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從前,只剩下我一個人,空蕩蕩的房間,看著你的照片發呆,或許你不會明白,失去你以后的失落感,看著幸福的視頻,不覺早已淚如雨下,又到了下雨天,我又淋濕了自己……”
在一個下雨天,偶爾聽到了這首歌,心里百感交集。這個世上,愛情是最矯情的東西,錯過了就回不去了。就算能回去,你也會發現,一切都變了樣,沒有當初的感覺了。
想起了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小說中的沈世鈞和顧曼楨是一對戀人,他們彼此牽掛,彼此愛戀,可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能走在一起。在故事結尾一段讓人唏噓不已。十幾年后,沈世鈞去接回國的老友,沒接到,卻邂逅相愛至深的舊情人顧曼楨。在燈火昏黃人聲嘈雜的飯館,顧曼楨輕輕對沈世鈞說:"能見面已經很好了。""世鈞,我們是回不去了。"? ?
經歷了重重磨難的曼楨平淡的口氣將她的遭遇說給沈世鈞聽,他聽著也痛心,但唯有緊緊的抱住她, 十多個春秋過去了,半生的緣份已橫斷難續。世均心想:是的,他們回不去了,今天從這里走出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回不去了”,只四個字,卻包涵了滄桑,辛酸,無奈,悲涼,那一段難忘的愛,錯過了,我們都回不去了。
那一年剛參加工作的我,認識了一個男孩??赡苁恰蔼氃谒l為異客”的緣故,我和他,兩個孤獨的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那時候,真的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每天都會給他打好幾個電話,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想聽聽他的聲音。
有一天,他的電話突然打不通了,我心神不寧,坐立不安,腦子里亂七八糟的:他為什么不接電話?是不是病了?要不要緊呢?胡亂的猜想,使我什么也做不好。我請了假,直奔他家,平時很節儉的我,那天沒有半點猶豫,打車前去。當憂心忡忡的我,終于看到他安然無恙地站在我面前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原來,他前一天上夜班,手機沒電了,回家后又忘了開機。自此以后,他就多買了幾塊電池。
后來,當那串數字像用刻刀刻在我的大腦中時,我們卻分手了。原因是,他去杭州發展,而我卻因為家庭原因,放棄了跟隨他的腳步。
對這段感情,我是放不下的,總是在某個不經意間,把他想起。那年去南方出差,經停杭州,我心里想的都是他:
在一起的時候,他每天都會去單位接我,無論我下課多晚。那時候,他調侃地說,等你的時候,也是我學習進步的時候,瞧瞧,我已經看完了《時間簡史》和《西方哲學史》。
有時候,中午的時間他也會跑來請我吃飯,街角有一家“粗糧細做”。狹小的空間,卻有一股家的味道。我們總是頭挨頭,臉對臉,你一口,我一口,他總是細心地把碗里的香菜挑出來,因為我不喜歡吃。
每次送我回家的時候,我們總希望回家的路長些再長些。那時候,有一個路燈壞了,每次走到那里,他就忍不住把我攬進懷里,吻我,那時刻,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我們像偷吃了禁果的孩子,又興奮又開心。
可是,分開后,我再也不去那家小店吃飯了;那個壞了的路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修好了,每次從那里走過時,我想,如果有一天,他突然出現,我該說些什么呢?可能所有的話語都成了一句:好久不見吧。
在機場候機的片刻,我好幾次拿起手機,想給他打個電話,問問他還好嗎?但是最后我還是放棄了。能和他呼吸同一片土地上的空氣,我已經知足了,何必讓彼此難過呢!即使通了話,又該說點什么呢?
后來,我翻看他的空間,看到了一張照片,一張背影,下面寫著:25歲那年,我最愛的女孩,我知道我們回不去了,但是我還是要說,你給我留下的美好記憶,是永恒的。
看著看著,我心里酸酸的,我知道那個背影是我,我知道我們曾經愛過,我也知道我們回不去了。
?是的,無論過去多么相愛,情深似海,有些愛終會離去。那些纏綿,深情,熾熱,瘋狂,一切一切,都已成為過往,而我們,回不去了。惟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記憶。我們只能帶著記憶,一直往前走。
我想每個人到了老年,都有值得說一說的事情,如果我和他走到了一起,生了孩子,過著餐米油鹽的日子,那么到了老年,就沒有什么可以說的了吧。想一想,這樣也挺好,起碼,我有了心酸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