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命若琴弦
對于小說而言,懸念可以更加激起閱讀興趣,也能使小說的情節(jié)曲折動人。大家熟悉的美國作家歐亨利是設懸念的大師,常常寫出讓人驚訝的歐亨利式結尾。我國作家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也常用設懸念的方法,你能分析出下面這篇小說的懸念是怎么設置的嗎?
名篇精讀
命若琴弦
史鐵生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黑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象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也無所謂到哪兒去,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
方圓幾百上千里這片大山中,峰巒疊嶂,溝壑縱橫,人煙稀疏,走一天才能見一片開闊地,有幾個村落。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只野兔、狐貍、或者其它小野獸。山谷中常有鷂鷹盤旋。寂靜的群山沒有一點陰影,太陽正熱的兇。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間震起回聲。 “抓在手里呢。”小瞎子回答。
“操心身上的汗把三弦子弄濕了。弄濕了晚上彈你的肋條!”
“抓在手里呢。”
老少二人都赤著上身,各自拎了一條木棍探路,纏在腰間的粗布小褂已經被汗水濕潤了一大片起來的黃土干的嗆人。這正是說書的旺季。天長,村子里的人吃罷晚飯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飯也不在家吃,捧上碗至路邊去,或者到場院里。老瞎子想趕著多說書,整個熱季領著小瞎子一個村子緊走,一晚一晚緊說。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緊張、激動,心理算定:彈斷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陽這會兒正平靜下來,光線開始變得深沉。遠遠近近的蟬鳴也舒緩了許多。
“小子!你不能走快點嗎?”老瞎子在前面喊,不回頭也不放慢腳步。小瞎子緊跑幾步,吊在屁股上的一 只大挎包叮啷哐啷地響,離老瞎子仍有幾丈。
“野鴿子都在窩里飛啦。”
“什么”小瞎子又緊走幾步。
“我說野鴿子都回窩了,你還不快走!”
“噢。”
“你又鼓搗我那 電匣子呢。”
“噫――!鬼動來。”
“那耳機子快讓你鼓搗壞了。”
“鬼動來!”
老瞎子暗笑:你小子才活了幾天?“螞蟻打架我也聽得著。”老瞎子說。
小瞎子不爭辯了,悄悄把耳機子塞到挎包里去,跟在師父身后悶悶地走路。無盡無休的無聊的路。
走了一陣子,小瞎子聽見有只獾在地里啃莊稼,就使勁學狗叫,那只獾 連滾帶爬地逃走了,他覺得有點開心,輕聲哼了幾句小調兒,哥哥呀妹妹的。師父不讓他養(yǎng)狗,怕受村里的狗欺負,也怕欺負了別人家的狗,誤了生意。又走了一會小瞎子又聽見不遠處有條蛇在游動,彎腰摸了塊石頭砍過去,“嘩啦啦”一陣子高梁葉子響。老瞎子有點可憐他了,停下來等他。
“除了獾就是蛇。”小瞎子趕忙說,擔心師父罵他。
“有了莊稼地了,不遠了。”老瞎子把一個水壺遞給徒弟。
“干咱們這營生的,一輩子就是走。”老瞎子又說,“累不?”
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師父最討厭他說累。
“我?guī)煾覆旁┠亍>褪悄銕煚敚旁┠亍|奔西走一輩子,到了兒沒彈夠一千根琴弦。”
小瞎子聽出師父這會兒心緒好,就問:“什么上綠色的長乙(椅)?”
“什么?噢,八成是一把椅子吧。”
“曲折的油狼(游廊)呢?”
“油狼?什么油狼?”
“曲折的油狼。”
“不知道。”
“匣子里說的。”
“你就愛瞎聽那 些玩藝兒。聽那些玩藝兒有什么用?天底下的好東西多啦,跟咱們有什么關系?”
