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講故事有多重要?
我舉一個例子,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師是著名的天使投資人,那么可以想象他每天要接到多少求投資求關注的電話或者短信?
但是同樣可以想象,徐小平老師當然不可能每一封都回復,也不可能每一個項目都投資。
那么,如何在短短的幾十個字里面,講一個特別好的故事,來打動徐老師呢?
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就偏偏有人完成了。
這個人叫做蜜芽寶貝的劉楠,她只用了一個短信,就獲得了徐小平老師的關注,并且接著獲得八百萬的A輪投資。
她顯然不是用很多數字或者是什么商業計劃書吸引到了大佬的注意,畢竟短信也不可能編這么多東西。
她只是講了一個好故事而已。
而本書《你的團隊里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就是一本這樣教授你怎樣學會講故事以及如何獲得好故事的一本書。
故事可以做什么?
在這本書里面,故事不僅僅是一種營銷的工具,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對比起理性的思維。
故事思維就是說服、溝通、打動他人的基本技巧。
《你的團隊里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營銷專家和故事思維運用專家,自己創辦的集團流程顧問公司,服務過NASA、IRS、微軟等等美國國家機構和跨國企業。
他是美國最早研究故事思維在營銷和生活中的運用的管理專家。
《你的團隊里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這本書主要重要部分,我閱讀之后,總結梳理了有四個部分。
一、故事思維是什么?能做什么?
二、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三、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
四、如何獲得好故事
那么,接下來我講分部解讀這四個重點部分,爭取提煉出最精華的內容。
一、故事思維是什么?能做什么?
在說故事思維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故事為神馬比事實更重要。
在現代社會,大家似乎對于數據、事實還有各種表格更具有信心,而大家似乎也更相信清晰、確定的條例。
但是現實是,無數的例子都說明,光陳述事實,并不能改變什么。
就好比香煙盒上的那句“吸煙有害健康”一樣,十分有道理,但是就是沒有煙民會相信。ps:甚至有研究表明,這行字會讓煙民加重焦慮情緒,從而更加兇猛的抽煙。
所以單純的事實并不能改變人,但是故事卻可以。
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我們要理解,對于人來說,事實是什么本身可能并不重要,而事實帶給我們的感受更重要一些,比如你的初戀對象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這個事實本身可能和他給你的感受是不同的。
但是你仍舊會記得他對你的那些好和那些壞,進而你回憶起這段時間的時候,也會覺得好像再次經歷過了這些一樣。
而如果你讀到一篇小說(故事)里面的主角有著和你類似的經歷,那么你也可能會被觸發當時的心情。
這也就是故事的力量。
而故事思維就是在理解了故事的力量之后,繼而分析哪些故事能夠撩撥到人類的感受和情感,然后找到這些故事來使用。
一個好的故事能做的事情很多,就好比我開頭舉的例子,劉楠在跟徐小平老師發的短信里面,說了這一段內容:
徐小平老師你好,我是一名北大的高材生,但是我畢業以后卻做了電商,在我的淘寶店做到上千萬的銷售額的時候,我發現我并不快樂,聽說您是年輕人的導師,所以我想就我的問題請教一下您。
短短的幾十個字,最終為劉楠拉來了真格基金的投資。
而更多的案例,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
那么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這就是第二部分的內容。
二、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在說這部分內容之前,我想讓你先做一個書中的思想實驗。看下面這段話。
你站在一個向陽的窗戶里面,陽光灑進來,面前的桌面上有這一個木制的砧板。
而上面有一個被曬的暖暖的檸檬,色澤透亮,汁液十足。你已經聞到了其中檸檬外皮所帶來的清新香氣,然后你拿起刀手起刀落,將檸檬切成了兩半,檸檬汁的味道充斥鼻端。
而你又切了一刀,然后拿起其中一半,放進了嘴里,檸檬特有的酸甜汁液瞬間刺激到你的味蕾。
怎么樣?你的口水有沒有流出來?檸檬的味道似乎已經在嘴里出現了。
是的,這就是講好故事的第一個要素,刺激觀眾的感官。
任何好故事,都會有無數的刺激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元素在里面。
讓觀眾嘗到你的故事。
第二個技巧是簡潔。簡潔并不是簡單,或者單調,而是呈現你最想表達的東西。
在一個好的故事里,一定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一定是最想表達的東西。
特別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想告訴或者說服別人,那么一個簡潔的故事是必須的。
在短短的時間內,要讓對方理解和做出改變,那么一定要舍棄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就拿劉培的短信來說,她當然可以選擇說自己多么優秀(如何考上北大等等)也可以說自己如何辛苦(建立網店的艱難等等)亦或者說自己特么的痛苦(年輕人的迷茫,成功后的空虛等等)
但是她都沒有,她只是選擇呈現自己曾經的狀態,現在的狀態和因此發生的煩勞。
而這里面表達出了很強對比,進而引起了徐小平老師的好奇心。
第三個講好故事的技巧,是轉換說故事的角度。
白雪公子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如果有人從毒皇后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自然是另外一番味道。
轉換視角,可以讓增加故事的細節和深度,也能讓故事變得更加有人情味。
這不僅僅是說故事的技巧,也是鍛煉說故事的能力,增加故事思維的方法。
這一段知識點有點多,講好一個故事有三個技巧,增加感官刺激、簡潔、轉換故事視角。
有了技巧,但是還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并不是小說家,或許我們運用故事思維的場合并不是書桌旁,而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在這些地方,顯然一個故事是不夠的,因為你不可能對一個新朋友做自我介紹和在給客戶做演示的時候,講同一個故事對吧?而我們也不太可能每次都現場創作新故事。
那么就需要我們找到一個東西:我們自己的故事套裝。
三、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套裝
故事套裝,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書中作者西蒙斯給出了六種故事類型,囊括了我們可能需要的故事類型。
都是用在日常生活或者是商業活動當中的,并不是虛構類創作的那種故事類型。
這六種分別是:我是誰?我為什么在這里?教導的故事、愿景故事、行動體現價值、我理解你
噢,這看起來很復雜,你是不是已經在那筆記了呢?
