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
看了書中描寫的哥薩克人,才真正明白男人為什么被叫作“雄性動物”,哈哈哈!
好斗善戰幾乎是這個民族刻進基因里的一個代碼。有意思的是,剛剛聽完顧老師講的《雄性的衰落》一書,兩相對比,簡直妥妥的反印證實例。不知道現在的俄羅斯哥薩克還是不是這個樣子……
6.《大膽投資自己》(松浦彌太郎)
簡單,輕松的語言,通篇給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很誠懇,毫無保留的那種真誠,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思考、感悟向你娓娓道來,就像你是他的一個交心好友一樣。
收獲:①用感恩的心態對待工作,這是有利于身心的生活態度;②不要單純把金錢作為追求的目標,對金錢足夠尊重她自會追隨你而來;③把是否能讓自己得到成長作為衡量自己行動的標準;④經常思考,養成好的習慣并持之以恒的堅持。
另一點思考,如果是生活中能結識松浦這樣的人,聽他告訴你這些人生經驗,不知得經過多久的交往,而讀書就能一下子跨越那個門檻,真是太超值了!讀書的價值無論怎樣夸贊都不為過!!!
7.《金錢心理學》(【美】摩根·豪澤爾)
總體是一本討論如何看待金錢、財富、成功以及投資、儲蓄的書。世界是復雜的,多變的,而每個人的認知都必定有其局限性,所以作者告誡,保持謙遜(對人、對事)很必須,知足的心態非常重要,獨立思考很重要,最后,做好儲蓄,任何時候都不要“全部壓上(all in)”,決策時保留安全邊際很必要。
8.《最好朝南》(三明治)
這個看起來有點難懂的書名,淵源來自英國女性主義先鋒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伍爾芙在她的著作《一間自己的房間》中說:“女人如果打算寫小說,她必須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這本書就是女性寫作者們用文字構建的一間女性自己的“朝南”的房間。
曾經,關于女性的種種痛苦、悲傷、感懷,都被視為微不足道,微到女人們自己都羞于提起。但那些痛卻是實實在在的,夜夜啃噬著心靈。時代畢竟是更好了,女人們可以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大大方方地書寫自己,表達內心,被允許,被看見,真好。
9.《老俞對談錄》(俞敏洪)
俞敏洪老師的語言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有一種泥土一樣的樸素和厚實,很容易讓我們走近。至今還記得讀他的第一本書《在痛苦的世界里盡力而為》時,心里產生的那種共鳴和震撼。俞老師雖然是一位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名人,但他一直不斷提起、刻意堅持的“初心”,以及他真誠、樸實的個性特別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能夠觸及的偶像。
書中對談的對象從事職業范圍很廣,所以這本書可以像百科全書一樣,打開對很多行業的認識,不過關于“人生”、“自我”的探討還是貫穿全書的一個主線。
對談嘉賓包括:劉子超、劉大銘、陳年喜、桑蘭、陳行甲、余秀華、李玫瑾、周國平、彭凱平、劉嘉、陳海賢、李開復、郝景芳、尹燁、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