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開通公眾賬戶時,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再小的個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
近期個人品牌這個詞更是頻頻出現,社會化媒體形式越來越豐富,網紅,大V,知識型IP通過個人品牌的塑造來凝聚粉絲群,形成他們所在領域強有力的“聲源”。被打上個人品牌烙印的產品因其人性化和親和力而更受歡迎,在市場中說服力更甚。咱先撇開這些,說說跟我一樣即將畢業,校招求職期的朋友們,想通過塑造個人品牌來up自己的競爭力,或者是有自己的小癖好希望做延伸以凝聚志同道合之人也不少。個人品牌究竟是什么玩意?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摸索過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個人品牌是啥?

如果你問我個人品牌究竟是個什么鬼?就我的理解,兩個字告訴你——造“我”。
創造一個關于自己的映射,讓別人通過你創造的這個“我”來更好的認識你,認可你。簡單點說,也就是你是誰的一個延伸。當然個人品牌還是離不開品牌二字,這個“我”要持續占領別人腦海里的地位,也就意味著必須提供用戶價值。
要真正稱的上是個人品牌,造的這個“我”包括以下兩個內容:
1.關于自己的直接映射,你的形象展現。
2.挖掘自己與他人的關聯,內在的與眾不同,“我”的差異化。在注意力缺失的今天能牢牢抓取用戶注意力,能展現你價值的點。也就是告訴別人憑啥信你!
二.為什么想要建立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是別人記住你的手段。想想砸門大中國這多少億人口中你有印象能叫得出名字的那些人,都算得上有個人品牌。擁有個人品牌意味著你說的話別人愿意聽啊,挺多人信喲,說明這人在某方面還是比較靠譜。就好比說到美食,我信殳俏,信陳曉卿,信蔡瀾。在吃貨界響當當的人物
建立個人品牌是21 世紀新工作的生存法則。—管理大師 Tom Peters
建立一個易辨識的個人品牌能給你帶來更多專業領域的機會。再者,拿我等“凡人”來說,不說的太懸乎。就從我們關心的實用和功利來談談。為你自己規劃一個藍圖并且去付諸實踐,也許你會得到這些:
個人品牌發展起來,也許還會衍生更多商業價值。
三. 個人品牌怎么做好?(框架指南框架 黎貝卡為主要的分析案例)知識型IP+自我剖析+總結
說到個人品牌該怎么建,成功的例子挺多,該如何下手還是云里霧里。舉個栗子好了。結合《建立個人品牌完全指南》分析了買神黎貝卡的案例,自己試錯過程中的一點反思和總結。1.看買神黎貝卡怎么玩
關于黎貝卡: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的創始人,目前有90多萬粉絲。原名方夷敏,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兩年來她通過自媒體打造的“黎貝卡”替代了她的原名在時尚界眾所周知。
① 如何創建自己的個人品牌愿景?
個人品牌的基礎建立在真實性,打入你的真實形象告訴別人你是誰?創建個人品牌首先確定個人品牌的愿景 “less and better”大而寬泛往往沒有聚焦點不容易給別人留下印象。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考慮自己個人品牌的愿景,其實折騰折騰蠻好的,畢竟這樣也能不時審視一下自己,不然有時候渾渾噩噩,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價值觀 | 激情 | 理想狀態 | 周圍人眼中的你

