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開始投資都不晚

到現在這個年齡才開始學習投資,是不是有點晚?

惡補了一些商業知識之后,深感金融/財務/商業/經濟方面知識的缺陷會影響對整體的宏觀局勢的理解;另外,就個人而言,如果不能讓被動收入在整體收入中占一定比例,對于個人財務狀況來說,是一件風險挺高的事。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不算厚,即使是很仔細的閱讀,幾天也就看完了。這本書的優點在于,側重于投資理念的講解,財務知識很薄弱的讀者,比如說看不懂財報,看不懂K線圖,不知道市盈率、市凈率,分不清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弄不懂ROE、ROA和EBIT、EBITDA等等,依然也可以讀得下去。

1、投資理念

作者在開篇就提出,“投資本身是一件很復雜的事,宏觀上涉及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軍事,中觀上涉及行業格局演變、產業技術進步、上下游產業鏈變遷,微觀上涉及企業的發展戰略、公司治理、管理層素質、財務狀況、產品創新、營銷策略等方方面面。”

對于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來說,是沒有精力和能力去融會貫通所有的學科和行業,對某些公司的粗淺了解也絕不可能比專業人士更全面,那怎么做投資?是否可以化繁為簡、探尋投資的本質?投資有太多復雜的因素難以把握,能否只把握那些能夠把握的最簡單的事,把那些不能把握的復雜因素留給運氣和概率?

作者簡略的把投資為為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認為已經看到價值的公司比有成長預期的公司更值得投,因為影響公司成長的因素太多,未來不可控。“連行業巨頭都無法預測與之休戚相關的競爭對手的未來,我等凡夫俗子又如何能預測只調研過幾次的所謂成長公司的將來?”

作者的投資理念有:

- 以實業的眼光做投資

行業比公司更重要,門檻比成長更重要。作者分析了幾個他認為不是好生意的行業,包括手機游戲、電影、光伏等。醫藥行業因為大家都看得到人口老齡化以及醫藥是剛需的特點,目前整個行業估值已經偏高。

好公司的兩個標準:一是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前者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后者是成長的可復制性,決定銷售增速。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寧要有門檻的低增長(可持續),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不可持續)。

- 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很多人認為小公司的成長性普遍好于大公司,如果這是事實,那大多數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低。事實上,低估值、高成長的行業龍頭的投資價值遠高于行業內的小股票。

“逆向投資是最簡單也最不容易學習的投資方式,因為它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品格——品格是無法學習的,只能通過實踐慢慢磨煉出來。投資領域的集大成者大多數都具有超強的逆向思維能力,盡管他們對此的表述各不相同。”這段話中的“品格”可能還不完全確切,說是“思維方式”也許更加精準一些。

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用逆向投資。

- 便宜是硬道理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判斷是否便宜是一個考驗。這要和公司的基本面和行業整體形勢結合起來判斷。

“做投資真正想賺到比別人更多的收益,就要保持一個判斷的獨立性。別人悲觀的時候也不一定就樂觀,但是要想想別人的悲觀有沒有理由,別人的悲觀是不是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有一點很贊同,買股票時的成本價和你做出買入和賣出的決定沒有半點關系。忘掉成敗,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投資就是一個不斷比較不同股票的過程,與成本無關。

“成長股中有大牛股是個例,價值股平均跑贏成長股是規律。不被精彩絕倫的牛股傾倒,不被紛繁復雜的個例迷惑,不抱僥幸心理,不賭小概率事件,堅持按規律投資,這是投資紀律的一種體現,也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

2、投資方法

作者把他的投資方法歸結為三點:估值,品質和時機。投資很簡單,在好行業中挑選好公司,然后等好價格時買入。

估值是最接近科學的,容易學;品質可以用各種分析進行判斷,但相對困難一點;時機是最難把握的,沒有人能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既然大多數人都無法判斷,就不用費力太多去研究。因此,三個要素中,真正需要下大力氣去搞清楚的是品質。

判斷品質的兩個標準:是不是好行業?有無差異化競爭(品牌、用戶粘度、低單價、轉換成本、服務網絡、先發優勢)?

時機的把握更接近藝術。能成功選時的是極少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掌握好估值,淡化選時,長期來看投資回報不會差。

“投資經驗就像舊衣服,于己合身的,于人往往并不合適。投資中的任何感悟和總結都有各種局限性,只有自己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滿身傷痕之后,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之路。”

3、投資風險

價值陷阱:指一些看上去還不錯的公司,又很便宜,但在某些情況下,再便宜也不能買,包括被技術進步逐步淘汰,贏家通吃行業中的小公司,分散、重資產的夕陽行業,達到頂點的周期股。價值陷阱的共性是,利潤的不可持續性。

成長陷阱:成功投資成長股,需要能預測新技術走向的專業知識,能判斷新企業成敗的商業眼光,以及能預知行業格局的遠見卓識。最常見的成長陷阱是估值過高,共性是成長的不可持續性。

最后的總結:“對市場敬畏但不屈服,逆市場而動但懂得自我保護。抄底時注意安全邊際(不用杠桿也是其中之一),避開價值陷阱,遠離反身性(會惡性循環、不能越跌越買),精挑細選低估值、高品質(特別是高端品牌或寡頭壟斷)的股票,然后分期分批加倉,確保判斷錯誤時也不至于粉身碎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