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之河]
1.
這本書中記錄了兩個故事《曉云》和《春風》
在《曉云》這本書中寫的是夏曉云去學生梁晶晶家里任教,愛上男主人梁思敬的故事。《春風》則是寫一個優秀的女校長呂靜文執著教育,春風化雨,卻不太顧及家庭,她的丈夫曹宇平和另一女子安立美,生下一個女孩曹幼幼的故事。
2.
夏曉云是個身體孱弱,被姥姥帶大的孩子。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孤兒,直到像學生晶晶那樣大,母親才回到自己身邊。
她的母親在上大學期間,喜歡上了她的老師,也就是已有家庭的夏曉云的父親。父親和原先的家庭是包辦的婚姻,并沒有關于愛情的成分在,在碰到曉云母親的時候,便愛上了她母親,兩人遠走。這給年幼的曉云留下許多的陰影,以致后來看見晶晶,便十分喜歡晶晶。
晶晶的父親梁思敬和母親梁夫人,也是被包辦的婚姻,梁思敬幼時就在梁夫人家干活謀生,梁家的人就定下了二人婚事,讓梁思敬和大他八歲的梁家大小姐結婚。婚前婚后,梁思敬一直屈服于梁夫人。后來梁思敬在日本和晶晶的生母生下晶晶,被梁夫人知道后,竟逼得晶晶生母上吊自殺。眾人都說梁思敬忘恩負義,梁夫人手段厲害。
然而年輕的夏曉云即使知道這些,卻還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梁思敬。年少的愛總是這樣奮不顧身,不計后果。夏曉云和梁思敬的結合,從夏曉云寫的《白鳥之死》開始,二人開始了命運的相遇,即便不是這樣,夏曉云也會想方設法使二人有交集吧。二人的每一次約會,都像是精心設計的,然而,其實二人并沒有太多的相互了解,以致背后二人異地分手。
夏曉云的整個心思都清澈在紙上浮現,她與梁思敬的愛情也已悲劇結尾。梁思敬赴日本,想為二人謀一個未來。不料梁夫人在晶晶大考結束后找到了夏曉云,并拿一萬支票讓她離開,并聲明自己與晶晶會去日本。
夏曉云把支票隨河流飄走,故事的結局是夏懷著梁思敬的孩子,在好友家縫制孩子出生的衣物。待夏常坐的那塊石頭棱角被磨平的時候,報紙上刊登了梁思敬回臺灣的消息。二人卻沒有結局。
3.
呂靜文辦的明明女中,設施越來越完備,她處處在為學生考慮,為學生謀方便。
在很久之前,曹宇平和呂靜文是有愛情的,他們互相鼓勵,共同前進。但是在曹宇平的工作屢屢受挫,而呂靜文的能干體現得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二人之間開始有一絲裂縫,在日月沖刷下終于成了一道不可跨越的河流。
二人分居兩地。呂靜文一直盡力辦她的學校,一年一年,越來越好。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曹宇平在高雄已經跟另一個女子有了一個讀六年級的孩子。
安立美是一個農民家庭長大的女性,性格不像呂靜文那般強勢。在她和曹宇平結合后一直對優秀的呂靜文感到歉疚。她知呂靜文學校25年紀念的日子也是呂與曹結婚25年的紀念日,就把她母親留給她的翡翠別針交待曹宇平送給呂靜文。呂靜文在曹宇平放置外套的時候,不經意看見了關于曹幼幼的資料,但是她那時以為是曹幫朋友辦的事。
安立美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在這世上的牽掛就是弟弟安立明和女兒曹幼幼。弟弟去美國前留給她一個戒指,想讓他有所成就時,姐姐能替他先向女記者宋瓊英結婚。在她感受到自己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她自己偷偷到了臺北的明明女中,找到了呂靜文。她問了一些關于學校的情況,并表達自己想讓女兒過來讀書,呂靜文讓學校的職員帶她參觀了宿舍。
曹宇平表示想把安立美帶到臺北來進行治療,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安立美在一次與宋瓊英的長談之后,把弟弟的話告訴了瓊英,二人背著在美國的安立明,進行了私下的訂婚。
一切好像都很平常,安立美卻在沒有到臺北之前便被奪去了生命。過了兩星期,曹幼幼在瓊英的帶領下找到了呂靜文,把安立美寫的信交與她。呂靜文看完整封信,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她不感到奇怪,但明明沒有人告訴她過。她牽起了曹幼幼的手,說幼幼,咱們先回家。
4.
林海音奶奶曾說她愛寫關于婚姻的故事,從婚姻中能看出許事。也曾說她寫的故事并沒有特定的什么思路和框架結構,只是感覺接下來是這樣,就這樣寫了。
的確,從婚姻反映了許多人的生活,林海音奶奶的文筆也極其細膩,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愛情和婚姻中都有許多的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的很多很多。我們不能單獨的說誰錯了,至少每個人的立場都是那么的自我。很多事情,不能只看一面只聽一言。別人的生活,你知道什么,又知道多少呢。
慢慢走慢慢看,很多故事也許沒有結局,也許早已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