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會想,假如有平行時空,在那里,我作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選擇,那么我現在會成為一個怎樣的我,如果在學生時期更加努力,如果選擇別的專業,如果選擇不同的工作,那我現在又將是在哪里。
可是啊,人生沒有那么多如果,就像站在岔路口的時候,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條路,一旦選擇錯誤,往往連回頭都來不及。所以,在人生關鍵時刻,我們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決斷力》這本書中給出了一個清晰具體的決策流程,讓我們在生活中面對決策時能夠更明智,而不是靠一時沖動或者僅憑經驗行動。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決策失敗的經驗,那你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導致你決策錯誤呢?
01.思維狹隘
思維狹隘常常表現在非A即B上,可生活不是DVD,只有A面和B面,生活是魔方,充滿了未知和可能。
《全職獵人》這部動漫中,主角一行參加獵人考試,其中一項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小團隊的行動方向,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關卡。
主角一行來到最后的關卡時,被告知需要從兩個方案中選擇其中一個:
方案一:小團隊內以死斗的方式決出一名優勝者,可以從快速通道A前往終點;
方案二:小團隊集體行動,從超長通道B前往終點,但是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選擇B通道就等于宣告考試失敗,團隊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得不通過考試的理由。
在大家準備決定死斗的時候,主角急中生智,覺得A通道和B通道可能是臨近的,何不嘗試奮力一搏,將通道之間的墻壁擊穿呢?
說干就干,畢竟是怪力少年,擊穿墻壁以后,果然如主角所想直接來到了快速到達終點的A通道,皆大歡喜!考官們也對主角的機智贊嘆不已。
02.證實傾向
人們做出判斷的時候,更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判斷相同的信息。
我:你幫我看下這兩件衣服哪件比較好看?
柚子:粉色這件吧,比較襯膚色。
我:但是好像太長了,不顯腿長。
蝦米:藍色這件吧,顯瘦。
我:確實呢,我也覺得藍色這件好看!
其實看到這,想必大家都看出來小A其實心里已經有想要的答案了,只不過通過詢問別人的方式找到認同感。
我們在決策時,也容易陷入這種陷阱,屏蔽掉反對的聲音,一意孤行做出錯誤決策。
03. 短期情緒
我們常常被告誡切莫在沖動的時候做出選擇,其實不光沖動這種情緒,任何激動的情緒都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人是感性動物,生活在各種情緒的交織中,而人生又是處在不斷的選擇里,有些選擇或許無關痛癢,有些選擇卻關系全局;有些失誤可以盡力彌補,有些錯誤卻無力回天。
因而,“沖動是魔鬼”,決策時不能讓情緒遮蔽了雙眼。
04.過度自信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在體育學校的教練就是典型的過度自信,他認為自己是國家隊的教練,就用一套他自認為的標準去訓練隊員,然而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擅長進攻,有的擅長防守,而吉塔作為一名擅長進攻的隊員,卻在比賽中不斷被要求采用保守的方法:得分以后就消極防守,顯然吉塔那段屢戰屢敗的時期,少不了教練的“功勞”。
知道了這些障礙,我們有辦法跨過嗎?有的有的,四步!
01.拓寬選擇空間
妹妹一直想轉專業,心之所向一直是園林,然而分數不夠,最后選擇了園藝專業。從最初入學她就想著轉專業的事情,但是了解到轉專業并不容易,因為園林專業的要求高,根據過往的學生情況,很多學生轉到園林專業以后,跟不上學習的節奏,所以學院已經硬性規定,轉專業的學生要重新從大一讀起。
幫忙妹妹決策,我嘗試給她幾個建議:
1.考慮機會成本:假如選擇轉專業,重新學習、重新適應的情況你能不能接受?
2.拋棄目前所有的選項:在經過了一年的專業學習后,有沒有更感興趣的專業?
3.兩者兼顧:可以不轉專業,比如雙修一門園林?
4.尋求幫助:有沒有認識的師兄師姐也是從園藝轉到園林的,多多詢問他們的意見。
5.發散思維:如果輔修園林如何?有沒有意義?會不會太過吃力?對以后就業的影響有多大?
這樣問答過后,也許她能夠更加堅定心中的想法,不再局限于轉專業的問題上,為自己增加了備選項。
02.放到現實檢驗
空想無果,最好的辦法是將想法放到現實中檢驗。
記得逛多肉吧的時候,有個吧主做了個實驗,他想知道什么樣的條件下,多肉的葉片容易發根,是有土有水有光?有土有水?有水有光?啥都沒有?
為此他準備了幾組生長狀態接近的多肉葉片,在不同的外部條件下,通過每天觀察,記錄葉片的生長情況,經過一段時間后,最終得到一個大致的答案。雖然不像科學實驗一樣十分嚴謹毫無差錯,但是與網上大部分的結論是相似的:在土上放置,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充分光照,可以讓葉片發根的情況最良好。
我們決策也一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檢驗得到的結果會更加客觀,能夠盡可能地接近最佳選擇。
03.留出一段距離
《我的家中空無一物》這部電視劇中,女主奉行極簡主義,而且做到了極致,影片中有個小建議是將無法決斷是否要舍棄的物品先放到自己看不見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后假如物品一直都用不上,那么說明即使沒有這件物品,對自己的生活影響也不大,那么就可以考慮將它舍棄。
留出一段距離,也是類似的方法,決策時,想象一下,假如一段時間后,我的選擇會不會讓將來的自己后悔,或者是,假如朋友遇上了這樣的情況,我會給他什么樣的建議,由此全面思考,做到理智決策。
04.做好各種準備
如果我們要進行一個重大的決策,不妨在決策前做足充分的準備,從三個方面考慮:
1.假如決策錯誤,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樣才能及時止損?有沒有應急預案?
2.假如決策正確,獲得巨大的成功以后,你將如何迎接這一刻的到來,往后要如何繼續推進?
3.事情還在進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變故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如何才能在小狀況不斷的情況下,繼續讓事情往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我們做任何事都宜未雨綢繆,勿臨渴掘,充分準備才能從容面對。
慢慢人生路,難免錯幾步,我們無法避免所有的決策錯誤,但是不能因此畏首畏尾,不敢選擇,而止步不前,我們還年輕,我們的路也很長,偶爾的“不撞南墻不回頭”也是一種魄力,生活不是正因為有各種各樣的選擇才變得光芒萬丈嗎?如果今天告訴你,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你的生活軌跡,這樣似乎就少了許多盼頭。
那么,讓我們手握明智決斷的方法,胸懷迎難而上的大志,勇往直前吧!
參考書目:《決斷力》[美]奇普·希思、丹·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