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成功案例?
案一:朋友圖學習
李四曬了9張花的朋友圈,某領導看后的點評是4點,地點、人物、場景、自己的訴求。這就是結構化思維。
總結:帶著學習的心態,從各方面,你可以在朋友圈里學習很多,做好隨時的收錄、總結、提升,結構化思維你也可以擁有。
案二:石墨文檔的歷史版本功能。
從我個人來理解,我第一次看到有歷史版本功能的程序是簡書,也許石墨的PM和我一樣,也是看到簡書的功能,然后得到靈感,復用到自己的產品里。
案三:從一件事一張圖聯想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上周四,在群里曬了張京東的技術分享邀請圖,李四看后,就想到自己的店是否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布活動,收集人氣。
那我們有哪些可以學習的源頭呢?
1.工作中領導、同事的郵件、電話、當面對話等
分析別人為什么這么寫,背后有什么“套路”,他的溝通方式怎樣復用到自己身上,一則提升自己的文字組織能力,二則看自己溝通能力怎樣提升。
2.快餐——社交媒體的:
微信,微博等,不在于看多看少,在于有心的去看。
3.營養餐——書本
書有好書,差書。好書可能價值更多,差書雖沒多少價值,但可以看教訓,代入感,如果是你,你會這么寫么?怎樣避免不犯他相同的坑。
以前看過,人都是從錯誤中成長的更快,一帆風順可能沒什么提升,就像看書,如果沒有輸出的話,閱讀再多,看后即忘,也沒有任何成長。畢竟,人的生命有限,還是多講些實用主義。
按照woop法則,自己的行動有哪些呢?
怎樣做?
3.1保持一顆好奇的心,隨時隨處學
職能部門發的一些全員郵件,想想別人的收發件人都有誰?是不是會漏?怎么排序?內容都有哪些?好處有哪些?不好有哪些,可以借用的有哪些?自己是否有思考并記錄,對于這種郵件,做到閱兵即焚,不用來回多次學習。
3.2展現復述,學以致用。
看過后,可以和周邊的小伙伴們一起交流學習。他們是怎樣理解的
3.3重構復用。
別人的某方面知識以你可能當下不能使用,但經過組合,你也可以使用,或者推薦給其它人用。
歡迎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