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有一位可能在未來令我們驚艷的青年離世了,訃告已發。
網上對這個青年的介紹大致如下:他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2016年以電影處女作《金羊毛》的劇本參加FIRST影展創投會,簽約冬春影業,2017年2月份開始拍攝《愛在櫻花盛開時》,目前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他還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在 ONE等平臺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作品,并憑借《大裂》獲得第六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
這個青年就是導演、編劇、作家胡遷,從網上介紹的情況來看,他是很有才華的。為什么年紀輕輕、已經嶄露頭角的他,要走自殺這條路呢?
胡遷的離世令人扼腕嘆息。現在像胡遷這樣充滿理想,孤獨地苦撐在前行道路上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生存境遇更值得我們關注。
為了實現目標,他們拼命工作,體力和精力基本上處于透支的狀態。更具挑戰的是,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遭受挫折。有些人可能會說,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哦!但是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恐怕是理解不到堅持的艱難的。
胡遷在他9月3日的微博上說,過去的一年里,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
胡遷的事情發生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周圍人對胡遷的才華早一點表示贊賞,盡可能地給他提供些支持,或者僅僅是給他足夠的鼓勵,是不是可以讓他挨得下去?
創業之路維艱,但正是這些有才華、肯冒險的人受著天性的驅使,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給我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為了他們,我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
我們這個民族有含蓄的性格,大多數人都講中庸之道,對人的評價也留有余地,既不輕易肯定也不輕易否定。本來這是穩重的表現,但像胡遷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時,我開始反思這種成熟與含蓄了。
在家里,孩子有優點,父母看見了也不見得表揚,因為怕孩子驕傲;在單位,有的同事表現很優秀,領導也不見得著意提攜,因為要平衡各種關系;同學朋友間,也不見得真心幫助鼓勵,因為怕對方超過自己;在社會上,遇到別人幫忙,也不見得表達感激,因為覺得幫助是應該應份的。
如果成熟和含蓄阻礙了應有的表達,讓好的得不到贊美,壞的受不到打擊,那這種成熟和含蓄還是美德嗎?如果說和壞人壞事作斗爭風險很大,那對周圍人的善行表達一下贊美,鼓勵周圍人實現美好的愿望,不就是舉手之勞嗎?我們連這件事都做不到嗎?
據說,胡遷完成處女作后,已經在籌備新片,經濟問題也暫時解決掉了。倘若真的如此,那他再堅持一下或許就成了。問題是每個人都有心情灰暗的時候,可能10月12號那天胡遷感到壓力大到必須用自殺解決。我多么希望在這個時候,有人能伸出溫暖之手,避免悲劇發生啊!
鼓勵是人人都需要的,即便英雄也是如此。
前幾天看電視節目《喝彩中國》,有一位扮相為武生的馬龍,他表演的是翻跟頭,跟頭翻得的確不錯,但翻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但當他撩起左側褲腿,讓大家看到他的義肢時,評委和觀眾們都驚呆了。
馬龍講完這條腿的故事后,觀眾們更為他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他是十多年前見義勇為的英雄,為救別人被一群歹徒連砍二十多刀,不得已被截肢的。因為這條斷腿,他這個武生只能離開心愛的戲曲舞臺。
他想著自殺,數次徘徊在醫院7樓的窗口。但是他的爸爸媽媽不離不棄,一直鼓勵他。爸爸整日陪他,媽媽聽說他想吃羊肉,就在農村的家里燉好,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站了十幾個小時,抱著飯盆給他送到西安來。在家人的鼓勵下,他終于挺了過來,后來還辦了自己的藝術團,組建了和美的家庭。
贊美也有意想不到的力量。記得有一次,我發現女兒連續幾天一進家門就去學習,于是隨意夸了她一句:“你現在真的懂事了,媽媽好佩服你。”沒想到她的眼睛立即閃出光芒,“媽媽,你真的這么想?”我肯定地點點頭。從此,再也沒為她不主動學習操過心。
鼓勵和贊美不需要我們付出多少財富和力量,需要的只是我們擁有一顆善待他人的心。如果我們能為自己得到的禮遇和幫助表達感激,世界上愿意提供禮遇和幫助的人就會多一些;如果我們能為周圍有才華肯努力的人表達贊美和鼓勵,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美好的事物被創造出來。
贊美和鼓勵不過是舉手之勞,我們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