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小學五年級的小侄子每周末去上作文輔導班時都一臉不情愿,步伐沉重,但一下課立就馬歡蹦亂跳起來,書包一扔找小伙伴去玩。問他作文學得怎樣啦,小家伙依然一臉迷茫,說還是很怕寫作文,經常將筆頭咬爛也沒憋出幾個字來。
小學生寫作文真的很難嗎?真的很難啊。我們自己也都是從那個階段成長過來的,小侄子的狀況我小時候也經常有。關于怎么寫作,一般老師說的技巧,什么立意高遠之類的太抽象,根本無法具體操作。
那個年代書籍匱乏,媽媽只能找來一些小人書給我看,當時如獲至寶啊,至今我還記得有一篇是同齡人寫的給自家小白兔寶寶蓋窩的事情,生動有趣。便自己對著別人的寫的優秀作文進行摸索,發現原來寫作文不一定要生編亂造,只要多閱讀加上細心觀察生活,就能積累很多素材,下筆也就有物了,如果能深入思考,更會思如泉涌,也漸漸明白立意為何物。
02
從小侄子和我的經歷來看,寫好作文是有法可循的,只是這個法是什么呢?是上作文輔導班嗎?我看未必,不只是小侄子上了輔導班效果不大,我觀察周圍很多上輔導班的小孩也依然對寫作文不得要領。輔導班首先是壓抑了孩子愛玩的天性,壓榨了他們的娛樂和休息時間,將他們的身體束縛在培訓班里,其次也捆綁了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試想靠背范文模板和所謂金句就能寫出作文,那這樣的作文必定是沒有思想,沒有溫度,沒有情感的,只能是硬邦邦的文字。
那么怎么能讓孩子愛上寫作文,寫出好作文呢?我覺得引導他們正確地閱讀是關鍵。閱讀好的文學作品可以讓孩子愛上文學,進而喜歡并善于運用書面文字去表達自我。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真正享受讀書,愛上讀書。
03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我推薦閱讀東方少年雜志社精心編撰的《小書包里的大世界》。全套書由小說篇2冊和童話篇2冊組成。收錄了包括臺灣兒童作家李潼的《秋千上的鸚鵡》、大陸兒童作家曹文軒的《田螺》、畢淑敏的《同你現在一般大》等在內的15篇獲獎作品。涵蓋孩子們關注的青春期、自然、友情、親情等話題,貼近生活。
《同你現在一般大》是小說篇中的一冊,也是這一冊中收錄的畢淑敏老師的優秀作品的標題。這篇小說講述的也是關于大人如何幫助孩子寫作文的事情。小讀者們閱讀后會有同感,明白同齡人都有懼怕寫作的問題,自己不是孤立的,然后向書中主角黃米同學學習,有條不紊地審題、選材、組織結構……檢查標點和錯別字后,從容不迫地交卷。
孩子們能夠從書中得到共情,解除生活和學習的困惑,甚至獲得啟發和思考就更好了。這就是閱讀帶給孩子最大的好處。另外,閱讀對提升文學修養、開闊眼界等方面的幫助也是潛移默化的。
從閱讀到悅讀,不只是為了幫孩子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他們閱讀和寫作的良好習慣,豐富課外知識,培養孩子正確的德行,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