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天天和特殊兒童打交道的普通人,我是一名特教老師。可能很多人對特殊教育不太了解,之所以稱作特殊教育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有些特殊。中國 特殊教育的教育對象主要是盲、聾、啞、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缺陷的兒童和青少年。我的工作既有點像普通的老師那樣,教授孩子各種知識;也有點像心理醫生那樣,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干預和指導。所以在成為一名特教老師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以下三點:
1、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作為一名特教老師,這個行業到底有多艱辛,也許真的要自己體會了才懂。
記得剛剛畢業時我在某家自閉癥訓練機構實習,那里說是訓練自閉癥的,但其實是各種類型的孩子都有。腦癱,發育遲緩,唐氏綜合征的兒童都在其中。我親眼見證了孩子的各種行為,有的孩子喜歡你會一直抱著你親,有的孩子會用頭去撞墻、撞地板,有的孩子會去玩自己的口水,還有的孩子會把大便黏在手上玩來玩去,甚至放進嘴巴里。
如果沒有接觸過這些的人,心里肯定難以接受。這就需要你在入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孩子可能會出現的行為,要有強烈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只有做到了這些,以后你遇到各種情況也都能從容面對了。
2、你要不斷更新你的專業知識
時代在進步,你的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作為一名特教老師,你更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就以自閉癥兒童訓練為例,雖然都因為存在著核心問題(社交障礙)被診斷為孤獨癥。但是每一個孤獨癥的孩子又是不一樣的,他們障礙的表現形式不一樣,因此你應對的策略也不一樣。接觸每一個特殊孩子,都需要你格式化自己,從頭開始學習,去尋找適合他的方法。
不僅如此,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就像一開始用的方法主要是ABA(應用行為分析),但是由于這種方法自身有一些的局限性,因此各路大咖又提出的各種新的方法。如PCI(游戲與文化介入)、fioortime(地板時光)、TEACCH結構化教學等。而且有時候教育一個孩子只用一種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你根據孩子的階段來調整教學方法,有時候可能還需要將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這些都需要你始終保持一顆上進的心,不斷學習,不斷鉆研,不停的研究個案。只有這樣,你才能為你帶的孩子更適合他的個別教育計劃,孩子也才能真正的取得進步。
3、你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你不僅要能給學生上得了課,還要搞的定學生的家長。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個都被寵得跟小皇帝、小公主似的。由于我們的孩子本來就比正常孩子弱一點,家長如果再這樣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是要命。
我曾經就帶過一個孩子,他上課的時候,全家六口人來陪著。孩子稍微皺下眉,掉滴淚,家長都心疼的要命,什么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都滿足他了。接下來的事情可想而知,孩子進步不明顯,家長懷疑老師的能力,甚至懷疑整個教育機構的實力。
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你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你需要告訴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要用你的專業知識告訴家長道濟怎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孩子才能取得進步。每個家長既然選擇了去上課,都是希望孩子越來越好的。既然我們和家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你需要牢牢記住以上三點。進入了這個行業,你就要全力以赴,因為你不僅僅是教育了一個孩子,更是挽救了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