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以來就忙于調停俄烏沖突,第一時間派出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斡旋。近日,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了電話,還把與普京的會談結果通報給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周又派國務卿魯比奧到沙特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相關事宜。
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一系列動作,顯然加快了調停的節奏,或許他是感覺到了壓力。畢竟讓俄烏沖突停戰是他對全世界的承諾,而且是上臺24小時內結束。如今馬上就到一個月時間了,還沒有任何進展,這啪啪打臉的滋味確實不好受呀。
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如此用力,會達到他的理想目標嗎?這個答案還真不好說。因為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已經讓各方利益交織,不但雙方的目標未達到,而且深層次的原因也未解決。特朗普不但個人能力一般,而且還懷有濃厚的私心。且不說一碗水端平都難調解,如今特朗普私心嚴重如何能夠做到順利停火呢?
無論是從特朗普的第一任期,還是第二任期以來的表現看,可以把他總結為:信口開河瞎咋呼,威逼利誘畫大餅,關稅大棒擎在手,一毛不拔只認錢。對應這個總結,我們不妨對應他在俄烏問題上的手段,和預測一下俄烏沖突以后的形勢。
特朗普在對俄羅斯態度上,采取的是拉攏和利誘。不僅在與普京個人私人關系上秀恩愛,而且還主動給普京打電話,顯示對俄羅斯的尊重。其實,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或者他對普京的關系上始終是比較含蓄的,否則不會在第一任期里被蓋上“通俄門”的帽子。所以,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優于其他各方,而且極大滿足普京提出的條件。當然這也不排隊是俄羅斯的實力決定的,畢竟人家有強大的核武庫做后盾。
特朗普在對烏克蘭的態度上采取的則是威逼和侵占。從他通報澤連斯基的電話形式上就可以看出,特朗普不把烏克蘭看在眼里,更不會把烏克蘭的利益照顧周全。威逼澤連斯基不停火就斷供,而且還要償還所有的援助。沒有錢就拿礦產來頂。于是向澤連斯基拋出一張“天價賬單”——要求烏方以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產抵償美國援助,相當于此前1770億美元對烏援助總額的2.8倍,若算上利息則高達6倍。
特朗普對歐洲的態度那就不用說了吧,直接就是強迫和排除。也就是說在對烏的援助上由歐洲各國出,將來也由歐洲派兵保護烏克蘭。而停戰談判和戰后獲利一點都沒有歐洲的事。近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的發言,更讓歐洲愕然。這都充分顯示了特朗普及其團隊對歐洲的態度,歐洲對他們只是工具而已,而沒用的工具就可以扔掉了。
特朗普的這一系列的態度和舉動,勢必引起當事方的不滿和不可接受,由此可見,俄烏沖突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結束的。如果特朗普要硬來,而且還繼續對各方區別對待的話,那勢必會按下葫蘆浮起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