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學攝影的伙伴,經常會郁悶“為啥同樣的景,拍出來就是很普通”?
這個原因有很多,一張好的攝影作品,無論選擇的環境,主體,角度,構圖,還是拍攝的時間、借用的陪體等等都有講究。
作為初學者的我們,雖然不可能一下都掌握,但在初期,我們至少要保證拍攝的照片要有主體,有光影,其次就是有基本的構圖。
可能你要說了:“不知道怎么突出主體,辣么多構圖法根本記不住呀,怎么辦?”
今天就告訴你一種靠譜的構圖法,不僅直接突出主體,還能讓一張普通的照片,瞬間找到“大片”的趕腳!
●?框式構圖法——很適合初學者嘗試,可以“強行”表達你想要的主體,讓大家不得不以此為“興趣中心”,而且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就看你的創意和眼力啦!
當然,不要以為只有個框就是“框式構圖”了,雖然這是個討巧的方法,但依然要巧妙的運用,我們一起來看看,框式構圖都有哪些講究?
一、實體框:
用“框”做為前景或背景,簡單粗暴的表現主體,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門窗、鏡子、欄桿、橋洞……很多很多,找好角度,框住想拍攝主體(需注意框與主體的空間比例)。
● 利用門、窗:
● 利用各種圍欄:
● 利用建筑:
● 利用鏡子、手機:
二、邊緣框:
以周邊環境為框,通常這樣的框,不像實體框那么明顯完整,需要利用好拍攝主體周邊一切環境和物體,可能是全框也可能是半包框,最常見的,比如樹枝,樹葉,水滴,甚至是人物等等。
邊緣框更容易體現空間感,看上去與主體更融合,畫面感更舒服。
● 利用樹枝、葉子:
● 利用水滴:
● 利用人物:
三、光影框:
也就是利用好光和影子,或者是黑白對比等,形成視覺上的“框”,這個相對有難度,但拍好了,看上去很“大片”了。
四、框式構圖的關鍵點:
1、有必要“框”嗎?用框前先考慮好,所拍攝的主體是否真的需要框住?不要為了框而框,如果本身很開闊的場景,你非要框住,小心畫蛇添足。
2、多做減法。框式構圖的目的是讓大家直奔主題,所以畫面越簡潔干凈越好。比如黑白純色對比,或者是突出某個單一的色調等等。
3、對焦清晰。構式框圖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所以,在一切準備就緒時,千萬別忘了要準確對焦主體。
框式構圖很容易出好片,但不能拘泥于幾種形式,雖然以上列舉了很多的“框”,但遠遠不止這些,我們要多從生活中尋找,發現。
曾聽一位“職業攝影師”說過——拍了很多照片,當回想職業生涯時,竟然發現拍的最好的照片就是記錄生活,記錄家人,記錄平凡日子中的喜怒哀樂!
”功夫,在攝影之外”!
圖文|岳小月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