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公交車往回走了,算是翹班吧,當然,這并不是常態。
并沒有有條理的思路,只是滿足自己想要隨時培養創作能力的需求,要說對寫作是因為有多大的熱情,其實也不是,早就說過,我想試試自己到底能不能把一件小事堅持做下去,做到毫不費力,這雖然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事情,可是做下來以后也會發現并沒有自己事先預料的那么無趣,畢竟,這個過程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的思維邏輯,語言組織的有序性,這也就夠了吧?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夠用來作為創作的素材,把它們重新組合,靠近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
前面座位是一對母子,男孩乖乖的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水藍色的帽子上面有黃色的星星圖案和一個乳白色的小動物造型,黑色的外衣毛領,紅色的帽里。我看不到他的臉,但是能感覺到他應該是困了,懶洋洋的依靠著靠背,媽媽看他的樣子就扶著他,他卻表示拒絕,哈哈,他一定不清楚自己此時此刻的狀態,他一定無意識若真的睡了,沒有人攙扶是會有危險的,因為公交車的行進并不穩。這是不是就是所說的無意識呢?
這樣的小片段也會是我練習寫作的素材,不假思索的,把心思打開,任由手指翻滾,留在屏幕上的就是我想到的,這有多神奇!
我現在也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似乎并不樂觀。以前總對自己的語言能力表示自信,其實真的有可能是盲目的,我并沒有真正的嘗試過我的優勢到底如何表現,既然沒有任何刻意的表現那是不是就說明我以為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你看,人就是這么神奇,我們對自己的了解有時候都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事先給自己的寫作下了定義,我自行判斷我一定寫不出有質量的東西,那么,接下來的可能就是我真的寫不出來,即使用字數拼湊在一起,那也毫無創意,看起來味同嚼蠟。而如果我并不給自己預貼標簽,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覺進行下去,不停地寫,不用追求質量,或許結果反而出乎意料呢?畢竟,誰都無法準確無誤的預料出自己的結局……
話題似乎沒有那么簡單了,一個關于自己的寫作的小短文,這到最后會是什么樣子呢?能夠拿出來給別人看嗎?我有那份勇氣和膽量嗎?可能你要問,這還需要什么勇氣膽量的嗎?嗯,對,于我而言是的,畢竟粗暴的東西我自己也不喜歡,要是知道別人也不喜歡雖然在理智上覺得沒問題,在情感上卻仍會有點失落,至于會不會影響自尊心,我想可能還不會的,定位的工作我早已經做過,村姑嘛,難不成希望她能拿出傳世之作?不管怎樣,有總比沒有好吧,練習總比不練習好吧?
有時候真的是為能寫出什么而傷腦筋,總是難免要求自己說出的話要有深度還要有高度,其實,冷靜下來好好想過,那不可能,沒有多復雜的懸念,不過是經歷有限,眼界又太狹窄,怎么辦呢?諾,這不是在努力用行動在加強練習嗎?好吧,我并不急,又沒有在等著造字吃飯。
至此,這次公交車整個運行時間25分鐘,我的產出字數1015,就這樣吧,我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