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窮,是因為一直在瞎忙!

忙碌是一種有上進心的表現,忙碌也能讓人充實。但忙是忙,卻一直很窮。這是因為有一種忙,不但消耗體力,更浪費人生,那就是瞎忙。

01

有這樣一些人,什么都知道一點,但是又什么都不知道。他們是雜學家,可以與任何人談天說地,但卻沒有一項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技能。所以說學習切忌放錯重點,什么都學,什么都做,卻做什么都半斤八兩,沒有一件事情能做精。

東晉時期有位名叫殷浩,他從小就飽讀詩書,口才過人。早年間殷浩就出了名,他飽讀詩書,能言善辯。當時東晉有位名將,名叫庚翼。他同樣博學多才,除了讀書,庚翼更注重實戰。曾帶兵西征,戰績連連。庚翼在當時已經功成名逐,很有聲望。

曾經有人向庚翼推舉殷浩,認為他能言善辯,精通玄學,名聲在外,很適合做官。庚翼聽了卻不這么認為,殷浩在庚翼心中不過就是個只會高談闊論的人。他很看不慣殷浩這種崇尚虛無只談道理,卻不懂實戰的人。

事實證明,殷浩果然在之后的實戰中屢次敗北。

庚翼曾說:“像殷浩這種人,空有一身才學,卻無法應用到實戰,百無一用。他最適合被捆在高樓中珍藏,等到天下太平的時候,再讓他出來做事。”

我們總是忙著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盡自己最大所能去讓自己更優秀。但做一個有用的人,未必要樣樣都懂,而是要做一個行業翹楚,擁有專業且過硬的專業技能。

02

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我!很!忙!”。

在職場中,要做一個懂得邀功的人,要適時的讓別人看到自己為公司所做的貢獻。鞠躬盡瘁卻不懂得匯報的人,很難讓人看到你的努力。時間久了,本身忙得暈頭轉向,別人還以為你什么的沒有做,簡直委屈。

古往今來,許多古人總是將淡泊名利視為君子之舉。諸葛亮曾教導兒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但混跡職場不同于做人,自己的努力不該被自己的沉默所掩蓋。

適時的展示自己的功績,有利于別人看到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評價一個人是否有用武之地,主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一家公司對于員工的評價來自于員工為公司做了什么。雖然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你不會自體發光,還不會邀功建功,那早晚被別人替代。

03

忙碌可能比碌碌無為看起來好一些,但最好的忙碌是忙中有序,而不是瞎忙。

當人們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處理手頭上的事情時,就會有意的逃避和拖延,后果就是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最后一大堆問題無法解決,搞得自己越來越忙,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忙中有序?

要知道手中的事情輕重緩急,將工作任務逐條排序,按順序完成,避免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不能只追求速度而放棄做事的質量。都說工作中細節決定成敗,如果為了趕工而一味的追求速度,重要的細節有可能會被忽視。

工作中養成良好習慣,做事不拖延。

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良好的心態。做到遇事不慌,做到擺正心態,消極應對只會讓事情變的更糟。

04

忙碌的本質是為了生活,不能因為忙碌而放棄生活。

有人忙碌為錢,有人忙碌為權,但殊途同歸,大家最終追求都是更好的生活。人忙到一種極致,會忘記自己為什么那么忙,這時就已經失去了忙碌的意義。

忙碌被視為充實,但瞎忙并不是充實,反而是在浪費生命。每一種忙碌都應該有所回報,當忙碌一天,躺在床上時發現沒有收獲,人就會感到挫折。而挫折時間久了,會產生對生活的消極情緒。

其實很多時候瞎忙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認為只要讓自己忙碌起來,就會有成就感,就能找到生活的安全感。但是上進不等同于瞎忙,而瞎忙只會讓自己更累更沒有方向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