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部電影說起
? ? ? ? 重溫了一遍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電影最初的鏡頭是朱師傅在廚房里駕輕就熟地切洗釀揉、煎炒蒸炸,準備一席全家相聚的豐盛晚宴。然后三個女兒匆忙趕回家和老爸相聚一桌的情景,二女兒因嘗出了味道的不對,直言老爸是不是味覺退化了而惹怒了老爸。
? ? ? 其實朱老爸的憤怒是對自己逐漸失去味覺的不服輸。
? ? ? 家中的三姐妹都沒有出嫁,過著沒有愛情滋潤的生活。好的食物沒有配上好的食趣,即使是面對一大桌的美食卻沒有盛宴的氣氛。每個女兒都很壓抑,都想離開這個家,其中的老二憑著自己的資本在外面買了房子,成為了第一個可能搬出去的女兒。老大沉浸在前男友的離去中九年,成為了大家眼里的“大齡待嫁女”,最小的女兒單純的還沒有談過戀愛。正應了劇中那句話:你想要的要不來,你想趕的趕不走,正好是干燒甲魚——憋!,每個人都憋著一股勁,相互扭著不肯松勁兒。
? ? ? ? 可是結局最后,最先懷孕的小女兒搬出了這個家,接著是大女兒,更大跌眼鏡的是朱老爸,和鄰居年輕的單親媽媽錦榮擦出了愛情火花也搬離了這個家。唯獨二女兒,這個最像過世的媽媽,最大的遺傳了朱老爸手藝的人,卻孑然一人留在了老宅,成為了那個繼續(xù)準備家庭盛宴的人。影片最后朱老爸的愛情雖然剛開始沒有得到認可,但最后還是被家人所接受,所包容,并在愛情的滋潤和親情的溫暖下,恢復了味覺。
? ? ? 食與色,人之本性也。剛開始的時候家里每周末的晚宴成為了一家人聯(lián)絡感情的紐帶,朱老爸在指導錦榮做飯,為錦榮女兒做便當?shù)纫粊硪煌信c她產(chǎn)生了情愫,食物成為了人物們感情傳遞的羈絆。
? 1.愛情的秘密
? ? 電影《喜歡你》中男主角說:吃飯是一件很私密的事。
? ? ? 和不熟悉的人吃飯時,我們小心翼翼的不留嘴邊以殘余,咀嚼時不留擾聲以旁人。
? ? ? 而和親密的人一起吃飯時,我們可以分享我們最隱私的一面,不顧形象,亦或是享受著欲說還休時被對方看透了小心思后的寵溺。
? ? ? 《深夜食堂》里有一對情侶一起吃飯時為了互表愛意,可以在嘴里含著納豆時互相親吻,享受著納豆的粘稠在他們身體間架起的親密感。
? ? ? 老板心里一聲感嘆:對事物的喜好能超越性別的障礙,世上讓人搞不懂的事情真多。
? ? ? 好奇怪,我總是吵吵著要減肥,卻總是和你在一起時很能吃。
? ? 這是一箭雙雕的秀色可餐嘛 哈哈
? ? ? 好奇怪,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想對付兩口,卻總是和你在一起時想炊火掌勺亦或是圍在你身邊團團轉(zhuǎn)幫你準備食材。
? 連你身上的油煙都彌漫著愛的味道。
? ? 好奇怪,我不愛的食物我總不會吃,卻總是和你在一起時因為你的喜歡改變了選擇。
? ? 就連分手以后都成了習慣。
? ? ? 每次看深夜食堂時,我都在想,如果我出現(xiàn)在了故事里,我一定要追這位老板大叔。
? ? ? 他不喜循循善誘,卻心思細膩,懂得傾聽。他不喜言教,卻用食物為你筑起一道庇護的港灣。
? ? 能在他身邊看他、幫他或是和他一起做飯,也一定很幸福。
? ? 即使是在深巷里一個小小的盤踞之地。
2.親情的訴說
? ? ? 小時候最愛吃媽媽做的牛肉蒸餃,即使媽媽包的餃子不夠晶瑩剔透,反而一個個很憨厚,我也一口氣能吃下二三十個,然后摸著鼓鼓的肚子下了飯桌,舒服的攤趟在自己的床上。
? ? ? 后來長大了,和家里相隔千里,應著“上車餃子下車面”的習俗,牛肉蒸餃便成了我每次離家前的一餐,我不能再摸著肚子纏綿在床上了,而是背著行囊踏上了火車,透過窗戶望著他們不舍的面孔漸行漸遠。
? ? 那些你曾苦口婆心勸我吃的營養(yǎng)蔬菜,那些你變著花樣為我做的健康早餐,那些你家務繁忙時不小心炸糊了的蘿卜丸子,它們的味道都成了我味蕾最美好的回憶。
3.溫暖的陪伴
? ? 《孤獨的美食家》里五郎總是游走在東京的大街小巷中,邂逅美味的食物。
? ? 即使是一個人的午餐 他也吃的十分開心,十分認真。就連觀看他吃東西,也成了一種享受。
? ? 雖然我的肚子已經(jīng)在呱呱抗議了 哈哈
? ? 對于五郎來說,美食就是最好的陪伴 。能一起享受美好的時光 也能一起渡過煎熬的日子。
? ? 重要的已經(jīng)不再是對食物精求的美味,而是和美食互相依靠的溫暖,你享受著美食就是對它最好的回饋。
4.食物的靈魂
? ? 食物中不僅藏著愛情的小秘密,裹著親情的三春暉,還訴說著人生的哲學。
? ? 美食家蔡瀾有一本書里面講到他在采訪一位第一個獲得米其林三星的大廚師保羅·巴古斯的時候提出了一個難題:要他煮一個完美的雞蛋。只見這個廚師拿出一個瓷碟,抹了些許油在其中并放在火爐上燒熱瓷碟,然后打入一個生雞蛋,遞給蔡瀾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惡,雞蛋要多少成熟,都應由吃的人決定,要達到他認為最完美的,只有用這方法自己做。
? ? 蔡瀾又問:“天下最好吃的味道是什么?”
? ? 保羅答:“煮出一個隨心所欲的蛋其實最難。一個懂得食物真味的人,是從自由的思想和個人的尊重出發(fā)的。”
? ? 正如《奇葩說》里黃執(zhí)中講的“廚藝到了一定程度,個個都是哲學家”。
? 他們在與食物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地審視著人生的價值與意義,追尋著自我與真我。
以一詩一話結束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 ? 當吃已不再僅僅是生存的手段時,食物便成了生活中的情懷,傾訴著人生中的那一抹溫柔。
我愛吃,但我不是吃貨,也不是美食家
? ? ? ? ? ? ? ? ? ? ? ? ? ? 謝謝閱讀