當然,如果是要讀者背下這六種類型,實在是太不符合簡潔的故事技巧了。
西蒙斯貼心的講六種故事類型融合成了一個故事,讓你可以直接記住這個故事,就可以記下這六個類型了。
一個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是這個繁文縟節的社會和槽糕的世界里尋找出路(這是我為何在此)的不被眾人所理解的可憐之人(我是誰)。他渴望在退休之后獲得一段新生或者是在做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愿景),他覺得那些“富人”并不在乎“窮困潦倒者”的死活,也不為他們做什么(在行動中體現價值),他無意當中說出的故事都在告訴身邊的人,努力難以改變現狀(教導故事)。他在做了大家都做過的嘗試,但是都失敗了(我理解你)
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是不是看起來就好多了,當然,你可以自由組合這些元素。
那么我們具體來解釋一下這六種類型的故事。
我是誰:主要是告訴別人你是怎樣的人,這多用于自我介紹。當然,要記住,我是誰的故事并不是為了堆砌自己的成功,而是為了告訴別人,你是怎樣一個人,所以少說一點頭銜多說一點經歷吧。
我為何在此:是用來告訴別人你會帶來什么價值,你到這里是要做什么的。
教導故事:這個顧名思義,就是各種用來告訴別人應該怎么做的故事,但是用故事包裝以后,會讓人覺得好經理的多,比如塞翁失馬的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幸運和不幸之間的界限并不嚴格。
愿景故事:你的目標是什么?為神馬你會有這樣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對你有什么意義?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上面,讓自己的目標變成大家的目標,就需要講這么一個愿景故事。它會創造一個可以感知到的未來世界。
行動體現價值觀:價值觀是一個很虛的東西,我們會說要公平、要正義、要做一個好人。但是這在聽眾的耳中就等于是一堆空話,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你是一個公務員,有一個老板給了你一張七位數的支票,但是你仍舊拒絕了,并且把對方推出了辦公室。
這是不是比說一萬句我是清廉的,更能體現你的廉潔呢?
ps:這個故事是真的。
我理解你:這個類型的故事是十分重要的,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你需要與人合作,你就涉及到需要理解別人和被人理解的問題。
那么如同剛才說的,光是說我理解你,這并沒有什么用,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而在合適的時機說出一個故事,這會讓對方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奇妙感覺。
當你每一種類型都找到兩到三個比較典型的故事之后,那么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自如的運用故事的影響力來說服別人了。
但是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如何獲得這種典型的故事呢?
第四部分:如何獲得好故事。
我們知道了講故事的技巧,也知道了故事套裝里面有六種類型故事,那么最后就是,如何收集到合適的這些故事素材來加工呢?
作者西蒙斯給我們帶來了三種最常見的來源。
1、你的得意或者失意的時刻
我們知道,故事最好的來源就是親身經歷,你經歷過的失敗和成功,都會成為最好的故事素材。
從自己的得意或者失意時刻來尋找,這是最方便的方式。
而且在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的同時,也是對聽眾的一種信任,彼此足夠親密,才會交換隱私的經歷。
特別是分享失敗的經歷的時候。
2、良師益友的故事
當然了,我們只是普通人,經歷或許沒那么豐富,而且即便是世界上經歷最豐富的人,也不可能經歷過所有的事情。
那么這就要涉及到,你身邊的人,重點是那些良師益友們身上發生的故事了。
他們經歷過的得意與失意,他們奮斗的路徑,他們給你的感受,也是第一手的素材。
3、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件時事
這是第三個來源,自己的經理不夠,別人的經歷也未必了解,那么閱讀就是最好的第三個選擇了。
一本好書里的案例,一個好電影中的鏡頭,和一件觸動你的時事。
都能夠成為你故事里的素材,特別是那些被廣泛傳播的書籍電影時事,他省去了你介紹背景的很多麻煩。
就好像要說一個勵志的故事,那么提到《阿甘正傳》之后,你不必要再介紹阿甘的生平和經歷了。
這是書中介紹的三種故事的來源,當然了,故事素材隨處都有,這三個只是最簡便的方法而已。
獲得故事素材的最根本的心法就是:留心傾聽這世界。
這樣你會發現無數的素材,當然,還有無數的美好和快樂。
最后,總結一下,《你的團隊里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故事思維的重要性及用途。
同時告訴了我們三個講好故事的技巧。
還有六種故事類型用來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
最后給了我們獲得故事素材的三種最方便的來源。
讀完本書,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我會說:故事或許可以虛構和改變,但是生活是真實的,講好一個故事,給別人帶來快樂與希望,這才是我們講故事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