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資本市場日益開放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了解仍然比較少。與此同時,某些中概股意欲回歸A股的消息傳出,市場上屢現中概股不能回歸的傳言。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表示,中概股的回歸之路是絕對不會被堵死的,甚至以后還會越來越開放。
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了解仍然比較少
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是大趨勢,無論是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還是QDII基金的出現都在印證著這一趨勢。但是岑賽銦表示,在業務的過程中,他發現不僅是個人投資者,連很多機構投資者都對海外市場的接觸和了解都少之又少。基巖資本對華爾街資本市場長期深耕細作,旗下產品“東方價值基金”通過QDII直接投資于美股市場,因此,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岑賽銦很自然的就發現了這一現象。
他表示,QDII之所以在市場上的產品不多,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QDII的額度有總量控制,量比較低,最近一年也沒有增加,而且最近資金也管的比較嚴格。其次就是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不夠了解。
但是他很欣喜的發現有機構愿意和基巖資本接觸去了解海外市場。岑賽銦表示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非常不一樣,它的投資邏輯、投資理念等都是不一樣的,它能夠給到你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投資者不能用中國資本市場的思維去判斷美股或者港股。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這是一個好事情。”他說。
而且對于企業家而言,最重要的是投資視野、發展眼光要跟上時代,變得更加的國際化。基巖資本會帶企業去國外看看,去做一些收購,也會提供一些海外的資產給大家選擇。
中概股的回歸之路絕對不會被堵死
“也許市場上會出現中概股不能回歸的傳言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投資者對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都不夠了解。”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說道。他回憶,在紅籌回歸的那一年,大概6、7月份時,市場傳言將其“一刀切”,也就是紅籌無法回歸了。當時散戶紛紛議論,很多機構也相信了紅籌回歸之路渺茫,因此不愿投資這類項目。
“可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優秀的企業在國外上市已經是一種損失,國內資本市場絕不會將優秀健康的企業拒之門外。在我們與證監會就私有化項目的溝通中了解到,證監會所擔心的并非是中概股的回歸與否,而是借中概股回歸之機對A股殼資源的炒作。去年關于360回歸的殼資源炒作,以360申請獨立IPO回歸平靜,但市場操縱者對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的損害卻難以恢復。因此,需要政策的嚴格把控,更準確的篩選出健康的企業回歸國土,保證投資人的利益。”岑賽銦說道。
總體而言,中概股的回歸之路不會被堵死,甚至會愈漸開放。只是不會再以借殼上市的方式回歸。岑賽銦表示:以后中概股回歸的方式大概是兩種,并購或者IPO。最近IPO加速,對于一些合格的、對得起投資者的高質量好企業來說,回歸之路應該是是更加容易的了。所以,中概股的回歸可以說是開放的同時卻不失謹慎。
投資者可關注泛娛樂領域的教育機構
事實上,不論是中概股的意欲回歸還是近幾年來急速發展的泛娛樂行業都意味著在中國有很多隱藏的投資機會。事實正如岑賽銦回顧基巖資本過往的投資經歷時感慨的那樣:“正是這些不太被看好的項目能夠得到不錯的回報。”
近幾年泛娛樂行業快速的發展,內容創業、平臺創業獲得了大量的關注。艾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短視頻內容創業行業共獲得43筆投資。其中絕大部分投資為種子天使輪和A輪投資。但是除了這些,泛娛樂行業其實還有著其他的機會。基巖資本就另辟蹊徑,投的是泛娛樂的上下游公司,一家做教育的機構,教別人怎樣去做游戲,怎樣去做動漫。
如果泛娛樂行業還會繼續發展,那么這一塊的人才缺口、人才需求就是持續的。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可能不知道怎樣去制作游戲、制作動漫,但是通過職業培訓,花個一兩萬塊,在教育機構學習六個月或十二個月,就能掌握基本的技能,成為一個游戲制作者或者動漫制作者。岑賽銦表示,那么這些教育機構的價值就存在了,雖然它可能并沒有那么的受到關注。
“當時我們說我們投了這個,沒有人投,我們募集非常困難。他們覺得這家教育機構沒名氣,什么都不是。”在基巖資本看好這家企業時,很多人還沒有想過這個事情,沒有想過去投。但最終這個項目還是募集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