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一段煎熬地時光。
你很難受,但你卻不得不咬牙堅持去做那個令你難受的事情。你希望它快點過去,卻有各種各樣讓你郁結(jié)不已的狀況接連出現(xiàn),這件難受的事被一拖再拖遲遲過不去。慢慢地,你的心越來越沉,手上越來越無力,由內(nèi)向外蔓延全身的無力感讓你想發(fā)瘋。
這個時候,我選擇停下來看書。那本書叫《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之前從不認為,一本書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現(xiàn)在,看了這本書之后,它給我?guī)淼男撵`上的震撼與慰藉,卻足以讓我去相信:當你困頓難行時,就停下來看書吧,書會給你前行的勇氣與力量。
就像那句話:只要還有音樂,這個世界就不會毀滅。那么,我想說,只要還有書籍,人類就不會滅亡。
1.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nèi)在的投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nèi)在。
錢鐘書曾在《寫在人生邊上》里這樣寫道: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是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時它也對你微笑,你沖它發(fā)怒時它也沖你發(fā)怒。很多時候外在的人、事、物都是你內(nèi)在的投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你的內(nèi)在。
心情愉悅時,我們會說天好藍空氣很清新路邊的野花開得特別好看,每一個路過的人都很親切和善;但當心情不悅時,同樣的風(fēng)景,我們會說太陽太毒空氣太悶路邊的野花也是破敗不堪,路過的人們皆是冷漠無情。
所以,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都是取決于你看時的心態(tài)。想要生活變得美好,首先你得有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2.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xù)。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或某種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個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強大了。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當你強烈地抗拒某件事時,它偏偏就發(fā)生了?像上課時在底下祈禱老師點名千萬別點到你,結(jié)果下一秒你就被叫起來了;又或者趕火車時希望路上別發(fā)生堵車,結(jié)果它偏偏就堵了個水泄不通。
而當我們身上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我們知道這是不利于我們身心健康的,而我們越抗拒它越想盡快擺脫它,它卻偏偏像影子一樣緊緊依附著你。為什么會如此呢?
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或某種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個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強大了。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普通的病人被醫(yī)生誤診為身患不治之癥,醫(yī)生告訴他即將不久于人世。這位病人聽了后便開始日日夜夜擔(dān)憂自己的病情,整天活在擔(dān)驚受怕中,害怕自己活不過今天。就這樣,他開始睡不著覺,也吃不下飯,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致,一個月后他竟然真的死掉了。而事實是他只是患了一種普通的疾病。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xù)。
所以,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自己抗拒的事情或情緒呢?當你心情低落或焦躁時,你會怎么做?有人選擇聽音樂,有人選擇跑步,有人選擇爬山,有人選擇旅游……總之,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良方。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而在這本書里,作者選擇的是:臣服。
3.破解情緒障礙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人要學(xué)會臣服和接受,臣服那些你抗拒但徒勞無力的事情,接受那些已經(jīng)不能改變的事實。
臣服的好處就是,當你接納了當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時,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當你把能量充分關(guān)注于眼前的事物上,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更好的解決之道,幫助你脫離那情緒障礙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歡的情境。
如果你感到沮喪,你首先想想自己為什么會沮喪?是因為同一件事,你做的很糟糕,別人卻做得很漂亮么?還是因為你認為自己和別人付出了同樣的努力,別人得到的卻比你更多?或是別人總是能輕而易舉的得到你夢寐以求的東西,而你卻拼盡全力也難以企及?
總之,你總能找到理由。而這理由最終解釋為:你認為自己某方面不如別人。
那么,試著去接納它,不要再去做那徒勞的抗爭。你在心里對自己說:確實,我這方面不如他。但你同時也要對自己說,在某個方面,他不一定比得上我。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如果你說你沒有,那么可能是你還沒完全不了解自己。所以每當我心情沮喪時,我會選擇做自己擅長的事。
做自己擅長的事的好處是:一是讓自己重拾信心,二是讓自己重新變得愉悅起來。
所以每次我畫完一幅畫回頭再看那件令我沮喪的事時,我發(fā)現(xiàn)之前自己完全是在自尋煩惱。
你要知道: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是驅(qū)散不走它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
而做自己喜歡的或擅長的事,就是那束照亮黑暗的光。
相反,如果自己一味地沉浸在“我在這方面不如他”的漩渦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除了給那些負面情緒更多的能量外,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沮喪,越來越憤世嫉俗,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滿腹牢騷,嫉恨別人的成功,給周圍的人帶來越來越多的負能量,直到最后變成一個讓大家敬而遠之的人。
你想成為這樣一個人嗎?誰都不想吧。
世上的每一個人,各有各的艱辛,各有各的不幸,沒有誰有多余的容量去承擔(dān)你散播的負能量。而尊重別人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負能量。
同樣,如果你感到焦慮,是因為越來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還是那越來越高的房價呢?
不管原因如何,先學(xué)會臣服和接受。
對,沒錯。就業(yè)形勢是越來越嚴峻,房價也越來越高。但你是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就業(yè)的最后時刻了嗎?還是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買房的時刻呢?
事實上,大部分人焦慮,都是在“提前焦慮”。就像大一的你焦慮四年后的自己會找不到工作,二十歲的你焦慮四十歲的自己會一事無成。
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很快的知道,緩解焦慮的關(guān)鍵在于:專注于眼前的事。
當你把能量更多的放在眼前的事情上時,未來很多事都會迎刃而解。因為正是有了無數(shù)個今天,才有了未來。
所以,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別想得太遠。就像記者采訪馬拉松冠軍三本田一的成功秘訣時,他所說的:
每次比賽前,我都把比賽的線路研究好,并親自走一遍,我把路邊的標志性東西記下來,比如高的建筑,鮮艷的植物,特別的雕塑。這樣我在比賽時為自己定幾個小目標。比如先跑到銀行,這樣我一開始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向目標。等到了下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跑向下一個目標。就這樣,一個一個目標實現(xiàn)了,最終跑向了終點。
所以,當你覺得未來是那么的遙不可及時,先專注于眼前的小目標吧。當你做好了眼前的事,未來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降臨。
這本書最終想教會你:不管你深陷怎樣的情緒障礙,是沮喪,是失落,是焦慮,還是憤怒……首先要做的便是:臣服。
所以,面對情緒障礙,先學(xué)會臣服。
臣服那些你抗拒但徒勞無力的事情,接受那些已經(jīng)不能改變的事實。
臣服不是認輸,只是一種謙卑的姿態(tài)。對生活的謙卑,對命運的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