黎貝卡倡導的是一種更有選擇,有能力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買買買中也不難看出其理性的消費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是她的一種理想狀態。傳統媒體人出身的她更是有一種文字的敏感和傳播的敏銳。好的內容生產才是自媒體立足之根本所在。也許時尚和寫作是她的激情所在。因為買東西眼光毒辣,被朋友起過一個土洋結合的外號——my god(買神)從這幾點反觀,其個人品牌愿景帶有她本身鮮明的個性和優勢,也正因足夠真實,更讓人印象深刻。
既然是個人品牌了,那愿景就是要從自身出發,這樣不當當可以讓你有持之以恒的激情,你的優勢和特征會成為你品牌差異化的關鍵。如果還沒有idea,不凡可以采用好奇心模式或專家模式腦暴一下。
② 弄清楚你的目標受眾是誰?(你的目標是誰)
試圖取悅所有人?不,那將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還可能投入過多時間和精力而么有回報。個人品牌也最好是弄清你的目標受眾這樣實現起來會更有方向,便于集中發力。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吸引幾個有影響力的人,也許還能進一步的延長品牌內容的覆蓋面。
繼續來看看黎貝卡,將用戶定位為一定經濟基礎和時尚品味的中產階級女性,分享個人化的消費體驗或是對穿衣搭配的流行趨勢進行解讀等,和消費息息相關,無形中培養了用戶在其公眾號的消費習慣。“她經濟”的熱浪下,她的定位精準,并且在平臺和渠道的選擇上也有更有針對性。除了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黎貝卡還接受玲瓏沙龍采訪,入駐玲瓏號(雅痞女青年版的知乎)。
精準定位,有效互動,用戶粘性自然而然的加強。
吸引幾個有影響力的人,由于黎貝卡記者出身,娛樂圈內好友不少,黃曉明,姚晨都是她的讀者。聯名國際知名時尚品牌,這樣一來,其品牌的權威性更甚。
③ 堅持產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咋們把這句話反過來瞧瞧便可明白其中真諦啦。若要為人知,就要多作為啊!堅持產出,無論傳播形式再怎么變,優質的內容都是有市場的。定期的更新,形成用戶期待。
翻了黎貝卡的好幾個采訪,提及一點:自己寫推送!而且基本上一有時間間隙就捧著筆記本寫推送。刷刷公眾號也能發現,基本上是日更,而且固定在晚上22:00-24:00之間。無形中培養了粉絲的閱讀習慣和期待感。我自己晚上睡覺前就會刷一刷,內容真心贊。對于新手來說,很值得借鑒,堅持產出,累積產出量,慢慢的你會驚喜的發現質的變化。
④ 如何建立你的線上資產
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來塑造個人品牌,要怎么來建立你的“線上資產”,給大家歸納了常用的幾點:
- 首先先為你的內容寫一份計劃大綱,也就是構架(別小看這個,定好大方向才能更好的施展拳腳)
- 記錄自己在這方面的零碎創意想法(養成idea記錄習慣)
- 模板,內容視覺上的統一,其實也為了方便內容制作
- 優化SEO
- 宣傳影片,圖片。
現在很多個人品牌到后來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網站,從域名到視覺進行一致性調整。還是回到黎貝卡,看看她的網站:
縱觀她的網站,我把它分解了一下,除了內容產出,個人展示,互動內容,還有的就是故事!別人的故事,她自己的故事!讓整個網站人格化。⑤ 用故事征服你
講故事是一個很棒的技巧,站在世界中心輸出你的價值觀。如果你能通過故事去打磨你的品牌,去感動或是引起別人的興趣,那你第一步就成功啦!
黎貝卡有故事,一個穿漁網絲襪女記者的故事,從南都首席記者辭職做自媒體的故事,努力想擁有自己自有品牌的故事。⑥ 如何獲取媒體報道
也就是提高曝光量。沒什么比你,你的故事或作品受到大家信任更棒的。這些都會為你的個人品牌增加可信度。打磨自己,創新,好的作品,或爭議性話題,都是贏得媒體報道的法寶。⑦ 流量入口,內容變現,自有品牌
個人品牌的延伸,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之感。現在很多形成個人IP,時尚博主除了黎貝卡還有像屌私型格,IF等等,作為流量入口會有不少商業推廣找上門,黎貝卡做的很棒的一點是她把推廣的內容都做了標識而且絕對不會放在頭條。不僅如此,她甚至涉足到聯名大牌,參與設計,10 月,與美國獨立設計師品牌 Rebecca Minkoff 推出聯名款 Miss Fantasy 包,原計劃雙十一正式開售,一個周末即被搶訂 900 多只。
甚至還在她的網站上看到了想擁有自有品牌的夢想。一個喜歡時尚的女孩能把自己的異想天開實現,且有獨立格調真的很棒。2.我的嘗試
① 始于自嗨
從最開始跟朋友做美食公眾號,到最近面臨畢業,幾個女孩精力有限關注和側重點發生了變化,想法其實是源于Yours truly這個公眾號,三個鮮明個性女孩的生活職場分享。我們幾個也一拍即合,立刻把公眾號改了個名改成“tomato girls”,但至今除了開篇還沒有繼續更新。除非我們繼續自嗨,不然定位和規劃很重要,草草開端怕會草草收場。
回顧了一下以前的文章,閱讀量高的轉化率高的基本上都是指南型文章。反思了一下我為什么會寫自嗨型文案,主要是缺少了一點用戶思維。從自我出發,我高興分享什么怎么寫就怎么來。這也可以回看我前面說的個人品牌的闡述——造“我”,除了自我的個性還不能忽略了你能提供的價值也就是跟別人的聯系。② passion草圖
先畫出我的passion草圖,再去加入我的idea,還要去問問我的小伙伴們哪個方面他們更愿意聽我聚焦分享。
現在我的個人博客還處于大雜燴,大家也可以逛逛:
http://mywork.farbox.com/③ 這很雞血!
在看了大家怎么做個人品牌,再學了一些皮毛,還是覺得這兩點很重要! -
做自己吧!!!
做自己吧,因為其他人已經有人做了!羞于描繪現在的自己你就告訴別人你想成為怎樣的人。說出你的目標,把你努力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分享出來。做是最好的學,教是最好的學。通過這個過程別人也能看到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
不斷的學習,精進自己!!!
個人品牌顧名思義就是兩個詞,個人+品牌。首先你要是一個有料的人,才可能成為品牌。不斷的去打磨和精進,腳步不要停!




好了,終于寫完這篇文,最開始是想給大家翻譯一下《建立個人品牌完全指南》,內容太多,偷懶的我只能挑了其中我認為重要的翻譯了一下,加了案例和自己的看法,所以這是一篇大雜燴!
以上只是自己的淺見,給大家列了一下參考資料:
- 部分編譯:《建立個人品牌完全指南》
- 設計師的個人品牌指南:http://colachan.com/post/3484
- 普通人的個人品牌指南:《再小的個體,也要打造個人品牌》&version=11020113&pass_ticket=HUKn0RmZJnJ%2FrGrarVOgtVULsyDqSm0ZoJKM%2F4m8ITHVeYMalYATIf8EY3NH4DYZ) )
- 創業者的個人品牌指南:http://www.cyzone.cn/article/1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