“我就沒聽您說過,什么跟咱們有關系。”小瞎子把“有”字說得重。
“琴!三弦琴!你爹讓你跟了我來,是為了讓你彈好三弦子,學會說書。”
小瞎子故意把水喝得咕嚕響。
再上路時小瞎子走在前頭。
大山的陰影在溝谷里鋪開來。地勢也 漸漸的平緩,開闊。
接近村子的時候,老瞎子喊住小瞎子,在背陰的山腳下 找到一個小泉眼,細細的泉水從石縫里往外冒,淌下來,積成臉盆大小的水洼,周圍的野草長的茂盛,水流出幾十米便被干渴的土地吸干。
“過來洗洗吧,洗洗你身臭汗味。”
小瞎子撥開野草在水洼邊蹲下,心里還猜想著“曲折的油狼”。
“把渾身都洗洗。你那樣兒準象個小叫花子。”
“那你不就是個老叫花子了?”小瞎子把手按在水里,嘻嘻的笑。
老瞎子也笑,雙手捧起水來往臉上潑。“可咱們不是叫花子,咱們有手藝。”
“這地方咱們好象來過。”小瞎子側耳聽著四周的動靜。
“可你的心思總不在學藝上。你這小子心太野。老人的話你從不著耳聽。”
“咱們準是來過這兒。”
“別打岔!你那三弦子彈的還差著遠呢。咱這命就在幾根琴弦上,我?guī)煾府斈昃瓦@么跟我說。”
泉水清涼涼的。小瞎子又哥哥妹妹的哼起來。老瞎子挺來氣:“我說什么你聽見了嗎?”
“咱這命就在這幾根琴弦上,您師父我?guī)煚斦f的。我就聽過八百遍了。您師父還給您留下一張藥方,您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吃了藥您就能看見東西了。我聽說過一千遍了。”
“你信不信?”
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說:“干嘛非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呢?”
“那是藥引子。機靈鬼兒,吃藥得有藥引子!”
“一千根斷了的琴弦還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彈斷了的才成。”小瞎子不敢吱聲了,聽出師父又要動氣。每回就是這樣,師父容不得對這件事有懷疑。
老瞎子也沒再作聲,顯得有些激動,雙手搭在膝蓋上,兩顆頭一樣的眼珠結著蒼天,象是一根一根地回憶著那些彈斷的琴弦。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曬,挨了多少回凍,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一晚上一晚上地彈,心里總記著,得真正是一根一根盡心地彈斷了才成。現(xiàn)在快盼到了,絕出不了這個夏天了。 老瞎子知道 自己又沒什么 能要命的病,活過這個夏天一點不成問題。“我比我?guī)煾缚蛇\氣多了,” 他說,“我?guī)煾傅搅藘簺]能睜開眼睛看一回。”
……
……
……
這天晚上,老瞎子彈斷了最后兩根琴弦。兩根弦一齊斷了。他沒料到。他幾乎是連跑帶爬地上了野羊嶺,回到小廟里。小瞎子嚇了一跳:“怎么了,師父?”
老瞎子喘吁吁地坐在那兒,說不出話。老瞎子這才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輩子的辛苦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
“小子,明天我就去抓藥。”
“明天?”
“明天。”
“又斷了一根了?”
“兩根。兩根都斷了。”
老瞎子把那 兩根弦卸下來,放在手里揉搓了一會兒,然后把他們并到另外的九百九十八根去,綁成一捆。
“明天就走?”
“天一亮就動身。”
小瞎子心里一陣發(fā)涼。老瞎子開始剝琴槽上的蛇皮。
“可我的病還沒好利索。”小瞎子小聲叨咕。
“噢,我想過了,你就先留在這兒,我用不了十天就回來。”
小瞎子喜出望外。
“你一個人行不?”
“行!”小瞎子緊忙說。
老瞎子早忘了蘭秀兒的事。“吃的、喝的、燒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也該學著自個兒出去說回書。行嗎?”
“行。”小瞎子覺得有點對不住師父。
蛇皮剝開了,老瞎子人琴槽中取出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條。他想起這藥方進琴槽時,自己才二十歲,便覺得渾身上下都好象冷。
小瞎子也把那藥方放在手里摸了一會兒,也有了幾分肅穆。
“你師爺一輩子才冤呢。”
“他彈斷了多少根?”
“他本來能彈夠一千根,可他記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彈斷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說最多十天就回來。誰也沒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羊坳時已經是冬天。漫 天大雪,灰暗的天空連接著白色的群山。沒有聲息,處處也沒有生氣,空曠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頂發(fā)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躦動得顯著。他蹣蹣跚跚地爬上野羊嶺,廟院中衰草瑟瑟,竄出一只狐貍,倉惶逃遠。
村里人告訴他,小瞎子已經走了些日子。
“我告訴他等我回來。”
“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
“他沒說去哪兒,留下什么話沒?”
“他說讓您甭找他。”
“什么時候走的?”
