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給團兒做了她愛吃的餛飩面,她吃得特別香,還抬起頭問我:“爸爸,是不是這樣吃,我很快就能長高?”,我問她為什么要急著長高,她說:“我長高之后就可以幫爸爸干活了。”聽完她的話,我心里好溫暖??赡苊總€小孩子都有一個長高的夢想,每天早晨起來都會跑到量身高的貼紙上去看看自己到哪兒了。
孩子長得慢,落后于同齡人,不光孩子苦惱,也成了許多家長的心病。前兩天團兒姥姥來了,午后帶團兒下樓溜達,遇到了一個兩歲的孩子,成長速度比團團還要快,明顯有問題,姥姥還一直說:“看人家長得多好,你也得好好吃飯,聽見沒?”姥姥擔心孩子長得慢,所以總是強調這個事情,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
之前團兒就問我:“爸爸,你看我都像‘人家’那樣吃飯了,咋還不高呢?”,看著她快速而又大口地往嘴里塞飯,我心里是難受的,大人說得話孩子都聽在耳朵里,孩子又很愛家人,所以就會去滿足大人的“愿望”,可是那樣吃飯并不好,于是我告訴她細嚼慢咽就好,吃得快沒用還會傷胃的,孩子疑惑地看著我,我又怎么去解釋她眼中復雜的大人們呢,只好低頭慢慢吃飯讓她跟上我的慢節奏。
那為什么有的孩子長得快,有的孩子長的慢呢?孩子長得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是遺傳基因問題,第二是后天養育問題,下面我們來分別看一下。
先來說說遺傳基因。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也從一方面反映了上一輩基因對下一輩人的影響,觀察周圍我們可以發現,父母個子高,孩子個子低不了,父母如果很矮,孩子也不會太高。
再來看一下后天養育,這個才是孩子生長發育成果的主要因素。
第一,先說飲食,寶寶在母體內的時候營養主要來自媽媽,媽媽攝入的營養會給寶寶奠定一個身體基礎。從母體出來之后,孩子的生長就主要取決于自己攝入的食物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均衡搭配,維生素,纖維,蛋白質等等成分一樣都不能少,這樣寶寶的身體才能健康平穩發展。
如果出現偏食,也是會影響寶寶成長的,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偏食,想通過吃補品給孩子補充,這是絕對要避免的,因為有的補品中含有激素,過多的激素攝入會導致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會縮短孩子長高的周期,再次強調,千萬不要因為寶寶長的慢就去給孩子亂添加補品,
第二,孩子的身體鍛煉。孩子成長需要鍛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人體會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有助于長高。我們攝入食物是為了獲取能量,能量一定要消耗令其轉化,從而對身體產生積極的作用,孩子運動能力發展起來以后喜歡跑跑跳跳、爬上爬下,可是很多家長出于安全考慮,不讓孩子進行這樣的活動,這就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身體的發展。
孩子的活動不一定非得指定場地和項目,任何活動都可以。我接團兒回家的路上,我們就經常玩你追我趕的游戲,還會唱著“walking walking hop hop...”的英文兒歌進行蹦蹦跳跳跑跑跑的游戲,還有就是遇到有地磚的地方,我們就會玩跳格子,這樣一路上的運動量就足夠了。
第三,就是有效的睡眠,白天的活動會消耗大量的體力,晚餐補充能量之后,需要通過夜間的睡眠對身體做一個修補,以便適應第二天新的身體任務,可是現在很多成人的作息時間不規律,導致孩子睡眠也很混亂。
好的睡眠習慣是需要培養的,養成之后不要輕易打破,否則再糾正要耗費時間。拿我們自己舉個例子,平時我和團兒都是8點半上床,我哄孩子有自己的絕招,基本15分鐘之內可以哄睡,第二天她都是自然醒,可是十一假期的時候,回了一趟姥姥家,孩子興奮老人也高興,于是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就不能保障了,往往到10點甚至11點才上床。睡的晚自然醒的也晚,回來之后每天早晨都是我把她叫醒,硬拽起來的,如果這樣長期得不到好的休息是會影響孩子身體發育,沒辦法,只能是花時間再調整。
以上我們談到了孩子身體成長的四個要素——基因,營養,鍛煉,睡眠。任何一個要素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四種要素組合起來更是千變萬化,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成長軌跡,家長沒有必要過分擔心。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去比,這樣的行為完全是庸人自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孩子的身高定期做記錄,然后和標準身高變化曲線去對比,只要在正常范圍值以內就可以了。
既然已經知道了影響因素,那么我們也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基因要素我們沒法控制,所以只能從以下三方面來影響孩子的成長:
第一,在孩子的飲食上注意搭配均衡;
第二,不要阻攔孩子進行體力活動,周末的時候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第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這樣才符合自然的成長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