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老師第八講中提到了很多例子,老漢粘蟬、跳水的水花、歌手與藝術家、豆子原理、李小龍、小混混與少林寺學徒比武、金庸小說中的武林高手,這些例子都很生動,熟能生巧。韋老師沒有過多的用專業術語解釋技術到藝術的轉化,但每一個例子都跟技術和藝術有關。這里我只想從我感興趣的金庸武俠小說說起本次課的學習感悟。
由心理學的技術到藝術,前提是我們了解了一點技術,對于初學者的我來說,我不了解什么技術,我只是覺得心理的困惑在老師的指導下有了一個釋放的載體,經過這樣一個疏解,內心的彷徨和無助似乎一掃而光。老師點播后才知道,哦!原來這樣的操作是一個技術啊!但是韋老師在授課中并沒有過多的強調所使用的具體技術,而我們已從中受益,我想這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藝術吧!此時此地心情畫、九宮格是這兩天我才接觸的心理學專業術語。心情畫讓我明白當下這一刻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是什么,九宮格讓我梳理了自己心理的小孩所長期糾結的地方,讓這個小孩還原到當時的場景中,逐漸一點點的長大。
那么重新說回武俠之道的話,張無忌、郭靖等大俠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有一副善良的心腸,無論多么艱難的場景都能堅持自己的善良本性,自然流露出一種浩然正氣。郭靖善良,甚至可以說有點愚笨,拜師江南六俠門下,學功夫那真是死笨死笨的,一招一式練的的那叫一個僵硬啊!為了讓洪七公教降龍十八掌,黃蓉沒少費功夫,就是這樣,郭靖練的也是很慢,很遲鈍。但正是因為他的遲鈍,郭靖心無雜念,扎扎實實的練好一招一式,向每一個教他的師父學習,才有了扎實的基本功,逐漸也擁有了淵博的知識,至于說狡猾的技巧這一方面,我覺得郭靖可能不是有意識的去“狡猾”,只是在他日積月累的十成功底練成后,所升華的那一點點吧!就像韋老師所說的那樣,技術的那一點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那專注的、干凈的心。大師誠心給我們吃的豆子,我們要想辦法把豆子轉化為營養,來滋養我們的心靈。做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耐心習得規律,用德、道、術來指引自己,讓自己一點點的成長。跟著大師去做心靈的旅行,不僅能欣賞風景,更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