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們的兩個產品A和產品B中,都有一個人群管理的功能
在每個產品中,在創建人群,給人群命名時會要求,人群名稱在該產品下不能重復,現在兩個產品的人群要實現同步,在同步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人群名稱可能會出現重復的情況。第一種方案是在創建人群,給人群名稱時,同時校驗兩個產品的人群名稱,不能重復。這么做不太合理,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是需要同步的,所以不能這么校驗重復。第二種方案是,在同步時,不要直接同步過去,而是點擊同步之后出來一個彈窗,如果校驗出來該人群名稱在另外一個產品中是重復的,在彈窗中可以編輯人群名稱這樣就解決了問題。
02
在一個頁面中展示了人群畫像的信息,有性別、年齡、職業等,我們默認給出了這樣的形式:
但用戶在使用的時候,這一種形式不能滿足他們所有的使用場景,比如他們會把多個人群的畫像進行對比,這時用戶希望數據可以導出,導出之后多個人群之間再做對比,用戶最終的展示形式可能是這樣的:
但是根據我們公司數據安全部門的一個原則:數據不可以導出。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第一種方案是,不解決數據導出的問題,如果用戶想把數據導出,那就把頁面上的數據一個個手動錄入到Excel中,這種方式顯然不合理;第二種方案是,我們在頁面展示時增加一種展示形式:表格形式,默認是柱狀圖形式,用戶可以切換為表格形式,然后直接把表格復制到Excel中。我們不能直接提供導出數據的功能,但是我們可以提供一個表格形式,方便用戶做導出。
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案背后的思維我稱之為:中間態思維
中間態思維:在解決問題時,如果理想的方案實現不了,那就考慮一下有沒有中間態的方案,間接的解決問題。不要因為理想的方案實現不了就認為這個問題就不能解決了。
在第一個問題中,理想的方案是直接同步過去,但是直接同步的話會有問題,那就在同步之間加一步操作解決問題;在第二個問題中, 理想的方案是直接提供導出功能,但是數據安全部門的原則是不能提供數據導出功能,那就提供一個表格展示形式,方便用戶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