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為一個有結果的人,要先培養“結果思維”,何為結果思維呢?是指一種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動轉化為價值的思維方式。正如,我們平時的溝通只是一個過程,而達成共識才是結果。學習也只是一個過程,學到東西才是結果。
如何讓結婚進一步增值?
古典老師在給出“結果思維”這個概念后,提出了結果增值的三大定律,讓我腦洞大開,因為自己對這些領域還是很陌生的。
第一定律是:讓結果變得可以交換——只有可交付的結果,才是有價值的。
第二定律是:有交付價值的結果>無交付價值的結果。像古典老師說的那樣,自己過往也是持續的記錄、整理、思考、行動,然后總結經驗。形成文字,發表在寫作交流平臺上。這些文字會在網絡上傳播、散布,跨越時間、空間,當你在休息時,這個結果依然帶著它的信息在傳播,就發揮了它更大的價值。自己在簡書上的寫作也感受到這一點,好的文字,好的文章,好的書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地增值。
第三定律是:能復制的結果>不能復制的結果。老師在這個定律里分享到的一段話,我挺有感觸的——“人與人的差別,就在于對結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人們做同一件事情,卻產出不同的結果,然后產出不同的價值。人的價值,不僅僅是體力、時間、精力管理效能方面的區別,而是對于結果的思考深度?!?/p>
確實是這樣的,當自己越長大,越進入深度思考時,就越發認知和深信這個道理,也更加堅定地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奮斗。
對于結果思維不同程度的追求,決定了這個人的身價。換言之,你的身價也是由你的結果思維深度決定的。不同層次的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
真正決定人效能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把一件事做得有多正確,你能做出什么結果,結果背后的結果又是什么?當你能夠想得足夠深入,你會發現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有多么難,這樣你也會明白,為什么你每天只需要安排三件事就足夠了。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比做了很多事,卻都是沒有成效好多了。從今天開始,專注你的結果,而不是你的過程——因為你的結果清單,就是你的價值清單。
——來自對古典老師專欄文章閱讀的感觸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