!)。
《金剛經》的全稱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名字中的能斷,就是用金剛經一般無堅不摧的大智慧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清凈彼岸。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反正我在通過抓關鍵時刻,改變語言邏輯的練習當中,我是能感到靠自己智識的力量深刻掌握自己,斷除煩惱的那種感覺。這種感覺有另一個名字,叫做自由。內心與《金剛經》心有戚戚。
小結:你的內在語言邏輯就是你做事情的心理套路,抓住關鍵時刻,體會舊的語言邏輯,嘗試建立新的語言邏輯來代替舊的語言邏輯,讓自己掙脫心理的牢籠。
以上就是我對朋友火火君計劃執行力的分析報告。要想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想必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但是今天所說的兩點已經讓我受益匪淺。分享于此,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