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簡書首頁看到一篇文字,一個女孩,25歲開始學習,晚嗎?在工看來,只要你想學任何時候都是不晚的。
我有一個認識二十幾年的朋友,她的性格一直都中規中矩,永遠逆來順受,仿佛自己的生活是被別人用一個模子拷貝出來的,在固定的人生框架里閉著眼睛往前走……
其實,如果生活幸福,即便逆來順受也沒有什么不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把生活過的獨樹一幟。
只是,她并不幸福!
我每日從她那里聽到最多的就是對生活現狀的抱怨,老公沒出息,公婆不講理,孩子不聽話,生活沒意思,自己又什么都不會,可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狀態,一邊沒完沒了的抱怨,一邊一如既往的過著這種沒有出路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如果過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除了歸因于現實外,還應該反思自己為這生活做過什么!
她總是一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甜”的口氣對我說:“你看你的生活多好啊,老公疼愛,孩子乖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這輩子是完了。”
她總是問我:“你這么大年齡學畫畫有什么意義?學刺繡有什么意義?學寫作有什么意思?”
對于她的疑問我都不愿意回答。
我也經常告訴她:“你只是被固定的生活框住了,就像一個裝在套子里的人,看不見生活還有另外的可能。你才三十歲,如果想改變隨時都可以!”
然后,她就會搶白道:“我跟你不一樣啊,我什么都不會,沒精力也沒有心氣折騰了。”
這就是她的桎梏,她不改變的借口,永遠用現實做理由為自己的不努力開脫,明明是自己沒有想辦法改變,卻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生活。
現實中就是有太多這樣的人,他們永遠覺得別人的瀟灑都是因為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從來不相信那是努力的功勞,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從來不滿意,如果你幫他想出路,他只會認為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把自己的生活框死了,覺得現實是一座五指山,不管怎么輾轉騰挪都是跳不出去的,所以干脆就認了吧。
對于這個友人,我不再給她出什么意見,也不再愿意聽她永遠不改變的嘮叨。我拉黑了她。不想讓她的負能量影響我的情緒。生活是自己的,如果你不想去改變,別人再勸也是沒用的。
從零開始,每天努力一點點,進步一點點,改變一點點,五年、十年后,你就會發現,自己變得不一樣了……
生命只有一次,不要日復一日的白白虛度,更不要喪失從頭開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