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到了睡前刷牙的時間,與兒子皮皮約定好,看完一本書之后,就要開始刷牙。
刷牙的時間到了,皮皮開始耍賴,要繼續看書,又要找一本書看,我給他講,我們之前有約定,要遵守約定。
媽媽也過來了,對皮皮說,我們一起刷牙吧。答應,一起去洗手間。
媽媽去主衛洗手間拿刷牙杯,皮皮乘機又跑到客廳書架旁,嬉皮笑臉的樣子,仿佛故意在挑戰我一樣。
我有點生氣,過去把他抱到衛生間,要求他刷牙,他很不配合,刷著衣服滑到地上面。
我也是氣的真想發火,強忍者沒有發作出來,但對待他的語氣與態度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02
我知道,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想做的事情覺得時間短,停不下來,不想做的事情覺得時間長,不愿意去做。
我知道,孩子沒有自制力,較難以自律,不能夠明白延遲滿足的意義,一旦有喜歡的東西或者玩久了就不愿意停下來。
我知道,孩子沒有對抗父母的主觀意愿,孩子是以玩游戲的心態面對父母的催促。
我也愿意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也行也會如此選擇,甚至還不如孩子做得好。
可是,我依然,抑制不住的憤怒;可是,我依然,怒火中燒;可是,我依然,語氣生硬,失去耐心,強拉硬拽。
03
孩子睡著了,看著他那可愛的小臉蛋,不知道他夢中會不會遇到“大灰狼”,不知道他會不會記恨老爸的不耐煩?
夜深人靜,我也捫心自問,自己以后該怎么辦,該如何更好與兒子相處,該如何更好的帶領引導教育他?
突然,我腦海中顯現出我爸爸的身影,他那不耐煩、嫌棄的眼神,他的急躁與暴躁的樣子,雖然零星回憶,卻又栩栩如生。我不就是在重復我老爸的故事嗎,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經意間表現在我身上,好可怕。
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我不愿意孩子再如同我一般,受到父輩不良影響。
放松心態,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多多引導,時間上不要卡的太嚴格。
多學習育兒相關知識,建立新的知識框架,用新框架對抗舊有的習慣與潛意識。
多多寫出來,多多反思自我,尋找問題根源,尋找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