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是——安全感。
對安全感的需求其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人如果沒有安全感就無法生存,人這一生無論在什么層次上,都有自己的需求,這些需求就是我們所說的安全感。
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
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
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圖片上傳中。。。(2)]
但是對安全感的過度依賴,勢必會造成我們受限于安全感本身。
對生理需求特別依賴的人,想都不用想,他勢必整整一生都在為吃喝發愁,他們特別害怕自己吃不飽飯,因為他們確實吃不飽飯。另外一些特別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也是如此,他們特別斤斤計較,和朋友吃飯特別會算計,到最后吃虧的往往都是這種人,還總不會反省,抱怨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他們?
其實,這就是他們的局。局就這么大,折騰不出去。
(一)
說到安全感,我將不得不提到能給大多數人最大安全感的事物——房子。有人說,只要買了房子,就無需再四處漂泊,在茫茫的城市中擁有自己的一個角落,這種踏實的穩定感、歸屬感是最大的安全感。
然后房子逼著你結婚、逼著你生子,因為這就是在房子里面該干的事情,當然了,這樣也挺好。
但是我以為如果僅僅把安全感依賴于一件物品,那么你終將被它綁架。這樣會特別脆弱無助,因為房子會反過來綁架你。比如,如果一心只為房子,那么你將會失去很多旅行的樂趣,很多與朋友相聚的樂趣,做事不得不更穩重、更小心,甚至可能開始算計一些人一些事,這是最致命的。
(二)
還有一個天生對安全感極度依賴的物種——女人。太多的女人一生都在追求安全感了——畢業之后想進一家大公司,這樣體面一點,福利好一點,有安全感;戀愛結婚最好找一個有才有貌的男人,實在不行找一個有錢的男人,再實在不行就找一個家里有錢的男人,這才有安全感;結婚了之后,不能讓這個男人說離開就離開,得讓他一直待在自己身邊,必須得要小孩,這才有安全感。
其實追求幸福沒有錯,安全感的確能夠讓人踏實,讓人有幸福感,但是,如果把安全感全部壓在男人身上的做法,實在不可取,一旦弦斷了,就是萬丈深淵。
[圖片上傳中。。。(3)]
(三)
感情方面也可以這樣去思考,參考之前的文章——抱歉,你的幸福不是我的幸福。
如果一個女人把婚后所有的能力退化,把所有的事情依賴于老公,比如不會做飯,老公做;不認識路,老公認識;甚至撕不開包裝打不開罐頭,老公來做,有個萬能老公真的很幸福……慢慢地,老婆就變了,變得極為脆弱,甚至多疑,她已經把老公當成了全部的安全感,除了老公之外沒有別的追求了,她所有的索取將對準老公。這件事帶來的結果是,這個女人越來越脆弱,離開老公根本無法生存,更嚴重的后果是,她還很多疑,就那么一個老公,不看緊了怎么得了!??哪怕一點點捕風捉影都會被她當成蝴蝶效應的龍卷風前奏,直到把老公累趴下,明智一點的老公則會另尋新歡,最后真正驗證了她的猜忌(當然了,更明智的老公是提前和老婆看到這篇文章,把這個道理吃透,不要做賭徒式的押寶)。
她在后面不依不饒、歇斯底里:“為什么我把一切都給了你,你還是這樣無情對我?”“我那么愛你,你怎么能忍心這么對我?”這個女人放大招了——試圖“以愛的名義”去繼續綁架男人。
(四)
不要被安全感綁架,我們的生活那么豐富多彩,不要只看著那么一點點舒適的區域拼命榨取。我們應該給人生留有足夠的冗余,不要去榨取有限的“安全感”資源,而應該時不時的去探索新鮮的資源。應該有一種擁抱無用、擁抱冗余的心態。比如多交一個看似無用的朋友,多嘗試一種看似無用的愛好,多試著理解一個看似無用的理念。
相信我,你說不定會在將來某個關鍵時刻,被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給拯救的。
(五)
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事情——安全感一旦得手,就全然不顧其他。
知道熊貓是怎么差點滅絕的嗎?不是什么濫砍濫伐,人類捕捉,環境污染,這些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原因是,大熊貓在得到了最喜愛的食物資源——漫山遍野的竹子之后,全然不顧其他,太好了,世外桃源了,與世無爭了,就急劇退化了自己的生存能力,變得十分十分挑食,攻擊力也大大降低,因為不需要了。而竹子有一個特別的屬性(如果當年有人能夠告訴熊貓就好了)——竹子每30~120年會周期性地開花死亡,因為竹子一開花全部開花,甚至整個山整個地區的竹子都是一顆母竹擴散開的。賴以生存的竹子一旦死亡,這個地區的熊貓就完全傻眼了!沒東西可以吃,熊貓又沒有快速奔跑的能力,視力也極其微弱。等待它們的就是滅頂之災。
這才是安全感最大的危害。
成長問題:
你是否曾經脆弱到想通過某一個單一的安全感,來一勞永逸?
為什么越想要拼命抓住,卻偏偏得不到?你怎么思考?
樂于助人會,讓每個人都擁有更強大長久的個人品牌。
我是樂于助人會的浩瀚,做一個溫暖的人。
你想改變,就從逐字逐句閱讀,一筆一畫回復留言做起吧
樂于助人會
樂于助人會是綸子和浩瀚共同創建的一個以“互助微創業”為基礎的互聯網營銷實戰社群。主要輸出內容為“個人成長”和“社群微營銷”兩個方面。
1.使命:讓每個人有更強大長久的個人品牌。
2.愿景: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3.文化:樂于助人、善良、熱心、有學習力和執行力。
4.價值觀:提倡樂于助人,有執行力,真誠幫助和鼓勵;反對自私自利,只求索取不懂付出,抱怨埋怨,咄咄逼人,卑劣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