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似乎總在談論旅行。
這個時代給我們旅行的機會越來越多,但我們發現旅行的意義、真諦卻迷茫起來了。
有人說,旅行的意義是給平淡無奇的生活開一道縫隙,讓陽光滲透到生活,有時候旅行也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
我想,去到一個地方旅行不只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
前往一個熱門景點,拿著手中的手機一刻不停地拍呀拍,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然后留下一種不咸不淡的心理感受,最后似乎只有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才會有點存在感。
旅行不應該如此,或者就像我常說的:不要為了旅行而旅行。
1
21歲那年開始,我做了一個決定:每年的生日,我都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只要有了生日的儀式感那就有了對年歲的別樣紀念。
等到將來別人問或是自己回憶起來,21歲在做什么,22歲在做什么,23歲在做什么的時候。都可以輕描淡寫地說起那些我精挑細選的故事。
17年4月份一個偶然的機遇下,我了解到了義工旅行這個平臺。在網上尋找的過程中,看到不少人因為義工旅行被坑的事情。本來按照計劃,應去的西藏與甘南,后來都因為離家太遠而推掉了。遇上情況不對好跑路的心態,最終選擇了離家1300多公里的湖南張家界作為目的地。
曾在知乎上發過一個帖子,細細數了一下,去年走了不下二十個城市,而那又是另外的幾段經歷了。而中途也和義工認識的伙伴在大理、在重慶相遇。
在外流浪了接近兩個月,回來后一直想寫點什么,我人生中的最后一個暑假啊!這瑰寶般的兩個月。感觸繁多,思緒紛呈。
一直不知該如何開頭,也怕一寫下去就停不下來。
現在整理起來已經有些零碎,但是這份珍貴的回憶在任何時刻想起來,都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幸運至極。
現在我想分享給你聽。
2
17年7月,選擇在了21周歲生日那天出發。下午2點,我拖著行李箱,帶著所有未知與向往出發。
經歷了動車+火車+大巴+公車,第一次去一個城市坐上了整整24個小時的車程。
列車穿過參差的樓,寧靜的村落,又駛過連亙的山田,綿長的江河,棉花糖的云朵,讓人好想一口把它吃掉。
一路上聽著全國各式各樣的口音。
興奮,激動,還帶有一點緊張。我也擔心,會不會被騙,會不會不可靠。
出發前剛好遇到了長沙百年不遇大洪災,暴雨虐襲長沙。
網上各種“長沙火車站被淹”“橘子洲成了孤島”等等新聞,阻斷了我原本要在長沙逗留的計劃。
當我乘坐的火車經過長沙的時候,看到整個城市被水覆蓋,心里也不免一緊。
3
到達武陵源汽車站正好是下午2點,掌柜并沒有像約定好的那樣出來接我,也就是后來我常稱的“肥勇”。
一個常年穿著一件民族風的短褲,趿著一雙人字拖,外表像飽經多年風霜的漢子而內心酷似少女的大哥。然而其實他也大不了我幾歲。
客棧位于武陵源區一條商業街里,周圍也有許多大同小異的客棧。
門口種了幾盆花,有兩只可愛的狗狗,有一面墻專門貼著老板和老板娘一起旅行的各種票根,精致的老板娘薇姐在客棧的每一處都細細的藏了一點小心機。
有個看書區,可以在里面喝茶看書;有個飲品區,還有個老板韓哥專屬的彈唱區,晚上就是一個小型的清吧,薇姐則會在一旁跟著歌聲打手鼓。
第一次到南方以南的那個晚上,韓哥日常拿著吉他,一個很有個性很有故事的成年男子嗯(其實也是個每晚癡迷英雄聯盟的小孩),彈了一首《玫瑰》。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
