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唐納德·A·諾曼(Donald A. Norman),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極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他兼具教授、企業高級主管與顧問、主講人、書籍和專欄作者等身份,有著工程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背景,將多種學科的知識引入到設計領域,對我們重新理解設計過程中每個環節的作用,精準把握并實踐以人為本的設計有著重要的貢獻。
諾曼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計算機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員,并于2006年獲頒富蘭克林獎章。
本書簡介:
為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個不同層面:包含本能的( 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為的( 產品的功能)和反思的( 個人的感受與想法),并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制化與互動設計的服務產業來說,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在諾曼博士的暢銷書《設計心理學1 :日常的設計》中說明了:為什么生活用品不應該讓人困惑、惱怒,還有沮喪;《設計心理學 3:情感化設計(修訂版)》則解釋了為什么它們也必須迷人、賞心悅目,以及充滿樂趣。
諾曼提出我們不只是在用產品而已,我們的情感已經深深地介入設計活動之中。本書首次論證了這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概念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工業設計師、交互設計師、體驗設計師,以及創新企業與創新行業的必讀書!
為什么有吸引力的東西更好用
我們通常認為,物品的美觀與否跟是否好用并不存在什么聯系,但是一些實驗表明,外觀看起來更美的東西,雖然功能沒有變化,對影響用戶的體驗,對用戶來說似乎用起來更好用了。為什么?
作者為此做了一系列的情感和情緒方面的研究發現,情感會改變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情感可以改變我們認知系統的工作模式,更進一步發現,審美可以改變我們的情感狀態。
長久以來,心理學對人類情感關注不多,尤其是積極情感,心理學更多是關注人們的負面情感,比如壓力、恐懼、焦慮和生氣等等,之前心理學更像是一門醫學,是未來解決我們的心理問題的一門科學。直到2000年1月塞利格曼發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以馬丁·塞利格曼為代表的積極心理學開始逐漸走向人們的視野,心理學也開始關注人們的積極情感。
人類是最富有情感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從人類進化以來,情感一直影響著人類進化,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決策。心理學家愛麗絲·伊森和她的同事研究指出,快樂能夠擴展思維、有助于啟發創意。當要求人們運用非同尋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時,如果送他們一份小禮物,他們會表現更加出色。而且當我們緊張時,我們的思維和視野都變得很窄,會過度關注問題直接相關的部分,這當然也會極大地限制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一發現,也揭示了一個美觀的產品,會讓我們賞心悅目,減少了我們的負面情緒,增加了我們的正面情緒,這樣用起來也會感覺更加好用。相反,一件外觀不好的物品,為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這樣會影響我們對產品的體驗和使用性。
很多研究還發現,人類情感系統還控制著我們身體的肌肉,并通過化學的神經傳遞元改變大腦的反應。情緒在我們應對外界世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的 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能夠傳遞出情緒的信號。認知與情感、理解力和判斷力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隊,它們相互協調工作,決定著我們的大腦的決策。
人類擁有復雜的大腦結構,作者和另外兩位心理學家一起對人類情感的研究中,將人類大腦的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
每一個層次在整體機能中起不同的作用。接下來的內容,我們講解每個層次對不同設計風格的要求。人類從幾十億年前的單細胞逐漸演化成為如今復雜的有機體,在物理學家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和《宇宙的結構》中說,人類的存在是一次幾率非常小的偶然事件。接下來,讓我們簡單回顧人類大腦的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我們的祖先從原始叢林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演化成為我們今天的智人。我們天生就具有規避和應對風險的基因,人類大腦的最基本回路就是反應機制:分析環境并作出反應。就像我們遇到風險,我們的肌肉立即會緊張起來,準備逃跑或者攻擊。
第二階段:隨著進化的不斷發展,人類大腦神經分析和反應的機能變得越來越成熟。人類能解決和應對的風險也越來越多。小雞遇到一個鐵絲網不知道怎么過去,但是人類知道可以從旁邊繞過去。
第三階段:隨著進化的持續,人類擁有更為發達的大腦結構,他們不僅能反思自己的經驗,還能學習別人的經驗,甚至進行總結和抽象思維。而且抽象思維能力,正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大腦特征。
行為層次是不具有意識的,只有大腦進化到第三層次,也就是我們能夠思考自身的運作,可以反思、有意識的思維和學習之后,人類才取得了根本的進步。
同時,書中也指出,我們大腦的三個層次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調節的,在本能層次,全世界的人都差不多,但是個體確實還是有差別的,例如有的人對危險更敏銳,有的人則比較遲鈍;行為層次和反思層次則很容易受到經驗、訓練和教育的影響。有的行為是自下而上、有的行為是自上而下的。
自下而上的大腦活動過程是,我們通過看、聽、觸或者感受周圍的環境,再由情感系統進行判斷,然后激發大腦的處理中心,向情感系統釋放適當的傳導神經元。
自上而下的大腦活動過程是,我們大腦在思考某件事情時,然后想法被傳導到最底層,觸發傳導神經元工作。
任何事件都包括認知和情感成分,認知賦予事物以意義,而情感賦予其價值。所以一個好的產品設計,不僅僅要關注其意義,還需要關注其代表價值的情感部分,而我們的情緒會影響我們情感,從這個角度,一個好看的產品能激發我們的證明情緒,從而讓這個產品的價值提升。
一個好的產品,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正面情感或者負面情感之間轉化呢?書中提出了幾個方法。
1:利用聲音效果,咖啡廳柔和的音樂能讓我們放松和產生愉悅感,從而激發我們創造力。
2:或者利用良好的視覺效果,一個漂亮優雅的空間也可以讓我們的精神放松,并激發大腦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