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說:媽媽,你為什么總是不笑?等沒人的時候我看看鏡子里的自己,再用手機自拍下來看看,果然一幅苦瓜樣,一幅怨婦樣,不忍直視。
曾幾何時,我把笑容丟了?
哥哥說:媽媽,你太悲觀了,你給我舉得哪些不好好學習的悲慘結局不會發生的,你想多了。
煩惱,擔心,焦慮的源頭到底是什么呢?其實,無非就是怕孩子比別人走的慢吧。我早已人到中年,年輕時的激情也正慢慢退去,看看生活,也是沒有再拼搏的理由,所以也多出許多長時間對后代的人生指手畫腳起來。
“擔心,會把孩子的福份擔心掉!”這樣的話乍一看,會有驚醒,但總歸不能入心。
父母對孩子的寄予越大,其實反映出背后是父母曾經缺失了這一塊,才如此的渴望,這般的追求。
倒是在心理上早早就給自己打過預防針,雖然給他們付了不便宜的學費,獨立后,如果是在車行修車,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只是,能成為業界修車高手,也就滿足了我小小的虛榮心。
不比較是做不到的,煩惱也是無止盡的。
今天突然頭疼的厲害,每每生病就真的活在了當下,放下了對配偶的挑剔和抱怨,放下了對孩子的完美夢想。想起給母親打個電話,想起有朋友需要關心。身體無礙時,則覺得時間還多,日子還長,哪里能體會到生活中一瞬間的美妙。
倒是吸引力法則說的有道理———要吸引你想要的。
(立:今日開始,記錄點滴讀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