即便是現在結束了那段日子,現在偶爾聽到《玫瑰》,我還會習慣性地想起他們,想起我在南方以南所經歷的事情。歌曲能代表的感情太多,我選擇把那段時間的我們,安放在《玫瑰》里,也是開頭的那一首。
小黃是一只博美,認識它的時候它已經是一條8歲的老狗了。一雙不靈不靈的大眼睛簡直把我的心都給融化了。小黃會護食、會對陌生人膽怯、會只聽薇姐的話。我記得爺爺經常夸它是一只“高智商”的狗。
還有“鬧騰”的二狗。薇姐說二狗是撿回來的,當時發現它的時候已經是得了一種很嚴重的病,花了一千多好不容易才把它搶救回來。也給它起了一個十分接地氣的名字——二狗。二狗神似雪納瑞,但至于是不是我們也不知道。
但他真的不是一般的鬧騰,一天24小時都精力充沛,平時帶它出去,基本都是它在遛我。后來聽說太皮了就帶回鄉下去了。
在我去之前還有一個義工小伙伴志平,一個名副其實十分悶騷的理工男,不會煮飯還整天嫌棄我做飯這件事我依然懷恨在心。玩狼人殺的時候也十分坦率,“我是平民,過”,接著就成為了每一盤第一晚被“毒殺”的人。十分憨厚。
在我呆了一個多星期的時候來了一個北方的義工小伙伴鹽鹽,一個十分喜歡給我起小名十分喜歡蹂躪我十分獨立的女漢子。自此之后,隔三差五我們倆就會去吃三分熟的牛排、去市區看電影、去酒吧唱歌喝到爛醉,也會一起執晚班通宵聊天。
我記得她剛來的第二天,就把正在熟睡的我從床上各種拉扯接著各種蹂躪,然后床就塌了,沒錯是真的塌了。
當然她也有溫柔的一面,就是會給我剝小龍蝦,她煮的糖醋里脊,那個味道一直記在心里,一直等著下次有機會能夠再吃上一次。
一個十分真實的人,也是我們彼此遇到過價值觀十分相同的人,以至于現在我們還一直保持著聯系,一直互相勉勵彼此。
可能當我發出這篇推送的時候,剛好正撥通她的電話。
于是乎南方以南有了來自三個不同省份的“三大巨頭”。
還有后來8月份新來的義工倩洋洋,一個完全沒有脾氣人超級奶思的小姐姐。按摩手法真的是祖傳的,可以說十分優秀了!
在那里,沒有任何隔閡,一氣呵成就能成為健談的朋友。每天總能和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廝混在一起,玩狼人殺、開五黑、三國殺、耍無賴、真心話大冒險......
那種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相處,可能在旅行中才更有機會遇到吧。
每個人都來自不一樣的地方,駐留在這里的原因也各自不同,但當彼此相遇,緣分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途中還遇到了許多人,一一列舉可能讓人會顯得文章冗長。但這每一個鮮活的靈魂,都鐫刻進了我的腦海里。
4
因為平時通宵成了習慣,所以我一來到就申請了上晚班。
最喜歡黑夜下的人們,一掃白天的安穩,盡力地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
而我也幾乎每天都粘在客棧,除了傍晚的時候回家洗個澡。
工作大都離不開清潔、收拾床鋪、前臺接待、組織客人玩游戲,以及做飯之類。
去年七月的張家界反常的熱,有時候客人沒出去玩,我便會和肥勇一起泡茶,和五湖四海的客人聊彼此的故事。
又或者不忙的時候,就窩在客棧里讀書、沖咖啡、看投影、跟著薇姐學調酒,偶爾會吃到韓哥薇姐煮的“大餐”。有時候老板和老板娘也會組織我們一起去山里野餐、游泳,或者是BBQ等等等等。
從清晨目送客人離開到傍晚辦理新來的客人入住,從熙攘的步行街到寧靜的小巷。張家界的白晝很長,夏天至少要晚上七點夜幕才會悄然降臨。
我在這條人來人往的寶峰路看了一個月的日出日落,煮了無數頓家常便飯,漸漸地美麗的景色變成常態,告別來來去去的游人變成習慣。
剛到的那天,有兩個來自廣東肇慶的客人已經住了兩天,因為都是來自同一個省份,自然便熟絡了起來。
這是她們大學畢業旅行的第一站。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在南方以南展示高超的廚藝,炒的毛豆。
有意思的是,那天之后,附近都知道了有一個廣東的小姐姐煮的毛豆不剝皮且王婆賣瓜。
