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之前,想到劉同的一本書《你的失敗,雖敗猶榮》,想使用這個名字作為這篇文章的題目,覺得似乎有冒用侵權質疑,姑且不用了。
書中一段話,
無聊中和一個朋友聊天,這個朋友A,今年28周歲,未婚,家在老家縣城,和多數來自農村的朋友相比,他的家庭條件算是不錯的,買房不需要他掙錢,家里拆遷能夠分得一套房子,這為他能節省很多年的努力,家中父母掙了些錢,能夠為其付款買車,而我們中的大多數卻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遠離著家鄉父母,掙著微博的收入,可能很多人操勞一生,不能夠買房。
說這些的目的不是為了抱怨,只是想說明他的條件。但是這些條件和他之前的作為讓人大跌眼鏡,我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的母親三番五次給我電話,希望我的談話能夠改變他,能夠讓他不再墮落。父母年齡越大,越著急自己的兒女能夠早日成家,能夠承擔起家庭,作為兒女也希望能夠盡孝,讓父母不再操勞,只是對于結婚這件事情,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對待感情,我們不想將就,不想馬虎,畢竟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2016年10月開始,離開老家,獨自外出,不希望父母管束,只是想找個地方能夠放松。
忘了具體是什么時間,他和家人說來找我,我陪他一起吃了頓飯之后,便走了。電話告知我去了B地,當天下午,其母電話詢問我A的去向,我將A告知我的事情原本的告知他的父母,他父母給他電話,一律不接,父母無奈,只好找我幫忙。
第二天,我問他“什么時候回來?”
“明天 吧”
其母又電話咨詢,告知,他的母親督促我勸他回來。
第三天,“還不回來,你到底去哪了?”因為B地回家很方便,不說事情,我開始懷疑。
第四天,告知我實際去了C地。明天回家。
終于,這件事告一段落,我以為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但是并沒有。
又過了大約半個月,他的母親詢問是否來找我了,并沒有,我開始給他電話,可是始終不接。
一天,兩天,三天,過了不知道多少天的時間,他的母親告知我已經回家了,原來他一直在網吧過夜,手機一直靜音,其母每家網吧一家一家的找到的。
又一段時間,撥打電話仍然不接,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臘月二十八。期間有一次,來找我,我陪他,可是他自己一人去網吧過夜。
臘月二十八,其母希望我能夠回家之前去趟他家,過年了,能夠讓孩子回家過年,不要一直在外了。
終于,事情結束,回家過年。
后來和他聊天,和我說,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我需要掙錢養家,父母年齡已經過了六十了,我得照顧父母。簡單的話語,我內心充滿感動,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我相信他會努力,相信他的父母一定會為他驕傲,會因為這樣的兒子自豪。雖然現在只是做一份體力活,雖然年齡不小仍然沒有任何成就。
后來告知我,他曾經在網上申請小額貸款八千,信用卡欠款兩萬。
雖然以前的時間浪費了,做了很多不理智的事情,但是都已經過去了,也許每一個都需要一段經歷,經歷過后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