人們想了好久,都說是在蘭秀兒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眾人勸老瞎子留下來,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去?不如在野羊坳說一冬天書。 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們見琴柄上空蕩蕩已經沒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啞了,完全變了個人。他說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還想著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不信,請了多少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是一張無字的白紙。老瞎子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一會兒,他以為是一會兒,其實已經幾天幾夜,骨頭一樣的眼珠在詢問蒼天,臉色也變成骨頭一樣的蒼白。有人以為他是瘋了,安慰他,勸他。老瞎子苦笑:七十歲了再瘋還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動彈,吸引著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東西驟然間消失干凈。就象一根不能拉緊的琴弦,再難彈出悅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斷了,準確地說,是有一端空無所系了。一根琴弦需要兩個點才能拉緊。心弦也要兩 個點――一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間這緊繃繃的過程上彈響心曲。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那目的原來是空的。老瞎子在一個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覺得身體里的一切都在熄滅。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彈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皚皚群山,在地之間躦動著一個黑點。走近時,老瞎子的身身影彎得如一痤橋。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處境。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來,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沒有了目標。
他一路走,便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走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老瞎婦想起他師父臨終時的情景。他師父把那張自己沒用上的藥方封進他的琴槽。“您別死,再活幾年,您就能睜眼看一回了。”說這話時他還是個孩子。他師父久久不言語,最后說:“記住,人的命就象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不錯,那意思就是說:目的本來沒有。不錯,他的一輩子都被那虛設的目的拉緊,于是生活中叮叮當當才有了生氣。重要的是從那繃緊的過程中得到歡樂,老瞎子知道怎么對自己的徒弟說了。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訴小瞎子嗎?老瞎子又試著振作起來,可還是不行,總擺脫不掉那無字的白紙……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動不動,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絕不是裝出來的悲衰。老瞎子把他拖進一個山洞,他已無力反抗。老瞎子撿了些柴,打起一堆火。
小瞎子漸漸有了哭聲。老瞎子放了心,任他盡情盡意地哭 。只要還能哭就還有救,只要還能哭就有哭夠的時候。
小瞎子哭了幾天幾夜,老瞎子就那么一聲不吭地守著。火光和哭聲驚動了野免子、山雞、野羊和狐貍和鷂鷹……
終于小瞎子說話了:“干嘛咱們是瞎子!”
“就因為咱們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終于小瞎子又說:“我想睜開眼看看,師父,我想睜開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嗎?”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撥得更旺些。
雪停了。鉛灰色的天空中,太陽象一面閃光的小鏡子,鷂鷹在平穩(wěn)地滑翔。
“那就彈你的琴弦,”老瞎子說,“一根一根盡力地彈吧。”
“師父,您的藥抓來了?”小瞎子如夢方醒。
“記住,得真正是彈斷的才成。”
“您已經看見了嗎?師父,您現(xiàn)在看得見了?”
小瞎子掙扎著起來,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現(xiàn)在才懂了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你的命就在這琴弦上。
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
“怎么是一千二,師父?”
“是一千二。我沒彈夠,我記成了一千。”老瞎子想:這孩子再怎么彈吧,還能彈斷一千二百根?永遠扯緊歡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無字的白紙……
這地方偏僻荒涼,群山不斷。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只野免、狐貍,或者其它小野獸。山谷中鷂鷹在盤旋。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開始: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躦動,匆匆忙忙,象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
八五年四月二十日
技能穩(wěn)拿
設懸念是記敘文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具體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設置一個疑問或矛盾沖突,以造成讀者某種急切期待和熱烈關心的心理。設懸念符合“文章似山不喜平”的特點,也可以提升讀者閱讀興趣。設懸念有這么幾個表達作用:
- 使文章情節(jié)曲折生動;
- 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 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 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
如果我們希望在自己的文章中設置懸念,就要分析好的作品是如何設置懸念的。問題來了,《命若琴弦》是如何設置懸念的呢?
首先,我們知道,《命若琴弦》寫了兩個盲人的故事,老瞎子帶著小瞎子四處云游,彈三弦艱苦地討生活。在看似普通的對話中,老瞎子總是提到彈三弦對他們的重要性: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間震起回聲。
“抓在手里呢。”小瞎子回答。
“操心身上的汗把三弦子弄濕了。弄濕了晚上彈你的肋條!”
也提到彈三弦對老瞎子師父的重要性:
“我?guī)煾覆旁┠亍>褪悄銕煚敚旁┠亍|奔西走一輩子,到了兒沒彈夠一千根琴弦。”
請注意,這里就說到彈三弦中弦的數量了。讀者會很好奇,三弦不就是三根弦嗎,怎么說到彈夠一千根琴弦了?