上夜班的時候遇到過很多事情,一直等到半夜3點半還有客人沒回來;有一次4點有個客人突然發燒;半夜有人來拿房間卻沒有帶身份證,等等等等很多很多,我都快忘了。而且我是經常馬大哈不鎖門困了就往沙發上躺的,感謝武陵源良好的治安讓我平安的存活下來。
與其說是因為生物鐘才選擇上的夜班,其實我更享受每天早上被5點45分的鬧鐘吵醒,然后以最好的狀態去辦理每個家庭的退房手續,聽他們分享這兩天去了哪些地方游玩,接著目送他們離開。
太多太多故事要寫了,仿佛好像昨天才經歷過一樣。
我也曾經像一個當地人一樣在那里生活。
那段日子,其實平淡無奇,卻真的難得可貴。
5
圖片是客棧的一角,這面墻是當時和另外兩個義工一起設計的。
SOUTH是自己一筆一筆在紙板上畫出來一刀一刀剪的,麻繩一條一條拆了盤上去的,還有麻繩燈。
當時蹲在大廳,滿手乳膠一邊對著氣球繞著麻繩還歷歷在目。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變,會不會還保持著我十個月前親手掛上去的樣子,明信片會不會仍然還沒更新,SOUTH會不會掉下來。一切都是未知。
也常和鹽鹽說起,有生之年一定要再回去南方以南,去玻璃橋蹦極、去99道彎、再去喝一次爛醉、再次體驗通宵狼人殺。
6
我離開的那天早晨特別安逸。
收拾行李的時候不小心吵醒了鹽鹽和倩洋洋,我們并沒有像電視劇里面那樣相送千里,或一步三回頭。
我只記得那天早上7點,倩洋洋送我到了家門口,與她擁抱,接著道了一聲再見。
一路順風,以后會再見面的。或許我們下次相見時,還能記得彼此那可愛的樣子吧。
相處的時候不覺得時間短促,離開之際帶著說不盡的不舍與留戀。那時候,我唯恐自己多說兩句便會落淚。
大冰說“不要那么孤獨,請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流浪。你我迤邐人世間,每個人都需要被善意的摸摸頭。不論你晴朗或是陰霾,低谷期還是巔峰期,愿你永遠被這個世間的善意所護持。善良是一種天賦,善意是一種選擇”。
世界很大,也很有趣。它遠遠不止讀書,工作,買房買車那么簡單。
旅行中遇到的人,比看到什么風景更重要。聆聽他們的故事,彼此交換經歷。他們會告訴你生活遠不止一種活法,然后告別之后各自啟程。
甚至你會不知道他的名字,記不清樣子。但他們所說的話,會縈繞在你身邊,伴隨著你成長。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聽的故事越多,才深悟這世界鮮活的靈魂有多少,自身又是多渺小如塵埃。
7
距離去年在南方以南做義工已經接近一年了,一直執意要寫這篇文章,因為這趟旅行真的帶給我了很多東西。
寫完這篇文章感覺好多事都歷歷在目,一不留神也寫了好多心里話進來,感覺終于給自己那一次的義工旅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極少人知道我有過這段經歷,我也很少會主動提起,只是偶爾會和鹽鹽聊起來,提起那些日子、那些人。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韓哥在珠穆朗瑪峰的最高峰跟薇姐求婚。太不容易了,真的是描述不出的激動,開心。
七年的長跑,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南方以南的那些日子,一切好像還歷歷在目。
而做一個喜歡聽故事的人的同時,也帶著奉獻與感恩之心踏遍千山萬水。
感謝經歷,也感謝相遇。
想說的話就去說,想見的人就去見,想做的事就去做。不要等。現在立刻馬上。
今晚的文章有點長,當你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打了4K多個字了。此文也獻給我生平第一次打工旅行的南方以南。
愿我們能在年輕的時候多做點刻骨銘心的事,也是我創辦公眾號萬事勝利的初衷。
■
文 /萬 事 勝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