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模范夫妻們的幸福秘密帶來的啟迪
“我們結婚幾十年,從來沒有分開過一個整天?!边@竟然是許多“相敬如賓”的北美老夫妻時常掛在嘴邊向別人介紹自己婚姻的一句話。年輕人禁不住好奇地問:“你們成天呆在一起,不膩煩嗎?”老夫妻們笑呵呵地說:“It gets sweeter all the time.”(感情越來越甜)從他們柔和的語氣,滿足的笑容,喜樂的光輝,確實可以看到他們是越過越甜蜜的。
“婚姻關系就是給和取(give and take),給對方所需的且你所有的,接受對方能給予的而你又需要的?!币晃唤Y婚超過六十年的老奶奶這么說。與其他模范夫妻一樣,她和丈夫有共同的信仰,但丈夫是博士,她只有大學學歷,而她很自豪很安心地說:“你永遠不必擔心我丈夫會在任何人面前賣弄和炫耀他的學識。”的確,他的丈夫對她,對外國留學生,對任何人,說話都說大白話,充分考慮對方能否理解,從來不用學術辭令。他不認為學歷和學位是驕傲的本錢,而相信這份恩典是用來服侍他人的。
模范夫妻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欣賞、包容和忍讓令人動容。一位老太太與丈夫身高差懸殊,丈夫個子特別高大,腿特別長。他和妻子共用一輛小轎車。每當老太太開車時,她總要用帶著甜蜜的調侃語氣說:瞧,我的腿短,他的腿長,我坐駕駛座,就要重新調整距離。但她從來不為此抱怨丈夫。母親節,丈夫給妻子送花,而挑選合適的花朵非她丈夫所長,于是他送錯了花。她只是若有所思地說:先生不知道這種場合該給我送什么花,沒人教他,不怪他。你知道嗎,他在其他方面,可是個特別有耐心又有才的人呢!
另外一對老夫妻,男的從小在女人堆里長大,卻從來沒有養成為女士開門和開車門的紳士風度。于是,他的妻子和朋友們一面善意地拿這事開他的玩笑,一面為他開車門,從來沒有試圖去改變他。
還有一位當牧者的丈夫,深信女性沒有化妝的必要,以真實面目示人就好。但他的老妻卻特別喜歡濃妝艷抹,他也就由著她,不干涉。在外人面前,他總是夸贊妻子的廚藝好,非自己所能及,“離了她,我就吃不上飯了。”
還有一位師母向我們和其他朋友透露她丈夫的軟肋:她那當教師的丈夫最怕批改學生的作業和試卷,總要找出種種借口來拖延此事,哪怕是修修草坪,澆澆花,看看電視,給朋友打打電話,去比薩餅店買比薩……直到分數提交截止日的前一天晚上才熬通宵批卷子,登分數。她和朋友們都說:天上的父親也不會因此就不接納他。他平時酷愛讀書。
還有一對老夫婦,在結婚四十多年時,如此向他們所義務幫助的外國留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男的早年曾經攻讀博士學位,但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拿下學位,導致后來只能在一所大學擔任外國留學生輔導員,不能當教授。但他們樂呵呵地說:我們為這個結果而感恩,而高興,因為萬事互相效力,讓許多外國留學生因為他的幫助而得益處。他們沒有兒女,家境也不富裕,但特意攢錢買了一輛房車,用來幫助外國留學生搬家,退休后有時間就帶著外國留學生出去欣賞大自然,贊美創造者。這些外國留學生是絕對沒有能力和機會回報他們的,但他們遵從真理的教導,不需要也不期望人的回報。
過了這許多年,回想起來,這些模范夫妻有以下共同特點:在信仰上高度的自覺、自省能力;天天為對方而謝恩,感謝父親把他或她賜給了自己;共同學習,共同敬拜,同心侍奉;互相欣賞,互相包容,互相鼓勵,互相尊重,存異求同。還有一點:對家務事分工明確,共同承擔,沒有人甩手不干,必要時互相補臺,懂得享受日常、平常生活的瑣瑣碎碎。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強有力的見證。
以我的理解,期待婚姻中的對方擁有的品質、學識和能力,首先在自己身上培養,總是問自己“我能給對方什么?”一生預備自己,直到配得上為止。
這些夫妻所表現出來的“凡事以對他人有益為前提”的為人處事精神于潛移默化中給我很大的教益。
從小就堅信為真理而學為真理而考,見證真理的榮耀,也給所有培育者帶來欣慰。成年之后有幸見識這些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夫妻,開始更加自覺地踐行從他們身上所學到的愛的法則。
給出版社和報刊投稿,首先考慮的是能否讓編輯和評審專家受益,得到啟發,而不是自己能否從中得到名利。這樣,即使有時書稿和文章因為“某些”原因被拒,我們也能高興:它們已經完成了令編輯獲益的使命,應該為此而感恩。
“他就是一個為別人考慮、樂于助人的人?!薄八褪呛苜t德又很能干。”最常聽到模范夫妻們這樣相互評價。難怪他們幾十年天天形影不離也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