這之后,又是在對話中,開始談到彈斷一千根弦所起的作用:
“別打岔!你那三弦子彈的還差著遠呢。咱這命就在幾根琴弦上,我?guī)煾府斈昃瓦@么跟我說。”
泉水清涼涼的。小瞎子又哥哥妹妹的哼起來。老瞎子挺來氣:“我說什么你聽見了嗎?”
“咱這命就在這幾根琴弦上,您師父我?guī)煚斦f的。我就聽過八百遍了。您師父還給您留下一張藥方,您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吃了藥您就能看見東西了。我聽說過一千遍了。”
“你信不信?”
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說:“干嘛非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呢?”
“那是藥引子。機靈鬼兒,吃藥得有藥引子!”
“一千根斷了的琴弦還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彈斷了的才成。”小瞎子不敢吱聲了,聽出師父又要動氣。每回就是這樣,師父容不得對這件事有懷疑。
我們知道,原來實實在在彈斷了一千根弦之后,就可以吃一副藥,之后就能看見了。大家想一想,這對于一個從來沒看見過世界是什么樣的瞎子來說,是多么大的激勵和誘惑!
終于,老瞎子彈斷了一千根弦:
這天晚上,老瞎子彈斷了最后兩根琴弦。兩根弦一齊斷了。他沒料到。他幾乎是連跑帶爬地上了野羊嶺,回到小廟里。小瞎子嚇了一跳:“怎么了,師父?”
老瞎子喘吁吁地坐在那兒,說不出話。老瞎子這才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輩子的辛苦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
從這兩段我們也能看到,老瞎子內心的激動。“怎么都是值得的。”
然而,琴弦的謎底終于揭開了:
若不是還想著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不信,請了多少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是一張無字的白紙。
到這,懸念依然沒有揭開:得知一切都沒有用,老瞎子會怎么做呢?
“那就彈你的琴弦,”老瞎子說,“一根一根盡力地彈吧。”
“師父,您的藥抓來了?”小瞎子如夢方醒。
“記住,得真正是彈斷的才成。”
“您已經看見了嗎?師父,您現(xiàn)在看得見了?”
小瞎子掙扎著起來,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現(xiàn)在才懂了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你的命就在這琴弦上。
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
終于,懸念解開了:“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文章的主旨也就自然地表達出來:對于盲人來說,就算藥方是白紙,也要留下一個希望,這樣才能生存下去。這希望實際就在琴弦上。
這也呼應了小說的題目,《命若琴弦》。
小試身手
好嘴楊巴
馮驥才
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松平常的街頭小吃,干得遠近聞名。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于“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制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然里里外外只這兩人,既是老板又是伙計,鬧得卻比大買賣還紅火。
楊七的手藝好,關鍵靠兩手絕活。
一般茶湯是把秫米面沏好后,捏一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楊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灑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灑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搟面杖壓碎。壓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手藝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寫字畫畫差不多。
可是,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
那次,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天津衛(wèi)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琢磨三天,難下決斷,幸虧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過,便舉薦出“楊家茶湯”;茶湯粘軟香甜,好吃無險,眾官員一齊稱好,這便是楊巴發(fā)跡的緣由了。
這日下晌,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蓮花落子,饒有興味,滿心歡喜,撒泡熱尿,身爽腹空,要吃點心。知府大人忙叫“楊七楊八”獻上茶湯。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里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堿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干凈。他倆雙雙將茶湯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后一并退后五步,垂手而立,說是聽候吩咐,實是請好請賞。
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云,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當官的一個比一個糊涂,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他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一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可這樣,難題就來了——
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于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一頓臭揍,然后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楊巴的腦筋飛快地一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一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一陣響頭。
李中堂這才明白,剛才茶湯上那些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明白過后便想,天津衛(wèi)九河下梢,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臺中間是絕沒有的,于是對楊巴心生喜歡,便說:
“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兩!”
這一來,叫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楊巴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叩頭謝恩,心里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jié)u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并沒有喝茶湯呀!
【閱讀題】請分析這篇小說中懸念是什么,它是如何設置的?
披沙揀金
字詞
- 篝火
- 琴弦
- 膝蓋
- 溝壑
- 盤旋
- 嗆人
- 鼓搗
- 攢動
- 搟面杖
- 看風使舵
- 逢場作戲
- 八面玲瓏
- 左右逢源
- 走街串巷
- 痛改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