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出現時,總會令人陷入猶豫、兩難的境地。猶豫時間的長短,以及猶豫后做不做,之后的發展都會千差萬別。
周六去上海的China Joy游玩(其實是被公司派去取材),路過許多大公司的展臺。舞臺上的主持人會不定期地給觀眾送福利,但是需要觀眾上臺做一些小互動,做完游戲后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有小禮品。開始我以為,這其實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但當主持人在臺上喊有哪位觀眾愿意上臺做互動時,我猶豫了,不但猶豫了,而且最終沒有上去。
我仔細想了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清晰地感覺到,在我心中存在著兩種矛盾的想法。首先理性告訴我這些游戲十分簡單,簡單到了無腦的地步,主持人故意放水,甚至會問這個展臺叫什么名字之類的問題,只要回答上就算過關了。要么就是讓你做某個動作,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得出來,退一萬步講,即使我游戲沒玩好,但只要上臺就會有禮品,這是穩賺不賠的。
于此同時,心里卻還有另一股想法。萬一答不上來會不會很丟臉?底下站著這么多人,動作做錯了多滑稽?要不要先觀望一下?就是這些想法,蓋過了我用理智分析出來的結論。
最后看著別人舉手,看著別人上臺,看著別人輕松地拿走了禮品。自己安慰自己說,下一次一定會上去。等等,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上學時老師選班干部,心里明明很想試一下,但最后總是不敢舉手。周圍有這種心理的人也不在少數。直到有人舉手,直到整個選拔結束,也沒有出過一次聲,斗爭在心里悄無聲息地進行,直到妥協,然后暗自責備自己的怯懦。
剛開始工作時老板在會議上拋出一個任務,問誰愿意試一下。無意間老板的目光看向我,帶著鼓勵。我下意識地避開了。心里很想接下那個任務,到了嘴邊卻變成了推遲。如果這是平時玩的游戲,我會帶著挑戰精神去試一下,但是想到要在眾人面前接下這個任務,下意識就開始猶豫,害怕失去機會,但又怕出丑。直到別人接下了任務,我才在心里松了一口氣,然后繼續自怨自艾。
幾乎每次我都能看到機會擺在眼前,仿佛實體化了一樣,在呼喚著我。然后被我的猶豫一點點推開。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么多的機會,在那些和你擦身而過的場景中,你總能看到有人在一次次地尋找那個敢于第一個上臺的勇士。
讓我下決心改變的,是無數次后悔累積出來的思考。我發現,第一時間抓住機會的人往往能獲取最大的資源,而且需要付出的成本往往比較低。
主持人和觀眾互動,一般第一個上臺的人往往會有豐厚的回報,而且作為鼓勵,對這個觀眾也最寬容,即便他表現得不怎么好,主持人也會把漏洞補上。再往后,禮品越來越少,好的東西也早被之前的人拿走了。
再有一個例子。微信公眾號剛出來時,大家還在觀望,第一批入駐的人,哪怕內容再普通,也能迅速積累大批用戶,成本低收獲大。再看今天,即便絞盡腦汁花樣百出,也只能吸引到極少用戶的觀眾,因為大家已經被爆炸式的信息搞得疲憊不堪。
第一時間抓住機會的人能獲取最大資源,這句很容易理解;但是付出成本低,有的人也許不同意。開荒不是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嗎?挖金礦的人開辟道路往往會遇到無數的危險,付出的不是更多嗎?這話乍聽之下像是很有道理,但其實是混淆了概念——風險并不等于成本。
舉個有名的例子,日本軟銀孫正義在99年的時候投給了阿里巴巴兩千萬,在那時來說可以說是風險很高的,畢竟互聯網剛起步,怎么發展還是個未知數,可能投下去了什么也沒有。但是說成本卻又是另一回事了,再往前推幾年,孫正義投給雅虎幾個億都不帶眨眼睛的,這2000萬對他來說只是小意思,據說原本他給了馬云3000萬,馬云嫌太多只要了兩千萬。而就是這點小成本,到今天換來了多大的回報,想必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了。然而今天你再拿兩千萬去投,人家還瞧得上嗎?
回報高,成本低。這就是第一時間抓住機會的優勢。哪怕我們稍微猶豫一會,變成了第二,這個優勢也會大打折扣。風險客觀存在,只要不是有生命危險、違法坐牢之類的風險,失敗丟臉損失點錢都可以接受。
想通了這些,我就開始有意識地練習在猶豫時迅速決斷,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工作中我可以主動接下老板的需求,盡管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但都有明確的結果和總結,老板會更側重于指導我進步而不是責罰我。這就形成了一種正面的循環,我越來越有信心,老板也會將更重要的事情交給我去做。
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我不是一念轉變就完全可以自信地舉手。事實上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夠有那個意識。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還是會本能地回避,但我一旦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心理,下一次一定會強迫自己第一個站出來。這么循環往復了很久,越到后來,我就越能控制自己。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了。
所以回到這次的China Joy,當我第一次回避主持人的召喚時,我猛然驚醒,機會當然不止出現在工作中,一時松懈我又順應了逃避的性格。既然明白了問題所在,我當然要立刻解決它。我在場館內的各個舞臺下晃蕩,只要主持人找人玩游戲的,我都第一個回應。在這個瞬間,什么都不要想,咬著牙先上就對了。
然后到舞臺上你會發現,所有的緊張猶豫都消失了,主持人的問話你能夠對答如流。而且,當你經歷第一次上舞臺之后,后邊再遇到類似的舞臺,你會發現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了,因為第一次上舞臺后你已經變得興奮且自信。事實上我那天也只有第一次猶豫放棄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放過任何機會,回去時扛了幾大袋的禮品,琢磨著似乎把門票給掙回來了。
機會到來時我們會猶豫,因為有風險。但是度過了猶豫的那一瞬,剩下的就都不是問題。
作者介紹
葉子狐,人稱狐哥。用邏輯和創造思維解構工作和生活的行動派,每周用全新視角解讀一些有趣的事,分享經驗和思路。
【版權聲明,轉載本文請標明轉自葉子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