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對上海的最初印象和了解,還停留在相聲關(guān)于地方方言的講述里,以為上海人管鞋子叫‘孩子’。
老公從上海回來,我第一時間就問上海人管錢叫什么。當他回答叫鈔票的時候,我一度以為是在取笑我。
當時的上海,在我的眼中,仿佛是另外一個國度,遙遠而又神秘。
剛開始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工廠打工。一次工作閑暇時間,我順手拿了一本書來看。當老板的媽媽,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用當?shù)胤窖灾肛熚业臅r候,雖然根本聽不懂她那類似外國語的發(fā)音,但居然聽懂了她的意思。語言有時候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似乎從那一刻開始,我仿佛開竅了,漸漸聽得懂他們說的大概意思,也不在排斥上海話,雖然到現(xiàn)在一句也不會說。
我當時在老家的月工資是240塊錢,那還是托關(guān)系在一個親戚的單位里做點雜事。到上海來不久,第一個月工資就拿到了800塊。當時的感覺完全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如今南北方工資差異應該沒有三倍那么多,但是消費也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水、電、煤氣、蔬菜、水果、生活必需品以及日用品的價格都可以接受,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完全可以應對正常的家庭開銷。
我居住在上海郊區(qū),當時三千塊錢一平米買的房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三萬多了。中間的差價,已經(jīng)是我現(xiàn)在工資年收入的幾十倍了。老家同等城市的房價僅僅是上海的六分之一。
如今上海的地鐵已經(jīng)從我來時的六號線,增加到十六號線了。隨著動車高鐵的建設(shè),從我居住的城市到杭州只需要一個小時。交通出行的便利可想而知。
樓下的鄰居是一對中年夫婦,人很和善友好,從沒瞧不起我們。一次有個老鄉(xiāng)來家里玩,可能穿著有點邋遢,加之又是陌生人,大叔覺得行跡可疑,上樓來敲門求證真?zhèn)巍?/p>
陽臺里連接洗衣機的自來水龍頭,因為劣質(zhì),使用后又沒有及時關(guān)閉,加之長時間太陽照射風化后在凌晨四點鐘脫落,“水漫金山”了我和老公還在熟睡當中,還是樓下的大叔通知了我們,并幫助我們一起把水全部清理干凈才回去休息。對于被水泡濕的像地圖一樣的棚頂,沒有提出一分錢的賠償要求。我們的歉意和愧疚頓時被放大了無數(shù)倍。
很多人對上海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里的精明和小氣。你可別小看那些穿著落后,打扮土里土氣的鄉(xiāng)下阿婆阿公,說不定每個家里都是幾套房,幾百萬存款,每個月有幾份房租拿,高出我們收入的好幾倍。雖然早就過了退休的年紀,但是他們依然勞做,勤儉節(jié)約。無論是騎著腳踏三輪車出來賣自家田里種小菜的大叔,還是做手工活的阿婆,他們很少有人閑在家里。我一直覺得熱愛勞動,自食其力的人都是美的。憑自己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人,到任何時候都是值得驕傲和應該被稱贊的。
從剛開始來時的一線流水工人,每個月拿著計件的、不穩(wěn)定的工資,到后來分管四十多人的車間主管,再到后來的工藝師,每一步都在不斷進步提升自己。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和技能的不斷提高,自信心也在逐漸樹立。從當初背井離鄉(xiāng)時的孤獨無助、怯懦恐慌、痛苦迷惘,到后來的勇敢堅強、自我救贖,我走出了人生的灰暗和低谷。當所有疼痛的過往被你當作故事講出來,當所有往事都變成下酒菜的時候,當你變得足夠強大,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時候就會知道,沒有什么事能夠打敗你。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在上海,你不需要求助任何人,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就有供你展示的平臺。只要你技術(shù)超群,英雄就有用武之地。所以,上海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公平競爭,在周圍很多上海朋友和同事身上,我看到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克服了自己的惰性,重拾信心,找回了自我。這段生活經(jīng)歷將是我一生最大的財富。
