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君子,詩意佳人。是我剛看《人間四月天》這部劇的第一觀感。
倘若不是在那個封建思想束縛的社會,或許故事的結局會成就徐志摩和林徽因這對才子佳人。
罷了罷了,如若不是在那個時代,這些個感情糾葛也不會像現在這般打動人心!也不會有現在一首首感人至深的現代經典情詩。當我們在談論《再別康橋》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溫文爾雅是他的外衣
才華橫溢的徐志摩一生周旋于才貌雙全的林徽因,風姿綽約的陸小曼和賢惠大度的方幼儀三者間。如若站在女性的角度,始亂終棄、見異思遷無一不讓這個男人陷入眾矢之的。可當談及才華和學識時,我選擇原諒了這個軟弱自私的男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徐志摩和林徽因初次邂逅,彼此就動了情。這個情源自于何處,起初我一直不是特別領會。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我喜歡和欣賞的人。不同于徐志摩的博學儒雅,這是一個對世俗充滿了偏見的男子,沒有博聞強識,也沒有看遍世界通透一切。只是,單單應了眼緣。那一秒,我理解了志摩的一往情深。在那樣一個時代,身邊出現一個充滿詩意浪漫俏皮的少女,既能和自己暢聊西學,又能談及詩詞歌賦,遇到這樣明媚的女子,何所冬暖?何所夏涼?大概最美不過四月天吧!然,最后林徽因為家人所勸,嫁給了梁思成。靈魂的相伴與共鳴足以讓這兩個人追憶終生。
恨不知所蹤,一笑而泯
隨和瀟灑的詩人徐志摩在面對自己不愛的結發妻子時,冷酷殘忍至極。拋妻棄子,開創近代“文明離婚”的先河。離婚后被幼儀娘家唾罵,被自己家人責罰跪在祠堂時,志摩依舊不改初衷。發出此語:
“我將尋訪我人生唯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聽起來非常地壯麗慷慨,如若沒有把這部劇繼續看下去,或許我會為這句話而心動。偏偏劇情后來看到了幼儀的蛻變,我會忍不住厭惡這個披著溫文爾雅外衣的男子。將一個女人對自己的喜歡冷卻到極致,又在無法和自己靈魂相伴的徽因在一起后,將社交名媛有婦之夫擁入懷抱!然而,張幼儀對于丈夫的拋棄和變心并無怨恨,反而更加用心地照顧自己的孩子,丈夫的家人。甚至心疼志摩被陸小曼的揮霍過度而勞累,幫助他還債。無怨無恨,一笑而泯。
緣不知所以,無怨無悔?
不愿意被封建思想所捆綁,對愛情依然充滿無限向往與渴望的志摩,當遇到同樣初衷的社交名媛陸小曼。揮灑著熱情,迅速地得到了對方的回應。兩人沖破重重壓力,開始了既自由又美麗浪漫的人生。然而極度奢靡的小曼生活日漸糜爛,志摩為了讓愛人幸福,身兼數職,成日奔波忙碌。終究是霜葉紅于二月花,幸與不幸?后志摩死于飛機失事,小曼也像變了人一樣,不施粉黛,成日整理志摩的文稿詩集。倘若自己沒有一念之間追逐愛情,繼續養尊處優,也不會斷送了偉大詩人的一生。然,緣已至,無緣無悔。
一直生活在愛與被愛中的男子,窮其終身追求愛情,終擁有著一段又一段可以擺在陽光下接受沐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