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窗前,敲著鍵盤,想起前幾天,微信好友發消息:
好友一:你已經堅持一年多的時間了,很是佩服
好友二:看完你的文章我都不相信這是一個理科生寫的,一年的進步真的足以顛覆一個人,真的要像你學習了
好友三:嗨,你有去參加拆求幫的活動不?我自己太懶了,不想動,想約人一起去。
讓我想起從去年十月份,開始讀的第一本書,寫的第一篇文章,以及之后買的第一支基金。翻開我的每月總結,做了一個簡單的數據統計:
各類書籍共計 80 本
文章算上這篇共計 100 篇
基金收益在一年時間達到 20%
也許這點成績,在大神眼中不算什么,但我內心還是有點小小的滿足。想與你分享關于如何做到長久的堅持,以及最后能達到自律給我自由的境界。
什么是自律,也許有的文章或者書中這樣寫:
約束自己,騰出更多的精力,自覺的去做事情
自律就是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把控自己的時候更要自律
自律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推動事情發展 ,在必須要讓事情往前發展的時候會用到自律
……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關于自律的文章,什么自律改變我的人生,以及我超級自律,就是為了和別人不一樣,等等。摸著良心回想一下,除了當時看文章的時候有所觸動,之后也許又回到,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的狀態。
這里提供很簡單的三種方法來判斷自己自律能力的強弱,自律的進階,無非包含三個階段,或者說,處于不同階段的人,會有不同的境界。
第一個階段他人監督:能有人教你自律,手把手的教授
第二個階段自我監督:通過自己學習相關知識達到自律
第三個階段監督他人:能學會監督他人自律,反過來讓自己自律
從這個角度看,大部分人處于在第一個階段就不合格,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學生生涯)里面,就算有人監督你,你都達不到自律的狀態。你想想當初父母、老師對你的嚴厲教導,你能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作業嗎?
畢業許多年以后,也許有人才明白了,有人監督學習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上М斈甑臒o知、幼稚。越是有人監督越是唱對臺戲。隨著各種知識付費、打卡社群的興起,你囤積了 N 多的課程,打卡刷了無數次的朋友圈,結果是你原來越焦慮。
大部分人課程結束之后,又開始懶散了。少部分人,在這之后進入自我監督的階段,列書單,寫計劃。嚴格執行,最后基本是不了了之,然后重新開始,每一次重新開始的時候,你都譴責自己,為啥不能多堅持兩天呢。
自律是不需要堅持的,堅持的往往無法自律。
如果你已經在第二階段放棄了或者還在第一階段徘徊。也許你可以嘗試第三階段:監督他人。第三階段是讓你真正能超越大部分人的自律方式,是你必須走入的第三個階段:
你不僅能學會自律,還能教會他人自律,你甚至能學會連書本上都找不到的知識。
之前開始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學到一個概念,時間統計法,實踐了一周多以后就想放棄。也許是機緣巧合吧,有個朋友也有時間管理方面的困惑。我假裝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成功經驗,說時間統計法的各種好,給他推薦相關的書籍。
朋友說他怕他做不到,我脫口而出,我來監督你吧。商量一番制定了這樣的監督規則。
游戲規則:記錄前一天從起床到休息的作息時間,羅列出時段進程及作息時間表,制作成文檔,并在次日八點前發送至監督人(正記錄)的郵箱,作息時間表格式內容由執行者自由支配和發揮,不得弄虛作假,自欺欺人。
懲罰規則:如果違反游戲規則,未在次日八點前提交時間記錄,以跑步五公里作為懲罰警告執行者一次,若執行者尚未完成五公里跑步懲罰,則給監督者發一個讓自己心疼的紅包,示以再次警告執行者。積累三次未提交時間記錄,視為挑戰者任務執行失敗。
挑戰者&執行者:王二
監督者:正記錄
此后的時間里,我以類似的方式來監督他人記錄時間,寫文章,讀書。有戒掉游戲的、有戒掉咖啡的、有開始記賬的等等。
監督他人的前提是你必須能做到,不然如何監督他人呢,他人如何信任你呢。為了展示你能做到,你需要去讀書,需要去實踐,需要去寫文章輸出。不然他人的問題你如何來解答。比如:
那怎么統計時間,沒意義的時間怎么記錄呢。
一天24小時,記錄了有意義的時間,其余的就是沒意義的時間。什么是有意義的時間,比如你在坐車的時候,如果只是在發呆啥的,這樣的時間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坐車的時候,閱讀了半小時的書,這個時間就有意義,需要記錄的。
通過監督、指導、反饋、解決問題交流溝通,不僅僅是執行者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更多的是你自己的成長——你在不斷的解決問題,一個又一個真實的問題。
沒有什么比懷疑目光更值得信任的監督了。
你現在還沒有達到自律,是因為你一直是一個人在前行,如果一個人用自己的船將他人送到彼岸,那他自己也到達了彼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