有人說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我當然會喜歡。來上海二十年,外灘我一共去過三次。每日為生活奔波勞碌,上海的熱鬧和繁華真的跟我沒多大關(guān)系。
喜歡一個地方,一座城市,就和喜歡一個人一樣。他能吸引你,帶給你快樂和幸福,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哪怕是痛楚和感傷,他至少給過你勇敢的力量,讓你學會了成長。
女兒因為外地戶口,無法上公立幼兒園,當時我們?nèi)乙换I莫展。是婆婆在教會認識的弟兄,無償幫忙解決了難題。女兒幼兒園表現(xiàn)出色,老師并沒有因為是外地人就輕視和排斥,各種演講和比賽都極力推薦。當然,女兒也不負眾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到小升初時,全新的環(huán)境、老師和同學。競選班長環(huán)節(jié),老師提議自由選舉,女兒票少落選。老師以第一次選舉太混亂為由,宣布重新來過。不知道是大家明白了老師的意圖,還是有了關(guān)注度,結(jié)果女兒高票通過。我一直覺得是老師有意偏袒,看重學習好的學生,雖然女兒極力辯解。
生活里,除了柴米油鹽,并不都是鮮花和掌聲,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我永遠無法忘記第一次找工作的經(jīng)歷。正值八月,驕陽似火。兩個包子,礦泉水瓶里灌的涼白開,拿了一份報紙,這就是我做的全部準備工作。熱了報紙可以遮陽,累了可以墊著坐下休息。關(guān)鍵我是路癡完全沒有方向感,又不熟悉地形。坐在公交車上,又不好意思向人家打聽。漫無目的盲目的瞎坐,看著兩旁有些繁華的街道,我想這應該是城里,就在這里下了車,陰差陽錯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人生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
宿舍是那種簡易房,墻壁單薄,封閉的又不好,沒有任何裝修。四個人一間,只有中間一個吊扇,吱吱呀呀不緊不慢的搖,吊的又高,根本吹不到?jīng)鲲L。夏天蚊子猖狂,掛了蚊帳感覺更加不透風。我就在床底下放了一盆涼水,夜里熱醒了就用毛巾擦把臉再接著睡。
老鼠是宿舍的常客,經(jīng)常要和它斗智斗勇。我們買的零食會從這張床到另外一張床上去。我唯一的一件像樣的外套,掛在床頭上,口袋居然也被老鼠咬了一個洞。原因是里面有幾顆吃剩的瓜子,為此,我責怪了自己很久。
冬天,冷的發(fā)抖,夜里睡不著。我就用吃完咸菜和辣椒醬的空玻璃瓶灌點熱水放在身體兩側(cè)取暖。后半夜水涼了常常被冰醒。很多年后,才明白是天氣太冷,沒有取暖設(shè)施,只要多加床被子就會暖和。也許我實在是一個后知后覺的人,很多事都要到多少天、甚至多少年以后的某一天,某一刻才有所領(lǐng)悟。
很多來南方旅游的朋友都說上海冬天陰冷,夏天悶熱潮濕受不了。其實,那只是表面的感受。一個人,不在一個城市住上個三五年,他的感受都是不具有代表性。因為你來去匆匆,內(nèi)心并不踏實,想著的只是怎樣快點逃離,無形中放大了自己的感覺。
當你不得不、必須或者只能生活在這里,沒有選則也不能逃避的時候,你就會靜下心來去接受他,接收所有的事實。因為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他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你不會再去排斥和反感,會慢慢適應和接受。就像自己的身體和容貌,久了也就習慣了,抑或在習慣的魔鬼面前,你只能屈服。
有一次和女兒去看電影,不記得是因為服務人員的操作不當,還是系統(tǒng)出了故障。總之電影馬上就要開演了,還沒有拿到票。最可氣的是她表示無奈,我要求他們把經(jīng)理叫來投訴。首先,我不是無理取鬧,你們的過錯不能讓我來承擔。其次,我也不是計較票價,調(diào)整場次打亂了我的觀影時間,遲到進場嚴重影響了我的觀影心情。更關(guān)鍵的是他們的態(tài)度。也許是我的情緒激動起了作用,事情盡快得到了解決。
回家的路上,女兒用半是嫌棄半是無奈的語氣說:“老媽,你越來越像上海人了!”我扭過頭,瞥了她一眼,半天沒說話。
我思忖良久……
或許,這就叫入鄉(xiāng)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