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張一山主演的《柒個我》終于迎來大結局了,我對于整個劇情也終于有一個完整的了解。但是昨晚更新的四集,簡直要把小陌我這個淚點超低的人哭瞎。總覺得自己不再寫一篇,就對不起這段時間辛辛苦苦追的劇。但思來想去,寫什么呢?不如主寫一篇崔皓月吧。
昨晚看劇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的我偶然間看到這樣的彈幕:“為什么崔皓月要走......”“為什么走的不是沈亦臻......”
不難看出,大家都偏愛崔皓月這個霸道總裁多一點。而在劇中,崔皓月這個人格形象也確確實實,更能滿足大家的戀愛情懷。
崔皓月這個角色,在一開始,就是為了白欣欣(由蔡文靜飾演,也是二十一年前真正的“沈亦臻”)而生的。他日日夜夜,無論是沉睡還是清醒,他最想要做的,也不過只是想要帶小女孩一起逃離所有痛苦的回憶。
他自始自終都很不愿意提及“沈亦臻”這個名字,不僅僅是因為主人格現在的名字叫沈亦臻,還有是因為當初與自己相伴的小女孩,還叫“沈亦臻”的時候,承受了很多很多的痛苦。那種愧疚,那種不安,那種折磨,他全然都放在自己一人身上了。
但崔皓月雖然是痛苦的集結體,是怒氣的暴力表達體,放蕩不羈,行事乖張,表達張揚,不計后果是他的特性,但他從來不會放棄“保護小女孩安全,想要小女孩開心,讓小女孩不再痛苦”的執念。
? 從他再見到“沈亦臻”的第一面開始,他就知道,她又回到自己身邊了。
只是上一次他還是一副爛漫少年的模樣,而這一次他卻成了一個“獨自承受痛苦的異類”,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完整的一個人。
而她也早已長成大人的模樣,純真,自然,生活無憂無慮,全然沒了兒時那驚恐不安的模樣。
他覺得這樣真好,真希望她可以永遠這樣。只是對她的執念過強,強到想要無時無刻地把她留在身旁,護她一生。但應該以什么理由好呢?直接說“我想要保護你”會不會太奇怪?那以“我喜歡你”如何?
“二零一七年二月十六日,晚上十點整,這是你讓我心動的瞬間。”霸道總裁般的浪漫話語,再加上癡情的沿途跟隨,全都只為了那個延續了二十多年的執著:想要護你安好,不再讓任何人越過我,讓你再度受傷。
崔皓月記得小時候的她會陪他一起玩火車,記得她愛吃糖,記得她喜歡熊娃娃,記得她喜歡游樂場,記得她喜歡看煙花......小時候有關她的一切,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想要帶她逃離一切有關兒時的痛苦記憶,帶她逃離一切有關涉及兒時環境的人和事。他覺得只要她安全,自己就感覺安心,只要她開心,自己的世界也仿佛不那么陰暗了。
這就是崔皓月,一直只專注惦記一個小女孩的崔皓月。
可是,如此說來,崔皓月已是癡情至極,又為何甘愿放手?難道是愛得沒以前那么深刻,那么強烈了嗎?是那段執念開始消散了嗎?
細想一番,其實不是。崔皓月之所以選擇放手,是因為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更好地守護女主的方式。
其實他自己也深知,自己不過只是痛苦記憶的承受者,負面情緒的直接宣泄表達者。所有的一切真相,他都是知道的。當初想要徹徹底底地變強,那是覺得自己體內的主人格根本就沒有本事和能力,去承受一切的痛苦和真相,那樣根本就無法保護長大后的小女孩周全。
所以他很想要白欣欣選他,拋棄沈亦臻。這樣他就有強大的執念,去擊敗主人格,護她一生周全,予她一生安穩了。
“不要殺了我,我不想消失。”那時候的不敢,是自私的嗎?其實不是,他由始自終更害怕的是:如果自己不在了,主人格會不會再次軟弱,而再次如同小時候的他一般,昏迷過去,再次置自己心愛的小女孩于水火之中,被人再度傷害。
那樣的話,他如果消失了,他就再也無法出來,護她在身后了。
可是,自從看到了醒來的沈淳給欣欣下跪,他終于開始醒悟,事情已經過去多年,欣欣所受的傷害不再了。而這,他當初想要保護她免受加害者的傷害的理由,也就不再成立了。
他卸下了心防,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這段感情。重新審視自己,能否給白欣欣帶去恒久的幸福。
結果了然于心:他不過只是從正常人格分出來的一種執念化身,雖說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卻并非完整。想至每次自己出來,她總是為自己的行為擔驚受怕,為自己所制造出來的各種情況而焦頭爛額,他才漸漸明白,她其實更需要一個完整的可以表達喜怒哀樂的人格來護她一生。
他需要減輕自己的執念,重新與主人格融合,才能給予她最大的幸福。
這種深思熟慮之后的既浪漫又悲傷的抉擇,極為慎重,體現得全是崔皓月為愛而生的承擔。
七重人格,為愛而愈。我想就是這種愛,令崔皓月甘愿離開,令沈亦臻痊愈的吧。
“二零一七年六月十八日,晚上十點整,這是我離開你的時間。”
最后的時間,再看看攜手看一下周圍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吧。以后,這座城市,再也不會有一個只屬于崔皓月的身影。
但是,“白欣欣,不要哭,就算我已灰飛煙滅、粉身碎骨,我的心依舊會為你而跳動,也許有一天,我們還會再見。”
圖源于柒個我官微,若侵可聯系刪除
原創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
陌路成空,靜有喃語
喃喃細語,緣是路人
你好,我是小陌,你的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