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法則是什么?跟奔馳SMART有關系么?
20世紀70年代,一位美國人為設立目標做出了一個簡單而容易遵循的規則:SMART法則。SMART方法由五個英文字母構成:Specific(具體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實現的), Relevant(相關的), Time-based(有時限的)。
SMART法則,指的是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所應該遵循的五項原則。
S(Specific)
這里指的是目標一定要明確的( specific ) 不能夠模糊。
M(Measurable)
目標的可度量性。 制定的目標一定是可以度量的。
A(Attainable)
目標的可實現性。一個目標必須是可以實現的,或者說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R(Result-based)
目標必須是結果導向的。 即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一個結果,而不是為了行動。
T(Time-based)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即一個目標只有在一定的時間內達成才有意義。
如果你現在制定到年底的健身目標,使用SMART法則,應該是這樣:
S: 我希望通過健身來讓自己看起來更苗條,因此要降低體脂率。
M: 可以將目標設定為體脂率從28%減為22%。
A:如果方法得當,運動強度和時長足夠、同時飲食控制的話,每個月減掉1%的脂肪是可以實現的。
R:每周一三五運動,每次運動不低于一小時,以有氧為主,輔助無氧訓練;每餐進食七分飽,以高蛋白多蔬菜為主,每日熱量總攝入量不超過1200卡。
T:截至到2017年12月31日。
運用于工作中,在制定年度目標時,可以用到SMART法則:
S:年度廣告銷售額比去年增長20%。
M:(假設去年銷售額為500萬)明年的銷售額則為600萬元。
A:將銷售額進行分解,現存的大客戶做增量,10個老客戶,每個客戶平均新增8萬元廣告額;再開拓新客戶,新客戶年度銷售額做到20萬元。
R:深度挖掘老客戶的增量需求,老客戶是否有新產品新推廣計劃,老客戶原有暢銷產品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推廣角度重新炒熱;每月每周的老客戶要當面拜訪計劃要細化。新客戶開拓渠道有哪些,每條渠道的成功概率根據去年的進行核算,下年度推進重點渠道。每月新增客戶銷售量必須達到多少萬。每月底對比年度目標,
T:每月底最后一天比對月度計劃;年度計劃截止到年底最后一天。
這個法則中的A,其實比較難判別。目標是可以實現或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定低了容易實現但達不到進步的目的;定高了可能又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實現。怎樣才是一個合理的目標?
此時,可以結合SWOT分析法和對過去的復盤來進行分析,作為SMART法則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